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维(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解析
陈大维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茶叶在英译中与传统的翻译策略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现在笔者就英译中的几种茶叶名称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最大的语境关联,获取最大的关联效果。
关键词:茶叶;语用关联;认知;语境效果
我国是最早发现茶叶,也是最早进行茶叶贸易并把茶叶带入人们生活的国家。我国作为茶叶的生产大国,现在许多国家的制茶技术和制茶工艺都是从我国传出的。随着时代发展,喜欢茶叶的国家越来越多,茶叶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饮料。茶叶贸易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但是茶叶的推广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如何将名字翻译成英文,简单的翻译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茶叶的名字变得清新脱俗,又简单让人容易记得住。这对于翻译者来说,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下面笔者就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的运用来做一下详细分析。
什么是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英国著名的语用学家斯珀伯和法国心理学家威尔逊共同提出来的。他们是最先假设人类的一切交际和认知的活动都是受制于关联的。关联理论被某些学者认为是人类的心理的内在结构中的一个制约因素,我们平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在假象交流的对象已经遵守了相关的关联原则。通常我们语言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示,听的人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比如我们国产的一部电影《风声》中空城计那段,平常人听来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就是一句戏词。但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张涵予发出暗号就是空城计这里面的戏词,所以周迅就推断出张涵予是自己人。但是有时候语言并不能完整的表达当事人的意图,所以听的人也不能完整的理解讲话人的意图;所以翻译者可以把语言设计到特定的场景和情形中去,这样表达者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表述了预定的语言后,那么听的人就可以完全的理解当事人的意思了。听话人必须去了解这个意图,关联性标准的体现就在这里。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从关联理论认定的翻译观认为,翻译者应该正确的从翻译环境中找出假设语境,根据原本中的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等去推断原文作者的意图,知道原文作者的意图还不行,还要对接受者存在的认知语境进行预知的假设,从而找到我们要选择的正确译文,努力使翻译的文章与作者的语境相吻合。原著作者的意图分为明示和暗示,原文的含义有时候需要译者做好标注和解析,原文的作者的意图不一定能让译者完美的表述,而译者又不能站在原著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意图。找到译文读者相关的语境假设才是译者首先要做的。使得译者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但是成功交际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此,而是我们要让对方去想方法理解我们的意图,去感知我们的想法。所以必须从语言和环境中找到共识,找出最佳的关联。在语境中获取对面所有表达的含义,目的性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决定关联性的强弱。而在交际过程中,并不是关联性越大越好,而是用恰到好处的认知努力表达出足够的语境效果就行了,就此可以知道对方想要表达什么了。有时候我们可以假设语境环境,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语境假设里需要一个推理的过程,我们需要把信息输入我们的大脑,通过电脑去感知辨识,从而产生新信息。这时候大脑就像一个对原产品加工成高端产品的机器,把不同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做出推理。在平常的人际交往中,对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听话的人就是通过对方的一系列行为通过大脑的推理,来理解对面的意图,这就是语用关联。
茶叶是我们文化的一种象征,但是同时也是获取利益的一种工具。看似语言上对茶叶贸易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其实不然。首先作为消费者来说第一眼看到的是产品的名字,通过名字再看产品效果,或者品牌效果等等。从茶叶的英译的关联运用来说,就是让消费者知道我们的产品。上文中也有讲到,最小的认知努力,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要让消费者第一眼看到产品就知道它的名字,而不是反复的揣摩。交际者双方本来就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通过简洁有效的名字,可以省去一些太过麻烦的交流。这就需要翻译者从茶叶关联中找出最佳效果的语境,从而推进茶叶贸易的产生。
下面笔者就常用的茶叶英译中的例子,来详细分析茶译的特点:
2.1直译
