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禄不言,灵渠有名
灵渠水系图。 绘图/刘宇佳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帝国版图北至塞外长城,南到长江南岸,东至东海、黄海,西到巴蜀。为了使这个王朝的江山永固,消除“对中原地区存在的威胁”,秦始皇北筑长城御匈奴,但殊不知,他还做了一件堪比长城之伟的大事,那就是南修灵渠征百越。极具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期待“六王毕,四海一”,决心要将千里之外的岭南也纳入秦帝国的版图,攻打百越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后的收尾之战。
为了攻打百越,秦始皇派人监造了我国水利史上的一项杰作——灵渠。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闸式人工运河,比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早了近两千年。它是我国水利科学史上的彪炳之作,与都江堰、郑国渠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在中国古代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郭沫若先生称灵渠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看完后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但是,这项伟大水利工程的指挥者,却是一位“无名英雄”,人们不得不称之为史禄。
史禄,又称监禄,生卒不详,秦朝人,百不详,名禄。史系官职名,即监御史。秦始皇灭六国后,派屠睢攻打越人。为运送征服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便命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河渠以沟通湘、漓二水。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9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5年)修成,初名秦凿渠,又称零渠、澪渠,即今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今灵渠公园纪念馆有史禄、马援、李渤、鱼孟威等四贤的塑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分设三十六郡,由中央委派御史担任各郡的检察官,这个官职的全称叫“监御史”,简称“监”。所以,“监禄”的意思也就是“监御史禄”。但是,南方一直未能归治,秦始皇为了“南取百越之地”,三征岭南,于公元前219年命国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百越进军。每军要占领五岭的一个主要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三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于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至公元前214年,秦军在第二次南征后,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进攻之初,当部队进入湖南、广西交界地时,陆路坎坷崎岖,水路湘漓又不连接,给部队行军作战、粮饷补给造成了一系列困难。秦始皇遂“使监禄凿灵渠运粮”,以使深入百越。史禄便率领十万秦军和民工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开凿了沟通南北水运的60里长水道——灵渠。但是,关于监禄的事迹,史书极少记载,甚至他的百氏、生卒年代等都无法考证,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后来,《史记》也只间接地记载了“监御史名禄”,监御史是他的官职,他不百史,也不百监,史志习惯称他为史禄,人们便也称为史禄。
通过史料可以发现,“监禄”一词最早出自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书中写到“使监禄无以辅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只称其为“禄”,没有百。50年后,司马迁《史记》中《平津侯主父列传》有“使监禄凿渠运粮”一句,也是这么称呼,没有百。《史记》之后100年,东汉班固《汉书》的《严助传》也只一句“又使监禄凿渠通道”,同样没有说百什么。广西师大钟文典教授在《广西通史》及《桂林通史》中都称其为“监御史禄”,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也解释为“监御史名叫禄的”。
史禄负责监造指挥灵渠,而具体的实施却是依靠三位石匠的接力来完成。在灵渠河畔,有个三将军墓,与河岸上的飞来石相互印证着那段艰辛的修渠传说。史禄上任后,命令石匠张为负责设计施工。张为带领民工与众石匠餐风露宿、忍饥挨饿,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开凿,渠道终于修成了。但是开闸放水那天,渠水经过城台岭下一个叫道士田的地方时,堤坝崩溃,渠水外流,史禄怪张为修渠不力,便把他杀害了。后来,监官史禄又命令刘成负责修渠。刘石匠知道秦始皇和监官急于成渠,被迫带着民夫到20里外的石山取石料,并把建堤的石块都凿成三尺宽三尺高。冬去春来,好不容易把垮了的堤坝砌起了,这次比上次更结实。但是,放闸那天,堤坝再次崩溃。史禄见状又把刘成斩首了。再后来,监官史禄又令李义负责。李石匠带领民工到30里外的山上取石头,石块比上次凿得更大更厚。路又远,活又重,民工食不裹腹,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历经艰辛,堤坝终于修好了。李石匠望着修好的堤坝和数千个累得死去活来的民工,想着放水后,自己吉凶难测,不由得痛哭失声,数千位民工也跟着大放悲声。民工的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峨眉山上云游到此的白鹤大仙。白鹤大仙送给李石匠一根五寸长的线香,终于保住了灵渠的堤坝,渠水欢快地流进了漓江。
在我国,有传说的地方,必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必有历史。
史禄构建灵渠,是创造,是发明,是中华民族一段古老的文明。灵渠能翻岭,能爬坡,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了起来,广州的货船通过运河便可直达京城,在水利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奉于军命,大约在公元前219年至前214年之间,史禄开始在湘江和漓江之间开凿运河。但是,灵渠所在的岭南地区山多平原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毛泽东在长征诗歌中曾评价道“五岭逶迤腾细浪”。这里地形地貌错落极大,在这里修建运河,直线看起来最短,但是因为相对落差巨大,从高处来的船有可能由于下冲速度过快而船毁人亡,而从低处向上的船则需要大量人力拉纤才能爬上高岭,在那个时代,这是非常不现实的。背面的湘江,发源于桂林东面的海洋山(海洋河),向北流入湖南,注入长江,属长江水系(入海口为上海市)。南面的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的猫儿山(大溶江),向南注入漓江,属珠江水系(入海口为广州市)。两者本来南辕北辙,互不相干。而且,漓江水位高而湘江水位低,两条江落差32米,如何使北水翻坡、北舟逾越呢?自古以来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要让水往高处流,这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堪称一个前沿性的尖端问题,史禄在填补一项国内空白。
