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与经济学分析

2016-03-30 17:27:06芦梅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福建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绿茶茶叶效率

芦梅(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与经济学分析

芦梅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8)

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在世界的茶产品中及我国的经济作物中都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茶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的茶产品竞争进入国际化,在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及各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茶业产业的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及挑战。因而通过经济学对我国茶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出茶叶产业发展的运作规律及机理,对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意见,增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茶叶产业;管理模式;经济学分析

中国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其也有很好的医疗效果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具有安神、益气、明目、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它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解析和探讨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可提高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发展茶叶产业,促进我国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变迁、社会安定及相关文化的兴起,从而促进我国人民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茶叶产业所面临着单产低、科技含量低、品质差、营销模式单一、产品品牌不完善等情况,通过以上所述,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找出符合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架构,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1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学之父曾说过,现今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在是产品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管理模式间的竞争。管理模式是为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客户的需求,是把企业能够运行起来的全部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善的能产生高效率的具备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并以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落实到用户的价值中,同时以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管理模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是保证企业能够制胜的关键。没有一个适宜的赢利管理模式,不管其名气和资产有多大,其必将慢慢走向衰落,如想成功必要拟定一个符合自身的合理的管理模式,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中国的茶产品最初属于粗放型农业,其企业没有进行很好的战略规划、发展思绪模糊,致使中国茶产业的竞争市场无序、目标短浅。现今的茶产业管理模式还是比较复杂的,其可根据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及能力来确立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能够让自身取得成功。

1.1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应从文化角度转向商业角度

中国的茶叶历史悠久。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市场已基本定形,消费者也比较喜欢自己已选好的企业的产品;茶叶属于长销行业、种类多,每一种类产品所蕴含的历史、产地、制作工艺都不同,每类产品的企业都有上百家,市场的参与者较多、而企业规模较小;中国很多的茶企业名称都相似,这种文化现象使其茶产品市场十分混乱,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完善,应确立好自己的所处的地位。

1.2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成功管理模式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其环境条件、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等已成为共享资源,其不能作为一个企业的独立品牌。但可通过创建自身的产品品牌,来区分于种类品牌,让消费者知道在这一茶种类中我的茶产品质量是最好、安全的,以得到先机,这是让消费者对自己公司有一定认知的管理方法;大多数的消费者对茶产品质量辩识率低,在购买产品可能会选择自己较信任的人来挑选或购买产品,这属于渠道性品牌管理模式;品牌服务也可改变人们的选茶,其可通过专门的泡茶工艺及古雅音乐、家具作辅助体现自身的品牌背景,或营造轻松自在、清雅、简单等现代风格为消费者营造另一个空间,这属于虚拟性的品牌管理模式。其每个公司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才能长久性的发展下去。

1.3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

中国的许多行业已进入同质化竞争的时代,最突出的表现是管理模式的日趋相同。产品的创新所带来的先机越来越少,品牌效应也需时间积累,不能够很快的解决这一问题。其可通过价值链来改变,茶企的运营过程有培育、加工、包装、茶馆、品牌推广、渠道建设、销售终端,只需在其任意阶段创建对手无法短时间内复制的竞争技术能力或亮点,企业所创造的新管理模式就是成功的,如创建链锁店和茶艺表演团队、完善包装、广告推广等方式。

2 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对中国茶叶产业的经济学分析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出发的,采用的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的是其全部要素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

