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满丽(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传统茶文化对高校管理思维的影响分析
邹满丽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发挥传统茶文化的正面影响应能在目标的实现上起到积极作用。之所以得出这一观点在于传统茶文化在修身养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文人墨客所偏爱的文化元素。通过对茶文化的影响分析,具体的实施路径可围绕着:充分提炼茶文化的元素、针对管理现象进行调研、实施多样性的文化熏陶、将茶文化引入干部培训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茶文化;管理思维;影响;高校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着教学改革的任务,并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提高就业率上面临着诸多挑战。不难发现,高校管理层在履行任务和迎接挑战上,存在急功近利的管理思维。这种思维的形成不仅在于兄弟院校的发展与竞争压力,也在于管理者自身职业修养程度。因此,当我们无法改变外界环境和运转模式时,管理者只有通过改变自身的管理思维来优化各项工作的开展。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发挥传统茶文化的正面影响,应能在目标的实现上起到积极作用。之所以得出这一观点在于传统茶文化在修身养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文人墨客所偏爱的文化元素。可见,通过引入茶文化并在茶文化中“悟道”,必将提升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思维。由此,以下将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认识:
1.1高校管理思维的形成机制
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其自身管理思维的形成一般来源于两个途径:理论学习和实践养成。但这里也需要注意这样的事实,即学校管理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西方,特别是高校管理理论更是被西式管理理论所引导,这就使得不少高校管理者来接受了舶来品之后,并不假思索地应用于国内的高校管理中。实践养成能弥补理论层面的环境植根性问题,但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则与管理者的职位和高校格局不无关系。另外,也直接受制于管理者的学习能力范畴。
1.2高校管理思维的作用机制
高校管理思维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和职权行使这两个要素共同推动。任务驱动体现为管理思维的着力点,而职权行使则决定了管理思维的作用程度。现实表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了高校管理者最为重要的任务内容,所以在此任务驱动下的管理思维则借助各自的职能分工表现出来。可见,若是管理者在管理思维上存在短板,那么其在任务驱动下的作用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1.3高校管理思维的影响机制
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思维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个人的职业成长而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当然,管理者在受到舆论压力和外界变量冲击时,也会使原有的管理思维产生显著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应规避对管理思维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能建立高校管理者的组织体系,通过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感悟和总结,使管理思维向好的方向转变。
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发现,高校管理思维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1高校转型扰乱管理思维
这里所提到的“高校转型”主要指向高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以及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向职业型人才培养转型。不难发现,随着高校转型步伐的加快,高校的组织生态将发生革命性的改观,随之而来的也是新的管理思维对旧的管理思维的共存与排斥。这样一来,必将出现扰乱管理思维的现象。需要指出,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形成与成熟将经历漫长的时间,从而若要在短时间内用新的管理思维来替代,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2.2校际交流冲击管理思维
在目前强调开放方式办学和增强校际交流的大环境,弱者向强者学习似乎成为了高校管理者心中的潜规则。当弱势高校与强势高校进行了校际交流后,弱势高校的管理者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强校的管理办法、管理措施作为一种真理来上升为自己的管理思维,最终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将已经成熟的管理思维抛弃掉。事实表明,高校组织生态应维持相对稳定性,而在校际交流后将他校的管理模式植入本校中,这将增大高校内部的不稳定性。
2.3科层管理弱化管理思维
高校作为一种科层组织,本身也奉行着权威式管理模式。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制度,位于各个科层的管理者习惯于执行上级指示,而难以形成自己的管理思维系统。这样一来,一旦该管理者的职务得到晋升,但因缺少管理思维系统,就使得工作的格局和意识难以适应现有的岗位管理需要。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传统茶文化的正向影响力:
3.1增强管理思辨能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存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辨证思想。那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也可以在增强管理者的管理思辨能力上发挥重要影响。为什么应增强管理者的思辨能力呢?不难理解,高校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高校转型的目的在于对旧的办学体制进行扬弃,而不是彻底的抛弃。因此,原有的管理思维仍然含有积极和正确的一面,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一来,便能平复管理者内心的焦虑之感。
