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再柱
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传统集市+互联网”,便有了淘宝的火爆;“传统交通+互联网”,便有了快车滴滴的便利;“传统银行+互联网”,便有了支付宝的快捷。“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这是一个“读屏”时代。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便有了网络阅读。有了智能手机后,我们又开始刷微博、读微信。微博和微信,让我们在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上更加方便惬意。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有自己的“订阅号”,而且许多“订阅号”都是关于教育的。这让笔者能随时随地读到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让许多闲暇时光更加充实;尤其是在零碎的时间,浏览一两篇感兴趣的文章,真可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了。
然而,时间久了,我们会越来越惶恐:在“朋友圈”和“订阅号”里,我们到底读了一些什么?我们阅读的状态是宁静的还是浮躁的?这样的阅读方式对于我们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思维到底有多大作用?
不妨先看看周国平对“出版”和“传媒”作过的精彩论述。他认为书籍的出版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文化的传承;而互联网等传媒的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传播。传承,是时间性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追求的是久远的价值;传播,是空间性的,信息要在空间中、在广大的人群中流传,追求的是当下的效应。简单地说,出版立足于久远性,传媒着眼于当下性。同时,出版要讲究专业性,传媒则可以满足业余性。这一段论述,大概比较能说得清“读书”和“读屏”的区别所在吧。
前几天恰好在微信圈里读到李良荣教授在建桥学院新媒体论坛上的发言文章《不要藐视传统媒体》。他认为,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是有些欢喜有些愁:互联网让我们建立全球联系,却使我们的社会支离破碎;互联网让我们见多识广,却使我们思想浅薄,甚至鼠目寸光;互联网使人人都成了记者和评论家,但却使我们弱化了最基本的表达能力。他还说,互联网时代,什么样的职业最有前途?凡是互联网不能做的都是有前途的。创造性的文字表达,电脑做不来,只有人脑才可以。因此,有文字表达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是比较有前途的。
李良荣教授的观点,是很中肯的。不妨回想一下我们身边一些教师(甚至也包括我们自己):纸质阅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原创性的论文、总结越来越少了,甚至课堂上教师们原创性的备课、课件也越来越少了。显然,这只会让我们思维越来越钝化。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笔者认为,比较理性的方式,是将“读屏”与“读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一些碎片的时间去阅读微信和微博等,获得一些碎片化的信息;而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比如夜晚以及节假日,则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啃读一些关于教育的或关于人文、哲学的书籍。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这是《不阅读的中国人》里的一段话,值得当下的国人尤其是当教师的人去深入思考。
(作者单位:黄梅县苦竹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