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传统民居文化影响下的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以闽南茶舍为例
陈娜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演绎和传承过程中,出现了独特的民居文化,民居文化形态各异、内涵丰富,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阐述了传统民居室内陈设艺术,深入分析了茶舍室内陈设艺术。对比南方与北方茶舍室内陈设艺术特点时,以闽南茶舍为例,重点对闽南茶舍室内的陈设艺术价值分析。同时以闽南传统民居文化为对象,讨论了闽南传统民居与茶文化的相融性。这对茶舍室内陈设设计以及了解闽南茶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传统民居;陈设艺术;闽南茶舍
茶文化的思想根源是中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儒、道家的思想理念扎根茶文化中,如一些“自然和谐”、“朴素的辩证法”、“中庸调和”的观念,表现出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诉求。品茶能静心,茶香浅淡、沁人心脾。艺术同文化二者不可分割,艺术因文化的熏陶而富有诗意,文化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外在环境和内在风土人情的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彰显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居民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文化,与人民生活习惯、风俗、审美等有密切关系。
1.1 传统居民文化
不同地区的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特点、微小细节都有差异。民居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构成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民居建筑也在文化沉淀中成长起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很注重礼仪的国家,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很重视为人待客之道。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1.2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原理
室内陈设设计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东西,它是靠你的感官去欣赏、理解和体会他的美,体会其中的与众不同。结合理论和实践,归纳总结出室内陈设设计的普遍规律。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设计风格是室内陈设艺术最主要的表现载体,它受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环境的制约影响,室内陈设设计缔造与呈现出来的美,是室内陈设艺术最好的寄托。细节之处体现在室内摆放的家具、各种建筑物件、工艺品与美术品的创作风格。在各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民居室内摆设形状都不一样。南北方的风俗而不同,陈设设计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3 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体现的一个方面,茶舍室内物件的陈设摆放是整个茶舍室内设计的重点。中国的茶舍大多是休闲休憩的场所,以营造自由、放松的氛围为主,目的是让用茶者享受到愉悦。室内的陈设设计是茶舍搭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给人们感官的触动。其中包含的主要方面是家具和摆件,它们在造型上讲究对称美观,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给人们一种复古感。图案样式有各种各样的,多为图腾,显得格外大气,也增强了茶舍的美感效果,这提升了茶舍的品味,给人的整体感觉提升一个层次,
室内陈设物品摆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和说法的。为了能抓住饮茶人的眼球,突出整体感,让人们能够联想并欣赏古老文化的渊博,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体验,让优秀的茶文化得到发扬。室内的摆件都需要注重位置摆放和搭配,比如:家具、装饰物件、灯具、家用电器、日用器皿、卫生洁具、炊具,摆放时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摆件的搭配和选择要有互补性,这才能营造和烘托出茶舍的主体氛围。
2.1 北方民居文化影响下的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北方的茶舍多是可吃茶点的大茶馆,形式十分丰富,具有久远的历史,茶舍里多伴有京韵大鼓,还可以演绎相声、评书、梆子戏,人们在此暂时脱离现实生活,享受当下。此外,还有兼卖饭菜的茶酒馆。里面的陈设多有八仙桌子、老式椅子,老式桌子、大长条板凳、长壶嘴的大铜壶,大多数的摆件都带有很浓的四合院的意境,这些大都是北方茶舍的一般面貌。人们在这里谈天论地、吃茶听曲,心灵得到释放,显示北方人的豪迈和耿直。茶舍偏重于和谐宁静,自由自在的气度与风范,在泡茶舍的轻松感觉中,他们瞬间获得了自由,心灵也得到了有限的满足,人们在此有聊不完的话题。
2.2 南方民居文化影响下的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南方的茶舍大都显得宁静悠远,有淮南的秀丽,有湘江边的涓细,又有云贵的闲情雅趣。南方资源肥沃、物产多样、茶叶品种颇多。早在六朝时,江南就盛行品茶清谈之风,因此,江南的茶舍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和风趣。这类茶舍室内陈设的构件大多都精巧细致,营造品茶的氛围。南方茶舍的茶具,大多沿用之前的碗,改为花白瓷壶或紫砂壶。相比于南方的讲究,北方的茶舍少了这些精细,更多了一些爽快。相比于北方茶舍的奔放,南方的茶馆少了些粗陋,更具有趣味。然而喝茶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无论热闹与宁静,都有自己的优势。南方茶舍显得很斯文,在此心境也因环境而变得平和与豁达。
