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习惯的研究

2016-04-01 09:28马有军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气角色扮演青蛙

马有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然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训练的重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些学生很难把握,这就需要小学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以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贴近生活指导朗读。课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把握文章的感情朗读。例如,小学二年级课文《称赞》这篇课文中称赞部分,如果让学生就从课文中去抓感情朗读,这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确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教,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受到过别人的称赞?他们基本上都受到过亲人或朋友的称赞,然后接着问他们受到夸赞后心情是什么样的?并引导他们回味受到夸赞时候的心境,他们思维就会很快的进入文本朗读的状态,他们自然就会读出感情,就会读出称赞的意境,就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入到文章中去。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把握课文的感情,那么学生就会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到所学的课文当中去,从而很好把握文章的感情去朗读。学生的情感不断的激发,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朗读时,自然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判断事物,在一些教育性的文章里面我们还可以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这不仅使得朗读教学得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应。

运用比较方式进行朗读。第一,老师和学生的比较。比如读课文《落花生》的课文中父亲教育孩子的的那几句话。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读,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把长辈对晚辈说话的那种语气读出来。接下来,我们老师就要读了,当我们读完的时候,然后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的好,好在那里?”学生都会毫不犹豫的的说:“老师读的好。”那我们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比去发现问题,而不是老师自己来指出问题,这能让学生的思维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发挥,培养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我们都知道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长处。这种让学生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气氛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朗读感情及朗读的能力提高也特别快。在课堂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老师指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难以把握感情的课文,必须要有足够地的耐心加以指导。

扮演角色加表演进行朗读。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們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基本上就会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使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其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扮演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分角色扮演朗读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动作进行模仿,并通过这种模仿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这种理解后,再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例如二年级《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不管是老师范读,或者是听录音示范读,都少不了小鸟长时间飞行之后又累又渴的感受和对青蛙劝告、诚恳的语气,以及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刚开始听的时候,学生或许理解不了小鸟和青蛙说话时的感情,如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几个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对文中小鸟和青蛙说话时语气的的模仿,那么其他的学生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小鸟劝告时是诚恳的,而青蛙说话的语气是傲慢、不可思议的。他们有了这个理解,那么再去朗读这篇课文时,感情就会自然的被激发出来。因此,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课文朗读,在朗读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我们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良好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语言学习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气角色扮演青蛙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语气
角色扮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