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蒙
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当好一名班主任,必须要用“心”治班,这就要求把心思多花在学生身上,熟知他们个性和心理,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样才能在工作上占据主动权,才能真正带好一个班。
一、拓展工作思路,全心投入教育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博览群书,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天文地理和人文风情,这样才能容易与学生沟通,增加彼此之间感情,使学生接纳你、敬重你、佩服你。你的知识丰富一些,既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增长学生的知识,也可以让自己把课上得更生动、学生爱听。治理好班级同样如此。
二、改进管理方式,诚心对待学生
大家都知道,新换的班主任就像“后娘”一样,短时间内不易被学生所认可,管理过松时班集体会成为一盘散沙,管理过严时学生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处理这种问题,我感受颇深:首先是全面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非观念、集体荣誉感、劳动观、道德观,学生对各科的兴趣和任课老师的要求,班级作息时间、课间活动安排以及学生的业余爱好、学生对前任班主任的评价等,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其次是明确班干部职责分工。注重加大对班干部工作指导力度,对不能胜任的班干部,让班长和团支书多帮助,而不随意更换;同时与班干部共同科学制定班级计划,从抓好课外生活和文体活动入手,再到课堂纪律和学习状况,以及帮扶做好“重点生”工作等。再次是及时进行总结。对于好人好事和有进步的学生热情表扬,对于不良行为及时指出潜在危害性和今后努力方向,对于没有进步或是进步不明显的学生从如何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入手。通过多管齐下,两年后我和学生们相处融洽,我们班每周都得到学校颁发的周流动红旗,班级违规事情发生率较往年大大减少,班级中每周的周量化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严格教育管理,做到以心治心
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是当好班主任必备的能力素质。在教育学生时,既要注意他们一般心理、生理特征,又要注意个体差异,对症下药,这样学生才会接受你,才会服从你的安排。班级工作中,除了对“问题学生”采取挖掘其闪光点表扬,批评、谈心、家访外,我尝试运用寓罚于教育之中,在班规中补充规定: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3分钟的古人勤学的小故事;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老师办公室读5遍《我的战友邱少云》,回家写一篇读后感,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书包;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拣一大塑料袋的纸屑。因此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育需要惩罚,惩罚是教育赋予教学者的权利。学生在惩罚中既明确了自己的过失,知道不遵守规则会受到“制裁”的道理;又懂得了该怎样去遵守班规,该怎样做人。
四、坚持一视同仁,真心引导帮教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班主任要坚持一视同仁,平时要关注关心容易被忽视的中等生,在参加各项活动、平时的表扬中,别冷落了他们,笑脸不要吝啬给他们,要多关爱他们、亲近他们,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这样班级全面建设才能上台阶。面对后进生,班主任不能动辄低眼相看、冷嘲热讽,甚至放任自流,而要多一份耐心,真心、用心地改进方法做工作,避免他们“破罐破摔”,甚至师生间产生对峙。对这类后进生的教育:一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评价,培养和塑造学生;二要换位思考,保护这类学生的尊严和自信,激发其上进;三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后进生,给予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有可能使他们改掉不良习惯,改头换貌取得进步;四要信任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甚至放手让他们组织,从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使他们慢慢走出自卑,充满自信。
五、突出个性培育,用心阅读学生
记得一次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看见一个男生一脸的忧郁,心事很重。从那以后,我一直观察并发现他很少与与别的同学来往,言语很少。我试着在课堂上提问他、当众表扬他,开始他显然有点局促不安,后来逐渐心安理得接受了,有时还会羞涩地笑一笑,慢慢地他在课堂上变得异常活跃,个人也多了几分自信。当他和我渐渐熟悉起来后,有一天,他递给了我一封信让我有空看看。我看到了这个男孩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的泪水——他父母离异,母亲带着从他河南来到这里,并有了一个新家,可是他非常想念亲生父亲,一度曾想过放弃学业,到外面打工挣钱回河南找他。从这了解到,一个13岁的孩子内心背负的多少酸涩、多少不情愿。他在妈妈的新家里过的很拘束,只想着离开。在我给他的回信中,真诚地告诉他,不能弃学,并希望他能采纳:全心全意的努力学习,争取考上河南的名牌大学,要风风光光地站在父亲面前;平时多交几个以诚相待的知心朋友,我也算一個;在家里做个乖孩子,听父母的话,主动跟他们聊天,有空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用微笑面对人生,做个强者。后来他变了,纯真的笑容绽放在那张灿烂的脸上。我想,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定会发现每一位学生其实都是好书。
六、注重能力提升,虚心求教进取
一个人的工作方法、思维习惯总是有限,除了平时多读书“充电”之外,一方面要留心学习同事管理班级、带好学生的优点长处。譬如我发现同年级有位老师带调皮的差生非常有一套,她班的双差生一般都不主动与老师顶牛,反而对老师很有礼貌,甚至主动亲近老师。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老师对这些差生很亲热,对于他们的缺点,特别有宽容心,采用一步一步感化的方法实施教育,这切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学到了这点,我的班级管理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要向周围的学生们学。当前许多中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一点不比教师逊色,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ppt做法,自己从中受益匪浅。作为老师,要俯下身子看清学生,亲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服务于教师教学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很好地培养了师生感情,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学习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只要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努力,定能让学生亲近你,听你的话,在老师的带领下,形成好的班风、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