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受理论视角的《茶经》英译中的茶文化分析

2016-03-31 07:48易雪梅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福建茶叶 2016年3期
关键词:茶经英译茶文化

易雪梅(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关于接受理论视角的《茶经》英译中的茶文化分析

易雪梅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构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流传下来了许多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在我国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乃至在整个世界的茶文化研究传播中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是一部应用价值极高的茶文化著作。随着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我国的茶文化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那么西方国家在对《茶经》进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中英词组含义的差异,势必会对英译的茶文化造成一定的偏颇或者是遗漏,那么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中英两个译本的翻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正确的传播茶文化内涵起到辅助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接受理论;茶经;英译;茶文化;分析

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构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新形势下,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得到了国内外民众的一致认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对茶文化的经典著作《茶经》进行多个语言版本的翻译,这会进一步的提升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茶经》的英译版本可以让西方世界更为深入的了解到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体会到东方文明的丰富内涵,基于此,《茶经》英译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语言、文字、理解角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出入,这就需要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以合理的形式体现出《茶经》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需要对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1 接受理论

从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视角来看,任何一种文本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都不是由自身所决定的,而是由读者所赋予的。现代接受美学研究认为不论是任何一种文学作品,它的最初创作目的都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强调的是读者所获得的阅读体验和领悟,可以这么说,它的唯一接受对象就是读者这一特定人群。反之来说,如果一个文学作品创作完成后没有读者阅读,那就不能完全称之为是标准的文学作品,属于是一种认识上的存在,而必须经过读者的阅读后才可以转化为真实的存在。

接受理论的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代学者对于其具体的描述各有各自的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接受理论下文学作品的阅读翻译和内涵传递,就单单的从翻译的角度来看,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给读者传达一个清晰明确的含义,让读者明白作品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尽可能的实现原作品读者和译文读者获得相同的感受[1]。

2 翻译

通常情况下,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原有版本经过翻译人的理解过程、翻译人对原文的翻译过程、翻译后的英文对于读者的接受理解过程。这三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缺一不可。翻译者既是一个接受者身份,又是一个再作者的角色,只有在对原作品有充分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才可以更为全面完整的翻译出原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向读者传达出更为准确的理解[2]。一个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否取得了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接受状况,接受的人群多了,也就说明了这一翻译版本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基于此,对于《茶经》的翻译就要重点关注原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的体现情况。

3 《茶经》译文中的茶文化体现分析

上述提到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创新,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在它的文化体系中,儒家、佛家以及道家三家文化占有主要地位,三者所强调的文化主体共同构成了茶文化丰富的内涵[3]。例如儒家倡导的中庸和谐思想;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佛家倡导的轻薄名利思想等。陆羽的《茶经》作为茶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其所表达的深层化内涵也是和儒道佛三家思想相一致的,这在英译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把握翻译的宽度和深度,尽可能地保证原意不发生改变。

3.1儒家思想在英译中的体现

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和谐,这种思想与人们的内心和谐相处是相吻合的,对茶文化的延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4]。《茶经》中所包含的儒家文化思想更是有全面独特的体现表达,我们单单从“茶”字来分析,“茶”字的结构构成主要有草字头以及人字笔画组成,这就寓意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自然化的精神境界,除此之外,书中对茶具的描述也有体现。例如《茶经》原文:

“方其耳,以令正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

原文的含义表达是说明茶锅的制作要求,从对茶锅的锅沿、锅耳、过脐等的制作要求说明,就不难看出,陆羽在这方面对儒家思想的体现,即务远、守中。那么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就要把握原文中的关键词,也就是务远、守中。英译中常采用“upright”和“broad”两个形容词,已经基本上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upright的含义就是“正直的,正义凛然”;broad组成的a broad content正是表达“宽广胸襟”的含义。这也就从深层次表达出了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同时也便于外国读者更好的理解。再如《茶经》原文:

