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企业中的这些“肥猫”

2016-04-01 08:45文章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网印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肥猫相关者董事

文章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



来看看企业中的这些“肥猫”

文章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

“肥猫”是指企业中获取报酬过高的高管人员。研究机构“企业图书馆”(Corporate Library)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标准500强公司总裁平均薪酬为1506万美元,年增长11.5%。美国政策研究所更是发现,2006年美国工资最高的上市公司总裁的平均年收入是普通职员的364倍。即便是2006年亏损高达127亿美元的福特公司,其新任CEO艾伦·穆拉利当年共获得2820万美元薪酬。

中国式“肥猫”的收入增幅也很惊人。研究机构上海荣正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市公司最高年薪平均值在持续四年的攀升后已接近30万元,最高年薪的前20名无一例外都超过100万元。

肥猫透析

“肥猫”的普遍存在,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正如拉泽尔(Lazear)与罗森(Rosen)所言:“一旦某人从副总经理晋升总经理,他的薪酬水平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成倍增加,我们很难说(由于)这个人的能力在一天内就翻番了”,标准经济学认为薪酬水平由边际产出决定,因此很难在传统的边际分析的框架内对此作出解释。

国外解释这种薪酬差距大的代表性观点是锦标赛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合作生产和任务相互依存的团队条件下,随着监控难度的增加,大的薪酬差距可以节约监控成本,为委托和代理人的利益一致提供强激励。因此认为加大薪酬差距会提高公司绩效。但是虽然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现实中存在的即便是亏损公司高管却享有高额薪酬的例子也质疑了这种理论解释的普遍适用性。

而最近几年的国内外学者研究都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公司高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薪酬。伯德祖克(Bebchuk)与弗里德(Fried)系统分析了决定管理层薪酬的两种理论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一种是最优契约理论,认为股东能够控制董事会,并按股东财富最大化设计管理层薪酬;另一种是管理层权利理论,认为董事会不能完全控制管理层薪酬设计,管理层有动机和能力影响自己的薪酬,并运用权力寻租。

因此,“肥猫”泛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1.高管人才的匮乏和管理能力的甄别困难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资本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加剧。当市场上只有一小部分高管掌握着在竞争环境中制胜所需的管理技能、知识和客户关系时,人才供需的天平就会向他们倾斜,使他们的薪酬水平得到提高。全球化企业并购的加速,也迫使企业在人才市场上抢夺具有卓越绩效纪录和管理特长的高管人才。在股东的回报和公司的成功依赖于一个或一群人才的行业里,企业竞争的不是固定资产或资金,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稀缺和管理能力的甄别困难决定高管人才的高价或者虚价的出现,这一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当然,“肥猫”问题更应该是一个社会责任意识形态而非经济层面里的问题。

2.公司治理机制不充分

有调查表明,美国81%的公司的独立董事是董事长推荐的;而在英国,80%的非执行董事都是从校友关系网中挑选出来的,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监管作用,而在我国独立董事“不懂事”、监事“不监督”是个普遍现象。另一方面,无论是股权分散制还是股权集中制,在公司治理上都存在着“控制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的现实,公司治理跟不上,治理效率的低下甚至失效就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肥猫”的出现和“肥猫”的越来越肥,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公司治理的不充分。

3.激励机制的失灵

“肥猫”的出现显然是激励机制的原因使然。本来绩效挂钩的薪酬制度是用来调和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工具,但这种工具现在却存在着现实的缺陷,导致激励机制的无效或者说失灵。因为绩效往往难以界定和测量。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很难确定“肥猫”们的业绩是否与其巨额薪酬相匹配,因为我们很难将某个高管的个人业绩从他的团队中剥离出来,也因为高管的决策效应往往要待多年后才能体现出来。也许有人认为高管拿高薪是因为他们要做风险决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肥猫治理

“肥猫”现象是现行企业制度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治理“肥猫”应该从公司治理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

1.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第一,加强董事会伦理建设,提高董事自律性与责任感。要加强董事会道德规范的建设,强调问责制,要求董事会具有很高的伦理标准,在公司治理中能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第二,在公司内部优化利益相关者决策模型,推动各方利益的趋同,积极吸纳利益相关者适当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在适度保障高管的薪酬的同时,透过股权激励机制,实施长期、动态激励,使各种激励措施显性化和制度化,通过充分协调内外利益关系来降低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目标与效用不一致带来的治理风险。

第三,降低董事在股东单位的任职比例,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建立独立董事的遴选机制和问责制度,独立董事要积极参与、甚至主持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的工作,从而有效监督公司财务诚信以及公司董事与高管薪酬的合理性。

2.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全面监督

信息不畅通是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完善持续信息公开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投资者深入了解公司的整体风险;另一方面也可逐渐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实现证券市场的透明与规范;同时,也为防止企业经营者操纵财务信息,确保盈利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实现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于高管人员薪酬的监督和控制。

3.强化政府监管,强化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政府作为社会的“公益人”、“管制人”和“守夜人”,要强化政府部门的“管制人”和“守夜人”角色。强化政府监管,特别是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通过监管和监督,进一步优化无论是“内部人控制”还是“控制人控制”的公司治理,使“肥猫”不是通过现行机制“变肥”,而是变成“强猫”,真正使“肥猫”现象演变成“强猫”现象。

猜你喜欢
肥猫相关者董事
独立董事制度效能发挥的法治密码
论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的界分
——兼评“胡某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案”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肥猫阿强
肥猫阿强
肥猫捉虫虫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
肥猫阿强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