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 琴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集成创新路径探讨——以辽宁企业“走出去”为例
■董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W2014276);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5年一般项目“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背景下大连企业‘走出去’投资环境、区位选择与策略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15XJLXYB006)。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的实施,辽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积极促进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然而辽宁企业境外投资集成创新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在境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本基于辽宁企业境外投资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对辽宁企业境外投资集成创新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自2000年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辽宁不断践行“走出去”战略。尤其“十二五”期间,辽宁“走出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本文以2008年-2014年辽宁核准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为例说明辽宁企业境外投资的具体情况,(见表1)。
辽宁境外投资主要流向北美洲、亚洲、欧洲和南非等地区。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10月近5年时间,辽宁“走出去”企业从投资地域上看,主要流向美国、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以及俄罗斯联邦。通过对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流向分析,我们发现辽宁境外投资主要呈现投资区域比较集中的特点,美国和香港两地共占辽宁境外投资年均47%,而前五大市场总和占比更是平均70%还要多,过于集中的境外投资既能带来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
表1 2008年-2014年辽宁核准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情况
根据辽宁企业境外投资产业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发现辽宁企业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商务服务业(电影院线等)、建筑业(商业地产等)、装备制造业(轴承、船舶制造、输变电设备等)、软件业、建筑建材、电力、冶金(有色金属采矿)、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业等。并且辽宁省境外投资项目逐渐从以往简单的建筑、加工制造装配,向商业地产、船舶制造、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等具有产业优势的高端产业发展。以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天祥钢铁有限公司、鞍山鑫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抚顺罕王集团、沈阳远大集团等为代表的辽宁企业大型跨国并购,在欧美等国家投资高端产业项目,逐步在产业链上游布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但这些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国际市场对产品的节能、智能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国企业实行低碳发展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市场对产品创新的功能性、易于操作性、特殊环境适应性等要求也不断升级。而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尤其是集成创新能力更是严重缺乏,严重制约着辽宁“走出去”企业在海外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经济持续下滑的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变幻莫测,对于大多数的企业而言,仅仅依靠良好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已远远不足以保持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和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辽宁企业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集成创新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辽宁企业增强其的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一)境外投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水平较低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辽宁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有了一定提高。2014年辽宁开创性地推动了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计划,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等三类产业技术创新平台33个。2015年,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辽宁省科技厅又批准组建第二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其中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5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52个。辽宁企业虽然初步完成了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布局,但境外投资企业的创新平台仍然不足。通过对辽宁省科技平台建设总体情况调查,发现其存在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与平台水平小而低、创新平台网库资源集成欠缺、开放性较低、运行机制市场化程度不足、资源区域共享水平不理想等问题。还有大部分的创新平台处于刚刚建成、筹备建设阶段,甚至少数创新平台已经停用。
(二)辽宁境外企业集成创新战略联盟匮乏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升级,辽宁省企业“走出去”单打独斗、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弊病逐步显现。辽宁“走出去”企业从境外投资的具体行业和地方分类看,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辽宁“走出去”企业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也没有很好地融入当地的产业链条中。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联盟现状对于企业集成创新而言是致命弱点,因为集成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将各种创新要素根据需要进行合理搭配,而松散的投资形式无疑对集成创新是极其不利的。而当我们对辽宁企业除了美国、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以及俄罗斯联邦以外境外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发现,这种投资的松散组织状态更为突出,常见的是在某个国家和地区只零零散散投资了一两个。
(三)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集成创新模式较为单一