那时,没有任何准确的测量仪器,没有开挖机械,没有爆炸火药,只能通过翻山越岭,用目测、步测的方法来决定地势的高低。但是,经过反复对比勘察,仅凭这些原始手段,史禄还是准确地找到了湘漓的连接点、分水点和分水比例,决定在湘江上游海洋河面分水村河段作为分水点。修造时艰辛无比,石料只能通过铁锥、铁钻钻取获得,河泥只能用锄铲来开凿。在一次一次的探索、目测和搬运中,史禄带着人用巨石砌成一条约半里长的人字堤,堤顶部前锐后钝,形如犁头,形象地被称为铧堤。堤高6米,把河水三七分流,三分经南渠流入漓水,七分经北渠引入湘江。铧堤分水后,形成了北渠和南渠。北渠在湘江故道河谷平原,迂回曲折,迤逦盘桓,呈“S”形,长约8里,比旧道长了近一倍。这样可以延长流程,减缓流速,便于通漕,又可以扩大湘江的灌溉面积,可谓一举两得。南渠经兴安城东北接灵水,经溶江镇,汇入漓江。故,灵渠又称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
人字堤修好后,工程并未就此完结,灵渠的通航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于是,为了发挥灵渠的蓄水调运作用,史禄还在南北渠的关键位置安放石头,设置陡门以作船闸之用。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宝历元年( 825年),到唐咸通九年( 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 1058年)达到36座,为有记载以来最多的。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 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解放后,据1975年调查,历史文献中先后有记载的陡门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体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余仅残存有几块条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断该处原曾设有陡门,但多数已无遗迹。
灵渠沟通湘漓。广西桂林漓江山水风光。 摄影/段长征/视觉中国
陡门能拦渠蓄水、提高水位,便于舟楫浮渡。船只进一道陡门,便关闭下一道陡门,等水积满后,船再前进一级,这样就可利用水力使船逐级向上坡航行,从此,船就可以翻山越岭了,灵渠便算大功告成。正如宋人所说,“每舟入一陡门,则复闸之,俟水积而舟已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以通南北之舟楫”。徐霞客也在他的游记中赞叹道:“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
更让人惊喜的是,灵渠不仅沟通南北水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灌溉防洪效用。在枯水期,石堤可以拦截全部江水入渠;如遇山洪,水可越过堤顶,泄入湘江故道。清人陈元龙在《重修灵渠石堤陡门记》中说:“陡河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货物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赖。”据史料记载,灵渠通航后,平均每天过往的船只达四五十艘。当时,中原、北方的金银铜器皿、陶瓷、丝绸,都要经过这里进入岭南。岭南的南珠、象牙、犀角、玳瑁、翡翠、银铜矿产以及土特产,也要通过这里远销全国各地。
灵渠修好后,渠深数尺,宽约丈余,起初名为秦凿渠,因漓江上游为零水,故被称为零渠,唐代以后改名灵渠。整个灵渠从南陡口到大溶江,全长34千米。其中人工开凿的约5千米,其余则利用原有水道修整连接而成。
游客在广西桂林兴安县千年古灵渠中乘船游览。 摄影/王滋创/东方IC
“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历时五年凿通的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在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了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从秦汉起至隋唐,灵渠一直是沟通五岭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岭南文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自秦至今,虽已两千余年,但是灵渠河道上依然南来北往,船行如织,这条千岁河渠继续发挥着它的功用。
我国古代科技智慧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用性,“瓦盖千年杉,水浸万年松”是对木材特性的精妙概括。灵渠修成以来,历经2000多年洪水的冲刷,大坝依旧巍然挺立,令人称奇。内中奥秘,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维修大坝时才发现。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地夯实插放在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正是几根再普通不过的松木,让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流淌千年而不衰。
1998年12月发行的灵渠邮票,图1为陡门,图2为秦堤。供图/李军朝/ FOTOE
历代都十分重视灵渠的作用,有史记载的整修维护就达24次。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后续者们的塑像。灵渠里的陡门,在唐代就已建有18座,宋代发展到36座,元明清三代多次维修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正常运行,对广东和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逐渐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灵渠现在已成了广西的著名旅游胜地,渠两岸景色优美,古迹成群,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铧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等交相辉映。
灵渠在近代铁路公路未建设起来以前,是勾连中国南方与北方内河航运的唯一通道,见证了岭南各族人民大踏步地改变了自己生产落后的状况。昔日的岭南百越,被称为“化外夷蛮炎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猎事繁而农事少的传统。灵渠的开通,不仅使农民学到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而且相互交流了粮食、蔬菜、水果的优良品种。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史禄转饷,留家揭岭。此为中土移民入潮之始。”
虽然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来阐释灵渠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柔婉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天地,静谧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