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平(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扬州茶文化旅游开发
张德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扬州是历史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扬州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古今,具有高度的旅游价值。茶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充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同时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相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关键词:扬州;茶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悖论,但并不意味着两者间是无法调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其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必然能够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丰收。本文以扬州茶文化为例,藉由分析扬州现有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探索文化组织这一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茶文化的保护及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扬州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扬州禅智寺附近的蜀岗宋代时是贡茶产区。蜀岗原先是一个无名山岗,由于所产之茶味如四川蒙顶,因而得名蜀岗。元人不喜喝茶,扬州茶业一度中断。明清后,扬州成为两淮盐业的中心,由此扬州茶名扬天下。扬州茶虽然品质高,但产量低,只能满足本地商贾的需求,普通人很少能够喝到上好的扬州茶。在扬州茶文化中,茶馆的地位可能要比扬州茶更加重要一些。明清时期,茶馆是商贾汇集洽谈生意的主要场所。民国时期,茶馆成了帮会聚会的场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扬州的茶文化至少有一半是茶馆文化。
扬州茶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的“茶堂”。“茶堂”为寺庙所开设,用来招待往来的香客,及拜访的僧侣。“茶堂”内设有“茶头”一职,负责烧水泡茶之事。闲暇之时,云游高僧到访会和本地的僧人斗一斗茶。所谓“斗茶”一般是将自己的茶拿来和对方的茶比较一番,期间也会吟诗一番。总的来说,“斗茶”是一项十分高雅的活动,它印证了古人所谓的“禅茶一味”的说法。清代扬州茶馆林立,也孕育了现代扬州的茶文化。
扬州有一句俗语: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谓“皮包水”指的就是喝茶。扬州人喝茶十分讲究。早茶必备扬州点心,诸如富春包子,冶春干丝,都是扬州人的最爱。民国以前,扬州茶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荤茶肆、清茶肆及曲艺茶肆。所谓“荤茶肆”是提供酒菜的茶馆,例如“冶春”、“富春”等都是荤茶肆的代表。“清茶肆”又被称为“素茶肆”,是指专门提供茶的茶馆。在古扬州,清茶肆的数量不多,如今更加罕见。“曲艺茶肆”,严格地说,更加像一个剧场,而非茶馆。扬州人酷爱扬州评话,往往要听上一个上午,茶无疑是期间最好的消遣,因此“曲艺茶肆”就成了最重要的饮茶场所。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由于战乱,很多百年老店不幸倒闭,扬州茶文化再度受到重创。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老茶馆开始了国有化经营。但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老茶馆的市场活力日渐不足。改革开放之后,洋品牌涌入国内,老茶馆品牌效应不强,缺少资本支撑,市场严重萎缩。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茶艺复兴的影响下,一批新茶馆诞生。由于经营者未能深入研究扬州茶文化,市场生命力不足。在经营一段时期后,很多茶馆倒闭。近年来,扬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文化名城,以文化来带动扬州旅游的发展。对于扬州茶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扬州是历史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当地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对于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下几种保护及开发模式,对于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1博物馆模式。博物馆的特点是集中展示。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博物馆能够提供非常丰富的展示手段,从图片到动画,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示。早在2007年扬州市政府就制定了博物馆发展计划,致力于将扬州打造成一个博物馆名城。扬州著名的民俗博物馆有扬州剪纸艺术博物馆、淮扬菜博物馆、民间收藏展览馆等。据悉,近期扬州最大的茶文化博物馆将落成,相信其一定能够有力地推动茶文化的传播。
2.2前店后厂模式。以扬州著名的工艺一条街为典范。工艺一条街以漆器厂、玉器厂为中心,采用前店后厂模式,集中展示了扬州的工艺。这种模式,对于茶文化来说,借鉴性很强。在茶文化中,茶艺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茶的加工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能够以这种模式开展经营,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及销售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历史街区模式。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空间之中的,人的活动总会在空间中留下痕迹,这种痕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则是空间保护,空间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内容。作为历史名城,扬州拥有4个明清以来的历史街区,其中以“双东”区最为著名。“双东”在清代是扬州盐商的汇集地,江南四大名园的“个园”及“华氏园”均在“双东”区。在扬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双东”已经被打造成了扬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具有扬州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化项目,例如“扬州三把刀”、“富春茶社”、杨派盆景等均在此得到集中展示。