人与人之间是有不同之处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首先是语言,还有文化上的差异,当翻译的语言国家与原文国家的语言文化相差不大时候,文化和经济都相似的情况下,那就是说明两者的认知环境相差不大,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直接翻译。大部分的茶叶名称的选取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茶叶在翻译成英语过程中,一定要简洁和易懂。比如绿茶的翻译英文为Green Tea。粉末绿茶怎么翻译例如:可以将茶叶分类,通常可以把茶叶分为这几类:不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和部分发酵茶。我们要从语境中找到最大关联,“不发酵茶”就可以这样叫(N on-fermented),“后发酵茶”就可以叫做CPost-fermen-ted},接着“部分发酵茶”就是CPartially fermented),最后是“全发酵茶”(Completely fermented)。
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认识了“不发酵茶”,“不发酵茶”就是我们熟悉的绿茶(Green Tea),我们可以在前面直接加上Powdered,粉末绿茶就可以这样翻译(Powdered Green Tea)。再比如功夫茶,它翻译成英语的名称为“Gongfu Tea”,功夫茶在世界的流行,并在许多电影里面的出现,大家对于这个词语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国外消费者很容易造成误解,在我们国内看来功夫茶只是一种制茶的工艺,而对于国外消费者来说可能觉得是与中国功夫有关的茶叶。
茶叶英译中,翻译者也应当灵活的选择,不能墨守成规,及时变通。有时候茶叶的翻译为了达到某种程度的整体效果,会去选择最大的关联,而不是最佳关联。这就需要翻译者要去重点把握源语的认知环境,让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接受对象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我们常见的:翻译者为了达到语言的简洁,更加方便记忆的效果,就拿“洞顶茶”来说,它被翻译成"Dongding Tea”。再一个我们熟悉的“龙井茶”翻译成“The Drag-on Well Tea"。但是并没有在上面标注这其实只是中国的地名。“White Tipped Tea”是白毫乌龙茶,这也是翻译者灵活运用语用关联得出的。但是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是“着延茶”,它的英文名字被翻译为“Bitten Tea"。
2.2意译
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语言相差较大时,他们的认知环境也会相差较大。这时翻译者要灵活的运用语用关联,我们表达的意图有可能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这时候茶叶的翻译者就应该改变翻译的方法,改写或者增删一些词语等。比如我们平常喝的红茶,它的外语名称是“BlackTea",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么翻译啊,不是应该叫“RedTea”。笔者给你解答,这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和国外消费认知环境的差距。中国的消费者看重的是茶汤的颜色,然而外国的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茶叶的颜色,所以翻译者为了取得最大的语境关联,红茶就变为了“BlackTea"。
根据上文笔者的描述,语用关联就是通过感受原文和原文语境来阅读原文作者的意图,然后根据现有语言把这意图直接或者婉转的表达出来。如果两种语言或者两者文化之间存在相同或者差异,我们可以通过直译和意译来表达。
根据笔者对上文的具体分析,译者应该对认知环境作出足够的了解和判断,从中选取适当的策略,让译者读者理解原文的意图。成功的译者应该让译者读者,用最小的感知努力,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从中找到恰当的理解。从上文中分析茶叶是一种特殊的获取交际的行为,我们在茶叶名称翻译的过程中,应灵活的利用语言的特殊性,不能完全依靠单纯的理论作指导。关联理论虽然不是传统的翻译方法,却能在翻译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指导翻译实践。只要恰当的使用,能够帮助译者脱离传统翻译理论,在某些翻译上取得普通翻译理论难以达到的效果。
虽然语用关联已经深入人的生活,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不成熟和不足的地方。我们通常的关联信息都是从话语本身、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再通过人的大脑经过一个推理过程提取的。在获取表达者传输信息时,听话者思绪是飘忽不定的,人的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如何把听话者带入表述者的语境中是很困难的。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关联理论还有不成熟和不足的地方。关联理论在茶叶翻译上的应用,对翻译者带来的方便,也对茶叶的销售效果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Grutt,Em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st)MI .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2]Sperber D.&D.Wilson 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MI .Oxford:Blackwell
[3]蔡荣章.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M1.中华书局,2006
[4]王荣.从关联理论看宇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宇幕翻译的个案分析I JI.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zoo7,cz >.
作者简介:陈大维(198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翻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