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主题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要内涵分析

2016-03-30 06:27李莉勤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福建茶叶 2016年1期
关键词:首诗文学作品苏轼

李莉勤(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以茶为主题创作的文学作品的主要内涵分析

李莉勤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茶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古代不断涌现,其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将茶作为描述的主体,从文学角度对茶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

关键词:茶;唐朝;宋朝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依靠当时中国文化强盛的影响力流传到国外。唐宋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荣昌盛的巅峰,这个时期的茶文化同样达到繁荣的局面,各种描述茶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本文研究以唐宋的咏茶文学为例,深入研究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内涵。

1 唐朝以茶为主体的文学作品内涵赏析

1.1唐朝茶诗赏析

唐朝茶诗内容比较丰富,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对茶进行描述。名茶是最受世人关注的极品,唐朝的诗歌也倾向于对名茶的文学内涵进行阐述。白居易曾作一首《琴茶》,诗中将蒙山茶和著名曲目“渌水”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描述,表现出白居易对蒙山茶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具体内容如下:“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深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在“穷通行止常相伴”这句中,白居易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茶、琴的陪伴的情怀,表现出其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白居易晚年时辞官赋闲,前往东都居住,时常陪伴他的就是茶、酒和音乐,每次都沉浸其中,对茶表现出强烈的喜爱之情。一生之中写了超过50首和茶有关的诗作,统计表明是唐朝写茶诗最多的人。此外李白还作了一首《答族侄僧中孕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以较长的篇幅描述了对名茶“仙人掌茶”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著名的茶诗之中,李白依旧用他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手法对仙人掌茶的产地、特性、效用以及制作方法等进行详细、生动地描写,正因这首诗才让仙人掌茶闻名后世。唐朝的这些诗词主要对唐朝时期的名茶进行详细的描述,让后人得以了解唐朝文人品茶的状态和情感。

1.2唐朝茶诗的具体风格

由于唐朝的诗歌文化十分繁荣,导致唐朝的咏茶诗风格多种多样,层次十分丰富。比如隋朝诗词创作之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名叫“宝塔诗”的结构形式,主要代表作品就是释慧英所作的《一三五七九言诗》,这种类型的诗从首句开始,每句的字数逐渐增多,写到最终的时候,诗的底部最宽,上部则非常狭窄,整体看起来很像当时的宝塔。这种作品对仗工整,写出的诗句紧扣主题,整体结构比较优美,对后来的诗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近现代的诗人比如胡适、徐志摩等都使用过这种形式展开创作,让新诗体现出独具魅力的风格,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特征。这种诗的创作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沉淀,将诗作的“形”和“神”进行了十分紧密的连接,表现出十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唐朝时期,有一首关于茶的诗作就是使用宝塔诗的格式创作的,这也是唐朝唯一一首关于茶的宝塔诗作品,也就是元稹创作的《一至七字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蒸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从上面这首词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宝塔诗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这样的诗歌创作形式很少见。全诗共有七句,每句的字数从第一句开始呈现出很有规律的递增。元稹在这首宝塔诗之中对茶的品质进行描述,同时还具体写了茶的功效,并深入写出茶、僧人、诗人在当时所处的状态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直观呈现出煮、饮、赏等品茶的具体行为,最后四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之前的两句主要使用的夸张的方式,描述自己日日夜夜都离不开茶的陪伴,而最后两句则直接描述出茶道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茶可以让人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沉醉其中却保持清醒状态,对未来的所作所为起到警醒作用。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十分独特,构思体现出作者的精巧,内容十分凝练,在茶文学作品属于巧妙之作。

1.3唐朝茶文学专著

实际上,唐朝时期的茶文学专著难比茶诗歌的繁荣,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上乘的作品,这就不得不提其中举世闻名的《茶经》,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本专门写茶的文学专著作品,是后世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茶经的内容主要对茶的各种属性进行了全面而完整的描述,具有很高的文学品味,书籍的作者陆羽也被后世尊称为“茶圣”,千古以来一直受到茶文化爱好者的崇敬。这本书一共有三卷,总共十章。每章节的标题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就是章节的顺序,随后的字全是“之”,其主要发挥助词的作用,最后一个字就整章文字的中心思想,这样的命题形式简洁扼要,让观看者瞬间就能明白章节所要表达的意思。限于篇幅,不对《茶经》原文进行复述,这本书从栽种、制作、煮茶、品茶等全方位阐述了作者自身对茶的感悟,同时还在书中表达了“精行俭德”的思想,让整本书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品德、品格等精神层面的品质和品茶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精神层面的文化底蕴,在茶文化史上无可替代。