3.2形成管理思维自信
目前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弱校向强校学管理,而强校向国外学管理。从这种学习本身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忽略了环境适应性和管理自主性的情形下,那么这种学习只会起到“邯郸学步”的效果。因此,引入传统茶文化还在于形成管理者的管理思维自信。这里自信的形成,来源于茶文化在自我反思、启示等方面的作用。毫无疑问,形成管理思维自信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发挥本校管理者熟悉本校实际情况,并能够体现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管理精神。
3.3建立管理思维自觉
建立管理思维自觉主要指向高校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思维问题,而这只能从改善基层管理者自身的思维短板入手。具体而言,茶文化所含有的“净、静”两个元素,能够给予他们启示。若是整天忙于应付上级指示和各种应酬,而不去静下心来、沉下心去总结工作中的得失,那么自身在管理工作中是难以成长起来的。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充分提炼茶文化的元素
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中文院系的专业优势,根据高校管理的需要充分提炼茶文化的元素。由于茶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等两大范畴,而对于管理思维的优化来说则应突出挖掘茶文化的隐性元素。对于那些显性元素而言,则可以作为引导管理者形成管理思维感悟、启发的载体。即,通过品茗、茶道等显性文化元素,来促使管理者从中感悟到茶的简单与清澈,使管理者在管理的简约化中得到启发,并在茶道中得出管理不能急功近利,而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去走。
4.2针对管理现象进行调研
为了提高调研的集中度,这里需要围绕着教学管理来进行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教改管理、教学辅助职能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调研的部门主要包括:教学院系、教务部门、图书馆、教务处等。在调研中应充分听取各个部门教职工的工作感受,而防止调研时“钦差大臣满天飞”的现象。由于调研的都属于被管理的部门,所以管理者需要从改善自身管理方式上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在意识里进行思维转换,来展开思维优化的第一步。
4.3实施多样性的文化熏陶
实施多样性的茶文化熏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综合应用茶文化中的显性和隐性元素;第二,如何分层对各级管理者进行茶文化熏陶。对于第一个问题,实则在上文中就已经提出,所以这里将着重讨论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优化管理者思维的目的在于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需要,那么不同管理者因所处的职能部门不同、层级不同,所以他们的任务驱动类型也就不同。为此,应集中对中层干部进行茶文化培训,并使他们从中反思和悟道。而对于高层管理者,则可以采取建议和引导的方式。
4.4将茶文化引入干部培训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干部储备机制,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在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时,可以将茶文化引入其中并作为其中的一个版块来实施。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培训教师围绕着“茶文化与管理思维”构建讲座大纲,并从我国传统文化出发来启发参训干部应养成自省的习惯,并保持管理作风上的“净”,以及能静下来思考现实的管理问题。
以下在结合茶文化中的品茗文化,通过提炼出其中的“分享”元素,来对未来的高校管理思维进行展望:
高校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高校的职业化教育目标,这就需要建立起长效机制来推动上述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手段,从现状中反馈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各高校在制度建立中缺乏有效激励措施,而是以惩戒性条例为主线。这样一来,便必将导致中层干部在工作中缩手缩脚。为此,在完善制度建设上还应增强激励机制设计,制度建立之后的制度执行也十分重要,这需在当前的反腐倡廉活动中得以加强。
高校管理的形式无论多么复杂、内容多么丰富,其宗旨只有一项:即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并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在以各项考核为主线的管理评价机制下,还应引入学生参与评价的环节。具体而言,学生参与评价的内容应聚焦在课堂学习体验、实训中的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对此,高校管理层应引起重视。
本文认为,传统茶文化在修身养性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文人墨客所偏爱的文化元素。通过对茶文化的影响分析可得,导入茶文化的实施路径可围绕着:充分提炼茶文化的元素、针对管理现象进行调研、实施多样性的文化熏陶、将茶文化引入干部培训等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1]关振宇,段凤霞.论高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及局限性与防范[J].财会研究,2011(5):45-47.
[2]房常华.预算在高校内控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5(7):64-65.
[3]徐光英.探讨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中对经济业务风险点的识别[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00-201.
[4]吕宏迪,翁绍华,孙海波.加强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监管工作对策探析[J].北方经贸,2013(10):73-74,76.
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制度创新视阙下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52400410374
邹满丽(1980-),女,河南南阳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