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胡又中 ●本报记者 范凌志 ●魏辉
30日,台湾“总统”马英九和“总统”当选人蔡英文会面。这是今年1月台湾“大选”后两人首次会谈,也被视为5月20日马英九和蔡英文正式“交棒”前最重要的一次沟通会议,因此备受岛内舆论关注。会谈中,两人均呼吁“政党合作”,但岛内舆论迅速泼来冷水。《联合晚报》称,过去民进党对付国民党,令人瞠目结舌,如今又要国民党吃斋念佛、温良恭俭,如何可得?出乎意料的是,对于岛内媒体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两人并未深入触及,有媒体预期的“马英九苦口婆心劝说蔡英文维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不过,由于蔡英文至今采取模糊策略,拒绝正面回应“九二共识”,许多岛内人士“悬着的心”更紧了。“如何避免民共火车对撞?”“两岸关系是否即将进入‘窒息期’?”类似的疑问不断出现在台湾媒体上。
“和解比经济困境更难突破”
马英九和蔡英文的会晤于30日上午10时在台北宾馆进行,双方先进行公开致词,然后闭门会谈讨论交接事宜,随后再分别召开记者会。有岛内媒体称,这是两人6年来第四度交锋。“双英”首度交手,是2010年针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辩论,双方就议题交锋,火花四射。2012年“总统”选举进行了两场辩论,当时两人在经济、政绩、两岸路线等议题上火力全开。此次“双英会”关系权力交接,备受关注。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致词时对蔡英文高票当选表示祝贺,并称台湾面临许多挑战,为全民福祉,“朝野需从对立走向真诚合作才能突破困境”。蔡英文表示,选举时有议题攻防,有政治考虑,但人民期待政治领袖可以坐下来,一起心平气和解决社会面对的重要问题。不管过去政党竞争多激烈,总是要努力让人民看见政党有合作可能。
《联合晚报》评论称,蔡英文的意思是,民进党上台执政,盼望国民党切莫学习过去的民进党,采取“焦土抗争”策略,让她一事无成。合作必须建立在彼此并非仇敌的基础上,必须将仇恨收回,彼此都要充分认知台湾是一个生存共同体。但以当今政坛气氛,以及各自皆以“统独”作为信仰与号召的处境下,奢谈和解与合作是过高的期待。“和解是台湾未来的关键词,但要朝野和解,似乎比台湾此刻的经济困境更难突破。”
“‘双英会’的袖中剑绵里针”,台湾《联合报》以此为题称,在两人行礼如仪、参考讲稿的致词中,虽都有期盼顺利交接、建立典范的共识,但言语间也不经意流露出交锋。马英九一开头就提及蔡英文的“谦卑谦卑再谦卑”及“不刁难”卸任官员的承诺,称民进党展现善意与气度,并予高度肯定,但也不忘“期待落实”,“提醒”蔡英文检视民进党上下最近对蓝营的言行、欲借“转型正义”进行一连串针对性修法动作的用意不言而喻。
“预计苦口婆心如马英九者,可能会趁机劝说蔡英文回归‘九二共识’,维持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并珍惜‘外交休兵’的成果。”“双英会”前,台湾《旺报》曾做出这样的展望。然而,事实有些令岛内媒体失望,会晤并未触及两岸议题。“中央社”称,由于会谈只有短短70多分钟,等到最后马英九才提到两岸的发展,但因为时间关系,他简单说“大家之前都表示得蛮清楚的”,蔡英文也没多作表示。两人就太平岛等议题交换了看法。马英九向蔡英文表示,在太平岛议题上未与大陆合作,并希望民进党在太平岛议题上不要缺席。蔡英文则希望马英九不要误判民进党立场。
岛内担忧两岸进入“窒息期”
虽然两岸关系问题“缺席”,但这个话题才是牵动各方的焦点。“双英会”结束后,蔡英文下午回到民进党党部,有媒体询问:“为何没有提到两岸?”蔡英文露出微笑,并未回答。美联社称,在台湾岛内高科技经济放缓和两岸关系面临不确定性之际,台湾现任领导人及下任领导人30日强调顺利交接过渡。即将于5月20日就职的蔡英文至今拒绝北京要求,不肯明确赞同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说法。她表示重振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民生将是其主要的焦点,未过多强调两岸关系。路透社30日称,蔡英文及其领导的民进党1月份胜选以来,中国大陆一直心存疑虑。
蔡英文的模糊策略让两岸关系面临不确定性,而随着5月20日的临近,岛内希望两岸和平交往的人士越来越感到担忧。“如何避免民共火车对撞?”台湾《中国时报》29日以此为题刊发社论称,随着新政府上台,两岸关系很可能再度进入祸福难料时期,蔡英文迟迟未就“九二共识”表态,也没有响应大陆有关“一中”原则的喊话,显然将侵蚀两岸活动的既有政治基础。虽然大陆五次三番强调不论台湾内部政局如何变动,大陆对台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蔡英文承诺对大陆绝不挑衅,但陈水扁时代的种种情境提醒了我们,当两岸不能有效沟通,两岸产生相互疑虑之心,星星之火也会引发大火。