2 宋朝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内涵赏析

2.1茶诗词内涵

茶文学的内涵经唐朝的铺垫,到宋朝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展,具体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意境深远,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使用茶作为情感的表达载体在当时十分盛行,将品质比较好的茶互相馈赠,是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比如,王安石有一首思念亲人的著名作品,也就是《寄茶与平甫》,其具体内容为:“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城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谩煎。”王安国、字平甫是王安石的亲弟弟,“碧月团团”描述的并非是天空中的月亮,而是在王安石时代非常罕见奇珍的龙凤团茶,“洛中仙”则说的是他的弟弟。王平甫比较擅长诗文写作,平日喜欢饮茶,王安石就在这首诗当中赞扬自己的弟弟有超凡的气质,表达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从整首诗的最后两句能够看出,王安石将非常珍贵的茶寄给弟弟之后,还特地叮嘱弟弟,要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品味此茶,才不辜负了茶的品质,而且告诫其不能在花下煮茶,因为宋朝一些文人认为在花下品茶不是一件高雅的事情,但北宋中期以后这种看法逐渐改观。从哥哥的角度对弟弟作出这样的嘱咐体现出其中饱含的深情,表达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之情。

2.2名家赏析

对两宋文坛进行分析可知,和茶有不解之缘的文化大家非常之多,苏轼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不仅是一个大文豪,还是一个饮茶的爱好者。此次研究就以苏轼为例,研究其作为文学名家和茶的渊源,分析其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的内涵。苏轼对茶艺、茶史、茶工等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也创作出很多和茶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和趣事流传后世,比如那首著名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讲述的趣事更是广为流传。苏轼与茶有关的诗作中常常与自身的人生有直接的联系,比如《汲江煎茶》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困境之中所作的一首茶诗,具体内容如下:“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是他年老被贬官之后到达海南时期所作,当时苏轼的生存状态非常艰难,所住的房屋需要自己亲自搭建,虽然身处在极端的困境之中,但是苏轼并未沉溺的痛苦之中,而是发挥自己一生所具备的乐观态度,依然创作出“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样豪迈开朗的诗句。当时的海南瘴气多,民风野蛮,在这种生活环境之中品味香茶,别有一番不寻常的情绪在心中涌动,其中的千百般滋味并非外人所能体会。这首诗的头两句就描述了苏轼在年迈体衰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前往江中取水,不仅打来活水,而且直接也将江中的碧月也捞了上来,这样身处困境中的浪漫情怀格外动人。第二联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度,通过别致的想象表现出苏轼确实是一个才华盖世的大文学家,而且生性浪漫奔放。第三联写的是煮茶过程中沸水翻滚的情况,同时也暗中表明苏轼的心绪也就想滚动的热水一样不平静。最后两句描述的场景一下变得平静,瞬间弥漫出一种荒凉空寂的意味,苏轼在这种环境之下逐渐开始释怀,打更声本来就有长短之分,枯肠难以改变,世界上有些事本身就会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首诗在思想的表达上非常含蓄,于艺术价值层面很有独特性。而且这首诗在遣词用句上进行了一种创新的尝试,意境创造方面也有很强的个性特征。在寂静空幽的越野,一个人在荒野之中从江取水,然后自己搭起架子生火煮茶,煮好之后独自一人品茶,这样的意境本身就已经处于超脱凡俗的境地。在这样的境界之中,苏轼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往事,其中有很多沧桑和无奈难以释怀,而且此时远传来短短长长的打更声响,在荒野之上悠远寂寥,暮然间胸怀中就生出一种由困窘向豁达的转变,这样默默无声之间已有禅境。从这首诗来看,诗人虽然身处艰难境地,但茶让苏轼的精神得到了安慰,是苏轼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寄托,对茶文化内涵体悟的深入程度难以有能和苏轼相提并论的人。苏轼这种看淡困境的情怀不仅在以上的诗中有体现,而是在很多诗中都表达出这个倾向,比如在《和蒋變寄茶》这首诗中,苏轼在第一句就表示:“我生万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非常坚定地向朋友表明自己是一个能够快速适应恶劣环境的人,进一步表现出苏轼为人乐观,遇难事懂得释怀的健康心理状态。

3 总 结

茶文化不仅包括饮茶等行为,也包括对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文学作品。唐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时期,这个时期的茶文学经典作品将茶文化推向一个高峰,《茶经》、《全唐诗》、《全宋诗》反应了茶文化的发展和细节,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崚,陈海强,陈兴元,等.宋代广东茶文化发展管窥——主要基于文学作品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1):64-67.

[2]刘佳.从文学作品看宋代茶艺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1):102-104.

[3]桑吉东知.文学作品《茶酒仙女》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1,15(2):85-92.

作者简介:李莉勤(1971-),女,四川汉源人,文学学士,副教授,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

猜你喜欢
首诗文学作品苏轼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上课没人抢》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想写首诗给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