2.3 闽南茶舍室内陈设艺术
闽南地区是我国很独有特色的地方,展示着属于它的独有魅力。它的红色房屋和家具、古厝和吊脚楼,还有提线木偶等融入茶舍。茶舍是闽南深巷建筑的一个典型,独有南方韵味,红砖白石的建筑在闽南独树一帜。幽静的庭院,出砖入石的瓦房,青石台古井,门上的雕龙画凤看着很有气派,让人回味无穷。为了彰显独特,茶舍摆放的都是具有地域风俗的陈设品,比如:闽南特有的描金大红床、大衣柜,还有搬东西必备的大杆秤等。茶舍内还可以设置展窗,包括闽南的风俗习惯、闽南民居建筑和宗教信仰,这样可以让进入茶舍的人,增进对闽南的了解,也更好地与闽南人沟通交流。
一进茶舍,被映入眼帘的各种陈列品所迷住,忘却了外面都市的喧嚣浮华,茶舍有木质的四方院落的古屋,还有许多像修竹一样的绿色植物,为茶舍增添了些许生气,木樯上雕刻着镂空窗花,增加立体感。茶舍内有一个个被隔开的房间,在长廊上也摆放着藤木桌椅。有人在品茶闲谈,也有人在下棋,无一不显得悠闲恬然。每个房间的门牌就是无字的镂空雕花,让人为工艺品的美折服,不由得惊叹连连。古香古色的屋内,透露着浓厚的南方文化气味。屋上的一片片红瓦,还有在屋内墙上挂着的字画,墙角散发着勃勃生机的兰叶,处处飘来淡淡茶香,让人心旷神怡。
闽南地区位于我东南沿海,东接武夷山脉,地形复杂,多丘陵和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闽南别具一格的闽南文化,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拼才会赢”,没错闽南闽南文化的精髓就是“敢拼爱赢”的精神。
3.1 地域文化的交融性
闽南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碰撞发展中,进行了多元化的组合,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性。在其他民族的南迁和聚合过程中,当地民族与汉族人、少数民族相互通婚,在闽南地区显示出了一定的交融性。闽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因素,也深受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闽南文化的影响也延伸到茶舍室内陈设艺术,将地域文化的特色,渗透到茶文化的发展中。
3.2 风俗习惯的继承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的生存基础。闽南的饮食习惯,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时代特征。清晨去茶舍喝早茶的生活习惯,在闽南地区由来已久,在茶楼一坐,泡上一盅称心满意的茶叶再加上可口的点心,可称人生一乐。茶舍是交朋友、消遣、洽谈生意、相聚的地方,饮茶的风俗习惯在闽南尤其流行,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茶米”一词,在闽南语里翻译过来是“茶叶的意思”,因为“茶米”带有“米”字,所以“茶米”是可以和米饭放在一起食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闽南人独爱吃茶。也能知道茶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闽南的茶俗中,以饮功夫茶为首,饮茶时需要“茶配”,类似吃茶时需要配吃茶点,特别是吃闽南特色的“功夫茶”时,由于“功夫茶”的浓度很高,为了防止“茶醉”,就需要“茶配”。
闽南饮茶习俗的发展与传承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遍布闽南各地的民间习俗信仰,也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这种风俗习惯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也发扬了当代的精神文明。
3.3 民族特色发展性
地理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能够催生精神文明状态,闽南地区依山傍海,古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为了生存谋发展,闽南人显示出了不屈不挠的打拼精神。受茶文化思想的影响,“重乡崇祖”是闽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扎根在闽南人的思想意识中,闽南人大多是从外地移民过来的,移民性质促使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不断地拼搏努力。闽南人还有着极强的创业能力和经商天赋,闽南人善于经营茶叶生意。开茶舍、卖茶叶是闽南主要的茶产业。闽南人的人文情怀具有自身的典型特色,各种因素的影响造就了闽南人性格的进取性和开放性,这是闽南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创新。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涉及范围广,对人们生活影响深远。其中,茶文化的思想为设计理念提供了创作源泉。闽南文化历史悠久,闽南茶文化深受闽南传统民居文化的影响,茶舍文化与闽南文化已经融为一体,茶舍室内的陈设摆件也彰显着闽南的民俗民风,体现出了闽南人的最平凡、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1]黄丽坤.闽南聚落的精神空间[D].厦门大学.2006
[2]俞云平.地域人文传统与先进文化的构建——以闽南文化为例[J].东南学术.2013(14):121-123
[3]马会媛.陈设设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4
[4]万祥虎.解读茶文化在茶馆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17): 25-27
[5]徐佳.浅析南北方民居住宅设计的差异[J].艺术品鉴.2015(07): 105-106
陈娜(1983-),女,吉林洮南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