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鹏
【摘要】 目的 探析采用复方甘草酸铵治疗湿疹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湿疹皮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片+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 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铵+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疹皮炎采用复方甘草酸铵治疗效果可靠, 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铵;湿疹皮炎;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03
湿疹皮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顽固性皮肤病, 患者自觉剧烈瘙痒, 且患处出现呈苔藓样变、丘疹等皮损表现,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湿疹皮炎治疗方法较多, 但是仍存在疗效不佳、易复发等问题[1]。为此,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湿疹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复方甘草酸铵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湿疹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2例。受试对象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中已排除免疫功能异常者、药物过敏者、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者。对照组男24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34.85±6.39)岁, 平均病程(6.25±4.21)个月。观察组男25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34.21±5.47)岁, 平均病程(7.01±4.3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片+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 具体用法:咪唑斯汀缓释片(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mg/片), 口服, 10 mg/次, 1次/d;糠酸莫米松乳膏(商品名:芙美松,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 mg/5 g), 3次/d涂抹患处, 并适当轻柔按摩促吸收。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甘草酸铵+糠酸莫米松乳膏, 具体用法: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陕西德福康制药有限公司, 甘草酸铵:4 mg/2 ml) 4 ml+5.0%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 1次/d;糠酸莫米松乳膏用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 共治疗2~3个疗程。治疗14 d后, 两组患者来院复查, 评价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 1~2次/月, 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 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皮损基本消失, 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完全消失, 完全无瘙痒感觉, 恢复正常生活;显效:皮损面积减少≥60%, 浸润肥厚、苔藓样变显著改善, 瘙痒感觉显著改善, 睡眠等不受影响;有效;皮损基本面积减少30%~59%, 浸润肥厚、苔藓样变部分好转, 瘙痒有所减轻, 睡眠等轻度受影响。无效:皮损基本面积减少<30%, 苔藓样变等未好转, 瘙痒未减轻, 睡眠等严重受影响, 或上述指标恶化者。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1例(26.19%), 其中嗜睡、乏力4例, 口干4例, 消化道反应(腹泻、腹痛、呕吐)3例。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3例(7.14%), 其中轻度水肿2例、血压轻度升高1例。两组患者随用药时间延长, 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未治疗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6个月内观察组未见复发病例, 对照组复发5例(11.90%), 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湿疹皮炎属于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因而临床多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其中咪唑斯汀属于常用H1受体拮抗剂, 抗变态反应活性较高, 但是存在明显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还可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近年来, 关于复方甘草酸铵文献研究报道, 其治疗湿疹皮炎总有效率>80.00%[3]。为此, 本次研究复方甘草酸铵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 复方甘草酸铵总有效率高达90.48%, 与文献报道一致, 且疗效优于咪唑斯汀, 可知复方草酸铵治疗湿疹皮炎效果较为理想。
复方草酸铵是常用抗过敏药物, 同时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还可抑制迟发型变态反应诱发的炎症介质释放, 从而发挥强效的抗炎、抗过敏作用[4]。近年来, 复方草酸铵临床研究发现, 其治愈湿疹皮炎彻底, 复发率较低, 且用药安全性较高[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 复方草酸铵治疗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可知复方草酸铵治疗效果可靠。
综上所述, 湿疹皮炎采用复方甘草酸铵治疗效果可靠, 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沈宝贤, 曾运繁, 林羽, 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5(36):183-184.
[2] 刘越阳, 李铁男, 王强, 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继发于皮炎湿疹的红皮病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6):443.
[3] 赵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0(1):96-97.
[4] 叶青.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3, 10(20):157-159.
[5] 刘翠玲.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探讨.中外医疗, 2015, 8(23):111-112.
[收稿日期: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