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叶为宝
千年不腐古楠木
文 叶为宝
名木古树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有极高的生态、文化、历史、旅游和经济价值。在名木古树中,又以楠木为贵。
我生长在南方深山里,在房前屋后的古松、古杉、古樟树底下玩耍长大,对身边的古树习以为常,又情有独钟。遗憾的是,我已年近古稀,却还从未见过“古楠”。
听朋友说,江西省遂川县衙前镇和新江乡,名木繁多,古树参天,有宋代800多年的楠木和竹柏林,还有唐朝1000多年的牡荆(又名黄金柴)和银杏(又名白果)树,还有成片的红豆杉,很值得观瞻,可以一饱“眼福”。
去年七月,我邀了几个朋友,顶着酷暑,驱车直奔楠木产地衙前镇溪口村茶盘洲。
一下车,我们便被绿色包围了,宛若到了一个清凉世界。那绿从四面八方的楠木林中涌来。左边是满山遍野的楠木林,右边是连绵起伏直刺苍穹的古楠木,中间便是泉水汇流而成的绿得发蓝的溪水,当地叫蜀水。
越过蜀水河,在一个十分精致僻静的村庄旁,有一片绿色沙洲,沙洲上长了不少毛竹,毛竹中间长着一棵巨大的楠木,被当地人称为“猛楠”。我仰起头一看,它的树冠覆盖面积足有800多平方米,树有40多米高,围径少说也有6米,6个人牵起手来才把它围住。树旁的木牌介绍:这株古楠种植于宋代,俗称“旺丁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树龄了。站在这株“猛楠”树下,大自然的惊艳生态之美直沁心脾,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只是古楠木群的沧海一粟,我们只是站在遂川的楠木林海的一个小小岛礁上。楠木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在中国只有海南、四川、江西等少数地方可以生长楠木。而这三地又以江西的楠木最多最“古”,江西省又以遂川县为冠。仅遂川县新江乡就有古楠木8万多株,大小古楠木群几十处。
我们沿蜀水逆江而上,来到“古楠村”石坑村。这里山深林密,楠木也更为茂盛更为古老。在村中后龙山上长有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不同年份的楠木2万多株。后龙山的正前方,有邹氏古祠“尊德堂”,屋内立柱用的全是古楠木。据邹氏家谱记载,这座古祠建于公元1368年。古老宗祠并不少见,但立柱需两人合抱且均是楠木的,在全国绝无仅有。
在尊德堂,共有36根古楠木柱子,立在36个青石雕成的石礅子上。青石墩留下了岁月的斑驳,而36根楠木一点儿也看不出岁月腐蚀的痕迹。公元1368年,是明太祖洪武元年,至今历经了648个春秋,而一棵楠木要长成两人合抱那么粗壮,至少也得200年,也就是说,这36根楠木,其“出生”的年代应为南宋初年,与茶盘洲那棵顶天立地的“猛楠”差不多同龄。
那棵“猛楠”和尊德堂里36根古楠柱,虽然经历过生死两重天,命运截然不同,但是,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为人类作出了贡献,“猛楠”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霜雨雪,顽强地生长着,坚定地造福于当地村民。那36根古楠柱,虽然失去了植物的生命力,“赤身裸体”地矗立在尊德堂里600多年,但恪尽职守,虽“死”犹荣。
离开尊德堂,已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回首遥望尊德堂周围的青山,一株株、一片片巍峨挺拔的古楠,被夕阳映照得金光闪烁,我忽然觉得,这一株株身披“金衣”和“霞光”的古楠木,就如一尊尊照古烁今的宝塔,就如一个个阅尽人间喜怨的长老,就如一座座价值连城的宝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金矿银矿不及名木古树!
我不禁想起许多描写树木的文章。陶铸赞美松树的风格,茅盾礼赞白杨的高洁,秦强颂扬青檀的精神,梁衡歌颂古寺里铁锅与槐树的情缘,而我则要高歌楠木千年不腐的高贵品质。你看,不管是茶盘洲的“猛楠”,还是尊德堂里的古楠柱,它们都是那样的高贵而不矫情、刚毅而不自愎、大气而不奢华、功高而不孤傲,生死均不腐朽!这不正是值得我们当今为人崇仰的品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