“体均五行去百疾也”。

这句话出自于《茶经》的第四章“茶之器”,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来看,他对这句话的意思概括实际上指的是我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讲的是通过他们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我国古代医学观点来看,五行和人体器官之间的联系,采用相生相克的作用实现保健养生的目的,那么作者这种表述也就说明了茶还具有医药的功能。阴阳五行兼有,主要表明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那么这也是儒家思想文化所倡导的内涵之一,其中的“均”就是均衡的意思,它表示有和谐的意味。英语翻译中采用“harmonize”一词说明的意思是和谐一致,它可以更为贴切的向读者传达出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就是以和为贵的思想,如果换作其他词语就难以表达出这种效果。

3.2佛家思想在英译中的体现

《茶经》的作者陆羽从小是在佛院中成长的,因此,他对佛家思想和文化的领悟有很深的体会,而佛家思想强调的是轻薄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那么这《茶经》创作的构思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例如《茶经》原文:“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

英译中把“连葩”和“垂蔓”翻译为“lotus”和“datura”,而“lotus”和“datura”的含义是莲花和曼陀罗,这两者都是和佛教有重要联系的,佛教把莲花所居之处称之为“莲界”,莲花是佛教的标志,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就以莲台为座;曼陀罗在佛教中的含义是“适意”,它所体现的内涵中包含有洞察幽明的精神,这种精神所反映的实质是和佛教所提倡的文化追求相一致的,例如佛教经典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种理解可以很好的使读者联想到佛教思想文化,但是在西方读者的理解中,这两者所带表达的含义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翻译的精确标准,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理解状况。

3.3道家思想在英译中的体现

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讲究天人合一,以现代的理解角度来讲,就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自然融于一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道家的节俭节约、崇尚自然的思想文化也可以在《茶经》中寻找到体现[5]。《茶经》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人们品茶的过程就是心灵得到净化,回归自然,领悟自然之美的过程,通过品茶来感受到自然生活的乐趣,这也是侧面反映道家思想的一种方式。例如《茶经》中的一段原文:

“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茶经》原文中的含义是指茶的饮用人群主要针对于行为举止端庄,态度谦的类型,那么这也是和道家所提倡的思想文化内涵相吻合的,也是道家文化体系中所提倡的一种人格品行。道家从产生至今,所关注的思想中心一直围绕精神层面展开,讲究内心精神的升华,注重节俭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质量,英文翻译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更容易理解深层含义,此外,作者所提到的茶的功效犹如甘露,那么这也是和道教思想文化相适合的,甘露象征着天地万物的和谐相融,道教思想文化体系中,这方面内容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再如《茶经》原文:“野者上,园者次”。

作者从其自身观点出发,认为茶叶品质的好坏主要是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系,山野中生长的茶叶品质最好,茶园中的茶叶品质为次好,因为自然生长的茶叶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生存能力很强,而茶园中生长的茶叶,是由人工培育的,生存能力很薄弱,也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不相符,那么作者的这种观点是与道家思想文化中的观点相一致的,尤其是哲理性方面,也就是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家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它所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强调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那么这种文化内涵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就要有准确的词语来诠释,音译版本中选择的是“naturally”一词,这一词语的含义中心是“自然”,它的运用可以正确恰当的表现出原文的含义,体现出道家思想文化的内涵所在,也就可以向读者传达出道家的顺气自然、崇尚自然的深层内涵,便于读者更好的感受到《茶经》的优秀精妙之处。

4 总结

《茶经》作为我国现存的最完整、最系统的茶文化著作,在当前的茶文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茶文化的标志性经典,同时也是世界文化体系的瑰宝。那么在新形势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和普及增加,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茶经》作为研究茶文化的重要著作,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对其进行英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正确运用恰当的词语组词,尽可能的保证原文深层次内涵不会丢失,把最完整、最全面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以便于不同语言读者的更好理解,这样也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普及繁荣。

参考文献

[1]沈金星,卢涛,龙明慧.《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及其在英译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1):7-10.

[2]蒋佳丽,龙明慧.接受理论视角下《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和变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4):46-48+54.

作者简介:易雪梅(1980-),女,重庆巫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茶经英译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茶文化的“办案经”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