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

2016-03-30 00:25马振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早产儿贫血

马振林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2、4周各检测时间点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龄满40周时观察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可有效治疗早产儿贫血, 减少输血次数, 且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维生素E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14

贫血是一种早产儿临床常见的疾病, 多发生于出生后3~4周, 且胎龄越小, Hb越低, 贫血程度越严重及持续时间越长, 可影响患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并引起免疫、脑、心等系统、器官的损害, 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约为8.1%, 且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各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中约38.1%于出生后45 d发生贫血。本文作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新收治的早产儿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男46例, 女34例, 胎龄28~36周。所有患儿均无畸形及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两组患儿性别、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于出生后8 d补充铁剂葡萄糖硫酸亚铁6 mg/(kg·d), 维生素E 25 mg/d, 维生素C 15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出生后第8天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250 IU/(kg·次), 1次/2 d, 3次/周, 疗程为6周。两组治疗均依据《实用新生儿学》中早产儿输血标准, 对符合输血指征者给予输血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Hb及Hct、Ret变化, 并在患儿胎龄满40周时进行NBNA评价。NBNA评价包括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性评估, 每项均包括0分、1分和2分3个分度, 总分为4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Hb、Hct及Ret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治疗前Hb、Hct及Re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2、4周各检测时间点Hb和H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生后Ret水平呈逐渐下降, 而观察组治疗后Ret水平逐渐升高, 在第2、4周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输血情况及NBN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给予输血治疗患儿24例, 其中对照组19例(47.5%), 观察组5例(12.5%), 两组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龄满40周时, 对照组和观察组NBNA评分分别为(35.1±4.2)分和(38.5±3.6)分, 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 均无坏死性肠炎、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3 讨论

贫血是早产儿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 并引起体重增加缓慢、频繁呼吸暂停、反复感染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其发病与患儿生长发育迅速、红细胞寿命缩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机体营养物质储存不足及频繁采血诊断等相关, 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是早产儿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2]。以往早产儿贫血临床多采取输血治疗, 但输血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溶血反应、免疫抑制、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弊端, 因而多数患儿家长往往不易接受输血治疗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165个氨基酸组成的酸性糖蛋白, 可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 刺激前体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调节红细胞的生成, 从而提高机体的携氧量。新生儿出生后40 d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由肝脏转移至肾脏, 研究显示, 缺氧是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释放的重要因素, 缺氧、贫血及肾脏血流量降低均可促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释放[3]。此外, 患儿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过程中, 因红细胞增殖、分化加速, 铁的用量增多, 常导致血清铁水平下降, 因而常需补充一定剂量的铁以满足红细胞增殖的需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早产儿贫血, 在治疗后第2、4周患儿外周血Ret不断增加, 进而观察到患儿外周血Hb和Hc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 表明其骨髓的造血功能在不断改善, 外周血Hb、Hct、Ret呈不断增加, 同时也减少了患儿的输血治疗次数, 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由于早产儿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3~4周, 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缓慢, 其在用药开始2~3周方开始起效, 因而应早期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可有效治疗早产儿贫血, 减少输血次数, 且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系群, 刘翠青, 纪素粉, 等.影响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4, 29(3):179-182.

[2] 杨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中国药业, 2014, 22(6):35-36.

[3] 王江涛, 张璋, 熊虹.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1, 22(4):221-222.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早产儿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婴儿抚触护理法对早产儿呼吸及睡眠的临床观察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早产儿的头号敌人:呼吸系统疾病
你对贫血知多少
早产儿喂养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总结
早产儿喂哪种奶粉好
血虚≠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血虚≠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