2.4主题公园模式。从性质上来说,主题公园属于文化再生产范畴。主题公园虽然采用的物质材料都是新的,但是其文化内涵却是传统的。主题公园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活动空间,为文化传播及文化创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及空间基础。今年,扬州最大的茶文化主题公园将落成,该主题公园将集中展示茶的种植、生产及茶艺等。
2.5节庆模式。“节庆”从形式上来看,具有阶段性和集中性的特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很难有闲暇来品味文化。利用“节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现代人参与的积极性,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一个放飞心情的机会。目前,扬州较为成功的节庆类旅游项目有十多个,例如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将经贸与旅游相结合,在提供旅游的同时,为经贸活动提供具有文化内涵的平台。
仔细分析上述成功经验,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和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及开发之间具有关联性。非物质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以物质实体为依据的。老茶馆是茶文化产生的物质实体及必要空间,如果不重视老茶馆的保护和发展,那么茶文化的复兴将失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空间依托。同时,文化与文化之间往往具有包容性的,因此文化保护与开发应当注重文化的关联性,从整体上保护与开发,打造一个有机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项目。可见,采用文化组合模式保护及开发茶文化是最适合的。具体来说:
3.1茶文化与“教场”文化相结合。扬州“教场”成形于清道光年间,是当时扬州最大的娱乐休闲场所。据记载,鼎盛时期,“教场”中聚集的茶肆、酒肆、说书铺等有100余家。“教场”是扬州传统文化的诞生地,“教场”的衰落,直接引发了扬州传统文化的衰落。虽然传统“教场”已经不可能重现,但是可以打造一个新的“教场”。在这一方面,“双东”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发展的思路上,还可以更加开拓一些。比如说,将流行音乐引入茶馆,倡导人们一边饮茶,一边听音乐,而非聚集在乌烟瘴气的酒吧之中。
3.2茶文化与食文化相结合。在北上广大都市里,早上喝一杯咖啡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习惯。从饮食结构来看,喝咖啡的习惯远不如喝茶更加健康。茶的保健作用,自古为人所知。饮茶保健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扬州茶文化中,饮食是密不可分的。扬州人无食不饮,无饮不食。因此将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不仅能够有效地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
3.3茶馆文化与茶艺文化相结合。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从各地茶文化复兴的经验来看,茶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茶馆不仅仅是一个卖茶的地方,同时也是茶文化产生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例如扬州著名的富春茶社,它为扬州贡献了著名的魁龙珠。没有茶艺,茶馆只是一个空壳,它的生命力不会强。只有注入茶艺这一灵魂,茶馆才会活起来,不断地产生新的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3.4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结合。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英国最早卖茶的是一家咖啡店。复兴茶文化,不仅仅是一味地保留及复古,同时要创造。多年之前,故宫内开肯德基、星巴克受到巨大的争议。反过来思考,为什么不是开茶馆呢?扬州很多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星巴克,或其他国外品牌的咖啡店,茶馆却寥寥无几。如果没有茶馆,茶文化的复兴从何谈起呢?在茶馆的经营上,可以吸取国外的经验,开设一些具有创意的茶馆。从市场需求出发,在茶馆内卖咖啡并无不妥,此外开发一些新的茶饮,创立自己的品牌,创造新的文化。
3.5利用现有的博物馆资源集中展示茶文化。茶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几千年来它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因此在任何一种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茶的身影。在茶文化的展示上,应当注重发掘其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形成联动展示的效应。例如,可以将一些百年茶馆加以改造,开辟出一个茶文化展示空间,收集一些历史遗存,让人们一边品尝茶,一边体会茶文化。
3.6茶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经常旅游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旅游景区内能够购买到的都是瓶装水,或瓶装茶。这种工业化的产品,丝毫没有文化氛围。旅游景区人流巨大,非常适合开设茶馆。茶馆不仅能为游客提供必要的休息场所,而且也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路上,不能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要看到更远的文化价值。一个高品质的茶馆,很可能成为一个文化名片,为旅游景区增添魅力。
总的来说,茶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其保护和开发应当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茶文化的保护,不应当是孤立的,而是要系统的。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关联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发掘,只有将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系统地开发,才能让文化焕发出生命力,让文化得到市场的认同,让文化产生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凤琴.扬州“皮包水”文化——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5(10).
[2]黄橙.诗情扬州美味扬州[J].风景名胜,2005(8).120-129
[3]邱庞同.扬州的饮茶与吃点心[J].烹调知识,2005(8).8-9
[4]张文.扬州人吃茶[J].食品与健康,2004(6).31
[5]王再承.当代茶馆文化透视[J].记者观察,2001(4).22-24
[6]魏朝卿.茶馆古今谈[J].中国保健营养.2000(07)
作者简介:张德平(1979-),男,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