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昊
内容摘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高的难题,而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建设又解决了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因此本文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对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利用SWOT方法探讨了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的可行性,然后从交易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了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
关键词:统筹城乡信息平台 农产品 运行机制
引言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物流等基礎设施落后,造成农产品流通困难,损耗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户收入的增加。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生鲜农产品对于保险、储藏的要求又极高,这与消费者对于农产品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需求相矛盾。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则很好解决了农产品生产地域性与消费者需求普遍性之间的矛盾。但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水平低下,技术人才匮乏。而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建设一方面为农村地区输入了大量信息化管理人员,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地区信息基础社会落后的局面。因此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产品配送运行机制研究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双方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信息化技术可以包括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贸易活动的各个领域,如物流、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很成熟。而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指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产品商贸活动领域的运用,包括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电子支付等。由于电子商务技术的引用,保证了农产品信息搜集的效率和处理的有效性,建立了更高效的农产品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农产品产生产、供应、销售的一体化管理。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一般有主体和客体之分。实施主体是指直接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并承担风险的主体,包括消费者、农资公司、农业企业等。实施主体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个实施主体共同配合,合力完成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对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主体是指为农产品生产交易提供技术支持的电子商务技术。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客体就是指农产品。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具有不稳定性、品种差异性大等特点。
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一)统筹城乡信息平台
平台建设背景。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工业化迅速发展,农业产出为工业发展服务;第二阶段即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工业、城乡协调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转而支持农村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之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变革,但是城乡之间的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因此,此时正是统筹城乡关系的关键时刻。
平台建设意义。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建设首先可以将资本、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带入农村,有利于培育农村当地的优势产业。城市生产要素流入农村的同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农产品也会流入城市,有利于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资料的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其次,统筹城市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解决目前农村生产经营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农村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SWOT分析
优势分析(S):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主要有以下优势:信息采集站广泛,信息平台的建设一般建立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因此选择当地稍有文化的人员,加以培训就可以成为信息站管理人员;流通环节减少,降低流通成本。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极大减少农产品流通节点数量,一方面降低了流通成本和损耗,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的零售价格;平台信息服务能力强,统筹城乡信息平台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具有庞大的信息管理人员和采集队伍,与各地政府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劣势分析(W):由于鲜活农产品具有易腐蚀、易变质的特点,因此鲜活农产品的配送对物流运输要求很高。由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本身不具有物流配送的功能,因此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产品供应链上参与者众多,但是单个主体规模较小,分布范围较广,造成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的合作伙伴选取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另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运输、流通节点的选择、农产品货物的交接等过程都需要专业的信息化处理,这对于建设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机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机会分析(O):目前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收效差的现状。而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政府、信息服务提供商、农业公司联合商业化运作模式,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电子商务的高度普及,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网络购物规模增长迅速,可以说电子商务零售方式以及渗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随着鲜活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进而降低零售价格的优势也得以体现。
威胁分析(T):虽然城市居民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度较高,但是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较慢,对电子商务认可度较低,信息意识也不强,容易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阻碍;农村地区物流和基础设施发展还不成熟。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是保险困难,运输量较大。但是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对鲜活农产品的运输造成阻碍;在电子商务的虚拟环境中,由于商务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诚信问题可能表现的更为突出。
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建设
(一)运行机制建设原则
农民增收原则,农民作为农产品供应的基本力量,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及增长对保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鲜活农产品的配送机制建设首先要以农民增收为主要原则;市场化原则,通过充分的市场化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专业化与利益均衡化的过程;因地制宜原则,农产品的特色就是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建设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環境的影响。
(二)运行机制建设目标
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旨在构建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其具体的目标包括:推动农产品安全生产,以信息平台为核心促进绿色产品的销量,引导绿色农产品的生产;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管理过程可以减少农产品交易过程中的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流通损耗,有利于农产品形成价格优势;创新经营模式,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框架
从供应链环节上可以将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分为上中下游三大环节,具体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和消费者。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各类主体企业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作用下形成链状结构。而服务流的支持主体为政府机构、中介机构等,支持主体为供应链中各类实施主体提供各种服务。
(四)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
所谓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是指由统筹城乡信息平台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之间相互联系的各种关系和功能的总和。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主体构成,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等功能的环节联合组成。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运行机制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行的效果。一般来说,供应链的运行机制包含交易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四个方面。
交易机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基于生鲜农产品自身三个重要特征产生,由于农产品自身的低价值性,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首先不适用于送货上门。其次,生鲜农产品易腐蚀,对保鲜要求较高,这就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终端应该是具有一定冷藏保鲜能力的储藏点。最后农产品交易规模效益大,只有大量的农产品交易才能发挥生鲜农产品在电子商务环境交易模式中单位成本低的特点,这决定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模式为团购。因此基于上述三个特征,笔者认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主要是:农户(农业企业)+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城镇自提点。
组织机制。首先构建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机制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其次,从波特的“价值链角度”出发,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更多的是所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就是基于这样的环境下构建的供应链组织,其围绕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从农产品生产开始,经过加工、销售,并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连接成一个功能网链的结构模式,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利益协调机制。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指参与价值链创造的主体,按照分工不同可以分为生产主体、加工主体、物流主体和销售主体。各类利益主体一般依靠契约联结机制,进行利益的协调。契约联结的特点具有约束性和预期性,有利于增强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稳定性。
风险防范机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势必会受到譬如自然环境等灾害给农产品生产带来的风险损失,同时也会遇到价格变动、商户诚信等市场风险。因此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鲜活农产品配送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主要包括:自然风险防范风险,比如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推动农业保险入门等;市场风险防范机制,比如强化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及时确定竞争优势;契约风险防范机制,利益分配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白重恩.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6)
2.黄祖辉,刘东英.论生鲜农产品物流链的类型与形成机理[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3.蒋侃.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2014(3)
4.高铁生.论电子商务下我国蔬菜配送企业的服务体系[J].中国农村经济,2013(5)
5.李玉.基于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构建研究[J].财贸经济,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