国外创新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导致国际上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包括一体化集成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集成创新模式、技术引进集成创新模式。一体化集成创新模式要求企业从产品技术开发到产品制造、产品营销实现一体化,其核心要素是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相对要简单一些。我们通过对辽宁企业境外投资模式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集成创新模式属于第一种,即一体化集成创新模式为主,如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大连重工集团等都属于此种类型。而跨国公司的集成创新模式和技术引进集成创新模式相对占比太低,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GOMA公司85%的股权,通过收购其工程轮胎等方面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国内工厂的技术升级。还有瓦轴集团并购了德国拥有108年历史的技术型企业KRW公司,并以KRW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为基础,通过招募德国轴承专家,组建了瓦轴集团在欧洲的高端轴承研发中心,使得瓦轴在欧洲市场的渗透能力大幅提高。
(四)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集成创新环境相对较差
集成创新环境既包括外部创新环境也包括内部创新环境,而内部创新环境又包括国内创新环境和企业创新环境。
内部环境相对较差,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缺乏集成创新意识上,尤其是辽宁企业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受传统加工方式、贸易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较深;除此之外,境内政府监管相对较为严格,2014年以前所有境外投资主体必须经政府核准,尤其是敏感国家和地区。但这种管理模式现在逐渐在放宽,2014年10月,商务部颁布《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该《办法》还取消了对特定金额以上境外投资实行核准的规定,并将核准时限缩短了5个工作日,政府监管的放宽,为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集成创新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大环境。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机制,除了极个别的大型企业,大部分“走出去”的辽宁中小型企业,没有将集成创新纳入到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的大战略中来。
(一)技术集成路径
技术集成是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项技术通过重组而获得具有统一整体功能的新技术的创造方法。技术集成往往可以实现单个技术实现不了的技术需求目的。企业在掌握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很好的将关键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技术集成。现阶段辽宁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虽然基本建立,但现实平台大部分处于筹建或新建状态,没有将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需要的境外企业和境外技术包含在内,体系不够完整。因此,针对辽宁境外投资企业技术集成创新而言,创新平台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建立针对性的境外投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二是将该平台参与主体多元化,不但包括区内企业,也应该先境外先进企业包含在内;三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发展,常见的模式可以与境内科研院所、境外科研院所及客户建立联合实验室。
(二)组织战略集成路径
辽宁境外企业要改变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状况,形成“抱团取暖”、“抱团出海”的“走出去”新格局,应积极构建海外战略联盟,以提升辽宁境外投资企业整体竞争力。2014年12月,沈阳“走出去企业战略合作联盟”正式揭牌,北方重工、远大集团等15家沈阳市重点企业及4家服务机构成为联盟成员单位,联盟将为政府制订“走出去”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并且建立相关“智库”,为辽宁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战略和智力支持。此外,2015年11月,中德(沈阳)装备制造产业园(简称中德装备园)已经落户德国、欧美企业35家;还有抚顺罕王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罕王—富域产业园、沈阳远大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立远大工业园项目等,都是辽宁境外投资企业战略集成的代表。今后辽宁企业应重点在先进制造、装备智能化、海洋工程、重型装备、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中医药等领域,新组建一批联盟。
(三)知识集成路径
对于辽宁境外企业而言,知识集成则应包括三个方面,既包括企业内部知识集成,也包括与境内企业的知识集成,还有与境外相关企业的知识集成。企业内部知识集成应主要通过企业管理与组织机制及激励机制来实现,例如瓦轴集团特别对普通技工设立“特别贡献奖”,调动员工技术创新积极性;境外投资企业也仍然需要和国内其他企业进行知识集成,这主要是通过境内政府、行业等组织与建立的技术平台等实现。对于境外投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境外相关企业的知识集成,可以更好的适应境外客户的需求,这主要通过跨国并购以及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或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具体方式来实现。
(四)人力资源集成路径
技术集成是是企业集成创新的核心,知识集成是企业集成创新的保证,而人力资源作为知识、技术的载体,成为企业诸多集成要素中最活跃且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力量,成为技术集成与知识集成的源泉。因而辽宁境外投资企业集成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集成,很多大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平台等纷纷建立,辽宁境外投资企业人力资源集成应从三个方面有所加强,主要包括:个体人力资源的集成、人与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创新成果的集成以及整体人力资源的集成。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每一个岗位需要的是掌握多门知识的员工,员工对不同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辽宁企业首先需要进行个体人力资源的集成,包括专业培训,加强员工融合等;另一个方面,企业还应将人与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创新成果进行集成,但作为境外投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集成应为整体人力资源的集成。例如,瓦轴集团从英国、日本等国际人力市场挖掘稀缺人力资源,走出了一条扩大生产基地与提升人才结构并举的国际化道路;北车集团也在欧洲建立了吸引高端人才和自身人才培养的基地,形成中国北车在海外的“人才宝库”。
(五)市场集成路径
市场集成是推动集成创新的动力与基础,集成创新的关键并非是各种供给要素的集成或融合,而是以把握市场需求环节为起点,通过开放的产品建构和企业互动模式来集成各种各样的技术资源,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开发绩效和更快的生产率提高。因而对集成创新的分析重点应该是技术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而不是创新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匹配。例如,瓦轴集团根据项目需求,提升企业海外整体开发实力,极大地提升了瓦轴产品对欧洲市场的渗透能力和瓦轴服务海外客户的能力;此外,大连重工集团也在境外搭建国际化营销服务平台,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
总的来说,企业进行集成创新过程中,要以技术集成为核心,以市场集成为基础,以知识集成和战略集成保证,将各个创新要素结合在一起,实现辽宁境外投资企业在境外的长久发展。▲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16.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