2.1中国茶叶的供给特点及变化方式

中国茶叶产业在中国的种植业中及世界茶叶产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经历很多年,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上有了质的改变,初始阶段(1949年开始)茶叶是作为副业来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改变,其种植面积成倍增长,产量也有所提升,整个茶产业有了飞速性的发展;而后经过5年的改变,其实施的是联合承包经营责任制,在经营制度上有了新的创新,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也不过是小幅度性的上升;而后的15年推进了市场化机制,其茶叶的生产有了迅速发展,产量也是成倍增长,成为了茶叶第一生产大国。其产量有很大的增长,但茶产品的投入、产出、销售、分配等规模上并没有扩大。由于茶叶的种植范围较为分散、平均每户的经营范围较小,单一性的扩大种植面积,使茶叶的品质、科技水平的提升遇到困难。近年来有些地方政府部门重视到茶叶产业的经济地位,其经营模式、销售渠道等方面上进行了指引,使茶叶产业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国种植茶叶受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在南方,种植区域集中在温、亚热带。其湖南、湖北及云南主要是以生产红茶为主;浙江、云南、福建及四川是以生产绿茶为主;福建和广东主要以生产乌龙茶为主。而我国茶叶产业的产量很大,有可能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从我国的茶叶品牌结构上看,我国茶业产品中绿茶占着重要的位置,乌龙茶次之,而红茶只占很小部分,但在发展形式上,我国的各类茶产品的产量是呈持续上升趋势的。

2.2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生产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分析

DEA是一种系统分析法,有很多的研究学者都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地址、产业效率等进行测定,他们都是通过有效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运算的。DEA方法是考虑多种投入和产出而产生,能够用来比较相似服务的多个服务单位之间的效率(可对相似服务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其选择的数据资源信息是绿茶(98年到05年)和红茶(01年到05年)作为样本,从而测量它们的相对生产效率。而每亩茶产品的产值及副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而每亩茶产品的物质、加工、用量等费用作为投放指标,如农药、化肥、种子、机械化、土地承包等费用。

使用DEA方法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绿茶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水平是保持一致的。说明绿茶的全部生产要素所产生的生产率受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技术高可弥补一些效率的损失影响;技术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可使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升。当绿茶的生产技术进行大幅度的变化时,其效率的变化趋势是不大的。表明我国绿茶的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有关,引用先进的技术可对茶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产品的产业化,只有在进行大幅度的技术提升时,生产详细地址才能随之提升。绿茶的生产效率与技术水平成正比,即绿茶生产效率依托于技术的提升,而生产效率的提升对生产率的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当技术停滞不前时,效率的提升对绿茶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效果是呈负面。而有时技术水平与效率的变化趋势呈反面,表示技术水平常因综合效率的变化而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技术效率产生了下降,而为改变它的下降采用先进的技术,但技术的发挥效率要有一定的时间反馈,反馈期过后就会慢慢的改变这一状况。而根据红茶的数据资料分析得出,红茶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区间不大,表明红茶的各要素都得以充分的运用,技术及规模都在同一水平线,没有大的区间变化。

而根据各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及效率进行分析,在某地区的技术效率所得值等于一时,其说明这些地区产的绿茶生产比较最大,就是生产的水平高于技术效率,同时当综合效率所得值等于一时,说明其规模效率已是处于最优的情况,说明规模与报酬是相同的,这些地区应保持这种状态;而规模效率所得值小于一,说明其所得的报酬呈递减形式,从投入产出的方向进行分析,说明其投入过大,生产规模太大没有得到所得的利益,收益会随之下降;规模效率所得值小于一,说明其生产规模不够,还有扩大的空间。从对这些的数据分析,说明我国的绿茶生产技术水平还是可以的,生产规模还需调整及规划,从而使规模效率得以提升。

3 结束语

通过经济学分析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可得出,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及规模可提升茶叶的生产综合效率,其在对技术、规模的调整时也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而定的,不然会起到反作用。而提高茶叶生产综合效率的方法,就是在技术提升的同时,其规模也要随之变动,让其存在同一水平线上,当规模空间过大时,应减少投入成本保证产出不变;而规模不够时,成本投入应保持不变,产品产出应最大化。

[1]陈莹.试用“SWOT”法分析福建茶叶竞争力及其发展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07(1):12-14.

[2]漆雁斌.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7(4):23-25.

[3]程文伟.中国茶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新昌举行[J].中国茶叶加工,2013(2):14.

[4]张必桦.我省中小茶叶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茶业通报,2007(4);153-154.

[5]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J].中国茶叶,2009(1):22-23.

芦梅(1978-),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绿茶茶叶效率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THE PRICE OF BEAUTY
汉语世界(2022年3期)2022-06-19 05:49:22
The Price of Beauty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植物无敌之“绿茶”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