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的霸气父爱

2016-03-31 08:12佚名
现代妇女 2016年2期
关键词:陈道明格格爸爸妈妈

佚名

虽然小格格是陈道明与杜宪的掌上明珠,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们都绝算不上是合格的爸爸妈妈。女儿长到10岁,他们带她的日子加起来不会超过3年,小格格是在外公、外婆的身边长大的。尽管不常在爸爸妈妈身边,但对格格的教育他们却从未放松过。比起和妈妈在一起时的乖巧懂事,和爸爸在一起时,格格却多了几分“反抗”精神。

格格10岁那年的春节,陈道明和杜宪约了一些朋友出去吃饭。他本不打算带女儿去,但难拒朋友们的盛情邀请。就在出门时,他拿起一本书问女儿:“这个字怎么念?”格格正玩得高兴,调皮地躲开了。“格格,过来!”“就不。”“靠墙站着去。”陈道明突然火了起来。格格不敢再嬉闹,只好眼泪汪汪地靠墙而立。

为了惩罚,陈道明决定留格格在家和阿姨一起吃饭。

在去饭店的路上,杜宪低声对陈道明说:“孩子只是和你玩,干吗当真?”陈道明说:“我说话,她不听,这不能迁就。”陈道明长年在外拍戏,每年能和女儿待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要是给家里打电话,总要听听格格的声音;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格格。但他对她从不溺爱,对她的学习、言谈举止都格外注意引导,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形成良好的习惯。

然而这一次对格格的“家法处理”,似乎是“执法有误”。朋友们对此一致提出批评,陈道明回过头来一想,也觉得自己似乎是严过头了。于是又返回家去接格格。见爸爸回来,格格一下子就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对不起,我错了。”陈道明心头一软:“不怪你!”

因为这件小事,让陈道明更深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严父慈母”。母亲牵挂、照顾得多一些,父亲就要在大的方面进行一些指导;父爱可以严格,但不能“太严厉”,否则很可能会“过犹不及”。从此,陈道明一改严父姿态,和女儿交起了朋友。

在对女儿的教育方面,杜宪的心里一直很矛盾:格格的艺术天分很好,而国内的教育大多注重数理化,西方则更注重对孩子个性化的培养。为了给女儿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杜宪和陈道明忍痛决定,把小格格送到国外读书。不远万里将女儿送到学校,并帮她打点好了一切后,陈道明和杜宪的回国日期却一推再推。在离开英国的飞机上,杜宪还是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虽然也舍不得女儿不在身边,但陈道明的想法很特别——女儿属于社会:“我想,孩子将来回归家庭的分值越来越少了,她是属于社会的。她更应该对社会有感情,愿意给社会做事情,要让社会去教育她。家长不能只是养了一个大宝贝,那不成。”

事实证明,陈道明和杜宪的决定是正确的。13岁的格格很快适应了英国的生活,在学校里有了很多伙伴,她的成绩也让爸爸妈妈非常满意。

暑假回国,半年没见的格格像突然长大了一般,只是她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杜宪不知道女儿在想什么、做什么。一天夜里,她无意中看了一眼女儿的电脑,没有完成的一幅动漫作品让她一下明白,女儿肯定是在恋爱了。女儿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和那个男孩联系,所以和妈妈的交流就少了。

陈道明和杜宪决定找女儿谈一谈。第二天,杜宪起了个大早叫醒格格,他们和格格一起去护国寺吃小吃。等格格吃饱了,陈道明认真地对她说:“这里是我和你妈妈谈恋爱的时候经常来的地方。20年前我和你妈妈因为人生目标、志趣相投,我们觉得彼此是可以托付一生的人,于是走到了一起,共同创建了一个家,还拥有了你。爸爸只想告诉你,你现在还小,思想还不成熟,很难承担得起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所赋予的责任,所以,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够再过几年没有压力和没有忧虑的日子。”

陈道明说完这些话的时候,格格早已泪水涟涟。她没有想到父母居然知道了自己的小秘密,更没有想到父母会如此用心良苦。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找到这样深爱自己的两个人。

(摘自春风文艺出版社《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书,文章有删改)(责编 亦宣)

猜你喜欢
陈道明格格爸爸妈妈
《week#8》
让拒绝有温度
陈道明“找抽”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我的爸爸妈妈
我家的“砖格格”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
陈道明的“道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