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6-03-29 09:42李万江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

李万江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也让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并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法制教育模式构建的途径,意在让全社会关注大学生法制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高校法制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89-02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期储备力量,关注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法制教育对其的重要性。由于高校对法律认识存在偏差,法制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法制教学方式单一,高校法制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等,导致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严重缺乏,近年来各种大学生犯罪案件频繁发生,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

法制教育在高校学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4年马加爵事件到2015年复旦大学医学院高材生林森浩恶性投毒事件,可以看出现在高校学生严重缺乏对法律的认识。高校是培养国家高等人才的地方,一次次恶性事件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到大学生虽然饱读诗书,空有一副“好皮囊”,心理狭隘,法制教育意识淡薄。[1]

1.法律认识偏差

法律如同社会“规则”,用强制性手段告知民众何种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它的存在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后备力量,法律意识的缺乏将会导致学生任性所为,损害他人利益,从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文中所指的法律认识存在偏差主要概括为三方面:一是校方片面地将法律当做一门课程,忽视了法制教育的道德和政治教育功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分数上;二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法制教育视为选修或辅助课程,只求分数过关,并未深入地思考法律与社会、个人间的关系,并未认识到接受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三是部分高校法制教育的课程是由思想道德老师担任的,不专业的教师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总而言之,校方、教师、学生都缺乏对法制教育的认知,片面地追求形式上教学,忽视法制教育的本质和意义。[2]

2.法制教育内容不合理

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高校所安排的法制教育课程多数不能引起学生重视,甚至某些专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当做选修课,学生很难在法制教育课上汲取到更多行之有效的知识。再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编写时存在的问题:第一,将思想道德与法律放在同一层面上,很容易被学生片面地误认为法制教育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并未将法律的强制性“输送到”学生的思想中;第二,法律基础基本上是将我国现有法律的基本法律进行了罗列,涉及面比较广,因为课时的限制,并未对某一法律作详细的解释和介绍,很难激发出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第三,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片面的追求教学效果和分值,法制教育课程很难真正地培养出学生的法律精神。[3]

3.法制教学方式单一

高校几乎所有专业都要开展法制教育课程,而法制教育课程最典型配备的课程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似乎是一门适用于所有专业法律入门的课程。书中编排时将我国涉及的基础法律知识罗列出来,鲜有详细分析部分,学生并未从罗列的法律条文中汲取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更有学生将此作为选修课程。在众多院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法制教育课程是“大班”教学,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在一个若大的阶梯教室内,听老师讲解法律知识,这样一个“大班”教学环境嘈杂声众多,坐在后排的同学很难听到老师在课堂讲解的内容,仅仅在考试前画知识点,应付考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大班”式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注意,更别谈深入学习了。

4.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缺乏

上文提到部分高等院校法制教育课程,让法学知识并不多的老师担任,这点就是对高校法制教育不负责任的体现。高等院校法律教师人才本身就缺乏,加之学校的不重视,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思想道德素养培养,这就不难解释部分高校聘请兼职讲师或辅导员授课的现象了。教师在法学知识上比较欠缺,针对一些基本法的条文也能够“照本宣读”,并未能举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可见教师能力不足也是学生法制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储备力量,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试想大学生毕业后若都能够严以律己、严格守法,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社会将少了很多恶性竞争,少了许多贪腐之徒,这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2.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需要

中国家长和教师片面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历年来出现的高校学生犯罪案件均是以生活琐事为由,在想不开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的、残忍的举动,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大学生是国家和家长的希望,在接受高等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个人素养教育的培养,加强个人思想品德建设,深化法律意识。

3.预防学生犯罪的需要

马加爵事件在2004年引起社會轰动,舆论在指责马加爵行为的同时,也让民众深刻认识到加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2015年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杀害了室友。这两个典型的实例足以说明大学生空有一肚子知识,法律意识却异常淡薄,学院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精神,避免因一时事情想不开而犯下滔天大罪,那时已经没有回头路走,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

1.改变法制教学观念

学校是传授知识和塑造学生品德的地方,不能片面追求形式教学或学生分数,而是要全面看问题,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但一些高校将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混为一谈,法制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担任,这样就降低了高校法制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必须从改变法制教育观念开始,让学院领导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将法制教育放在与专业课一样的位置上。学院还应要求每个专业的辅导员不间断地向学生传递法律知识,告诉学生遇到问题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反对一切为了报复对方而采取的私下行为。事实证明,若每位学生法制观念更强些,那么学生犯罪的案例就会越来越少。

2.合理编写法律教育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目前高校法制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它的弊端性。首先,这门课程适用于高校每一个专业,课程中罗列的基础法律并不能真正地解决专业性问题,学生对其采取忽视态度;其次,这门课程很容易被学生误解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同一层面的知识;最后,更多高校将其作为辅助教程。因此,完善高校法制教育课程,需从合理编写法律教材开始,建议课程编写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分开,毕竟二者有本质性的区别,思想道德强调的是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法制教育强调的是强制性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唯有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开来,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思想道德并不等同于法律基础,也会引起学院、教师、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视。

3.改善法制教育方法

法律知识的学习涉及到很多法律条文,若仅仅采用教条式的教学方法,那么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针对一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案例分析法就是法律专业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案例的讲解和分析,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条件以及意义;分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图文并重了解到法律知识的神奇。教学有很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教师具备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因此改善法制教育方法的基础是提升学院的师资力量,这是一切教学开始的关键。

4.提升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

上文简要地概述了提升法制教育是指力量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首先,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必须由法学专业的教师担任;其次,学院应该培养一批自己学校的法制人才,不能总是聘用兼职人员任教;最后,建议每一位授课法制教育的讲师,关注学生法律精神的培养,并非追求形式上教学或片面的追求考试分值。

参考文献:

[1]孙昭霞,于飛.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J].南昌高教研究,2012 (12):12-16.

[2]陈晓娜,陈令军.提升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3 (01):15-20.

[3]陈晨,张亚飞.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 (02):16-19.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