台湾《中央日报》称,在蔡英文不愿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外界不禁忧虑两岸关系可能即将进入“窒息期”或者“停滞期”。文章认为,不论蔡英文方面如何包装她的两岸论述,大陆关注的核心是“一中”。这一点是无可逃避的,“两岸关系不是捉迷藏,蔡英文不必一直玩变装秀”。
台湾“行政院”陆委会29日公布的民调也显示,绝大多数岛内民众并不愿看到两岸关系恶化。调查显示,主张两岸“广义维持现状”的民众占86.7%,八成以上民众支持继续推动两岸官方互动常态化和协商制度化。
最近一段时间,“大陆游客减少”是岛内关注的一大热点。《环球时报》记者在台湾采访数天,感觉大陆游客确实有所减少。谈到这个话题时,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的陈思俊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观察指标是:常年在大陆游客必去地“表演抗议”的人是否变少了?“他们都是有组织有评估的,专门选大陆游客多的地方,台湾老百姓也不胜其扰。如果哪天他们人少了,那么大陆游客也一定变少了,就像现在这样。”台北一家小吃店铺的老板对“台独”人士的主张不屑:“什么是‘台独’?拿篱笆把台湾围起来,外边人不许进来吗?民进党总说‘爱台湾’,到最后还不是崇洋?真要翻旧账,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民进党的嘴巴都要闭起来!”
“蔡英文不是陈水扁”?
敏感形势下,大陆官方每一次对台表态都备受岛内舆论关注。“中时电子报”称,针对蔡英文日前接受专访时提到,希望在“5·20”之前大陆方面可以再多给一点善意,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30日在发布会上重申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谈话称,大陆方面的善意已经讲得很清楚,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既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善意。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以及如何来认定两岸关系的性质,这是是否有善意的试金石和标准。讲清楚两岸关系的性质,两岸关系的未来才能看得清楚。
下一步两岸关系会何去何从?台湾“中央社”30日称,美国白宫国安会前亚洲事务资深主任李侃如表示,蔡英文不是陈水扁,他有信心,蔡英文不会是两岸关系中挑衅、不稳定的因素。有记者问李侃如,是否担心台海两岸重回过去“区域冲突引爆点”的情况?他回答说,肯定不希望两岸关系重回过去情况,他坚信,蔡英文不想两岸关系有麻烦,并认为蔡英文不是陈水扁,她没有像陈水扁当年主导那些议题的需求,她也不想让两岸局势不稳。台湾《旺报》称,从2000年到2016年,16年来大陆的综合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64万亿人民币,两倍于排名第三的日本,超过千亿美元的国防军事经费,让大陆更有底气。
《日本经济新闻》30日则援引一名大陆学者的分析称,蔡英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交流的最低条件,但对于靠反大陆情绪上台的蔡英文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两岸关系在5月后注定会掀起波澜。
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撰文说,蔡英文自己讲“5·20”之前或当天她说什么“不是最重要的事”,但在目前民共缺乏互信的情况下,蔡如认清以下几点,就理当在就职演说中释出必要的善意,避免两岸关系逆转:一,“九二共识”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性质;二,大陆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三,美国不该继续左右台湾;四,两岸是“命运共同体”;五,台湾不要错失大陆发展的机遇。
对于蔡英文的两岸论述,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要像大陆一样观察她下一步的言行,而不去揣测。“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用看着她,因为已经观察很久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听其言观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