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怡
(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试论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
赖怡
(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越来越重视与民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紧密结合,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实践与改革的需求,探索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对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教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取向;乡村教师培养;地方师范院校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是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以现代大学教师培养制度为主体,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以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机构标准为条件的教师教育应遵守的整套行为规则。[1]地方高校在教师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强化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和实践探索。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支撑教师教育的思想基础从以往的“理论”取向转到关注“实践”。2015年4月,国家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现实问题,遵循“统筹计划、资源倾斜、务实求效、建立机制”的原则,创新乡村教师的培养补充机制,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拟结合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实践与改革,探索以实践为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
(一)对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解
1.在理论逻辑上,实践取向是相对于学术理性取向而言,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将焦点对准教育实践的需求与问题的解决
传统的教师教育取向强调以学术理性为出发点,以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为核心,根据具体的学科框架来开展教师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与客观性,通过对学习活动的不断改善来促进师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师范生将来的教育实践需求与逻辑考虑不够,缺乏对教师教育过程中师生的态度、情感和体验的关注,阻碍了师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往往缺乏对乡村教育现实问题的了解与理解,缺乏对乡村教育实践的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通过有效的教育实践行为来应对乡村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更难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与完善。
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将焦点对准教育实践的需求与问题的解决,强调未来教师的自我反思、行动及问题解决。地方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所以在培养未来教师的过程中,要面向乡村教师教育实际及素质要求,以教育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增强师范生的实践意识、技能技艺,丰富师范生的实践体验与实践情感,增长实践智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最终达到能够培养出“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工作适应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
2.在操作层面上,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主要实施途径是“体验+反思”
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核心就是“实践”,整个教育过程均围绕“实践”进行,也就是要立足乡村基础教育实践,面向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乡村基础教育实践服务。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主要实施途径是“体验+反思”,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为乡村基础教育实践培养合格的新师资”。以乡村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引导师范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亲身体验乡村基础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不断进行反思,以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智慧。在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践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教育研究人员、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加强协作与创新,探索如何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在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经验整合在一起,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3.在课程设置上,实践取向模式的课程以发展未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主
坚持实践取向并不仅仅体现在一门或若干门专门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教育课程学习中,加强对自身实践的理解与反思、加强课程学习中的实践体验,加强对实践问题的关注与研究。[2]
(二)实施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教师的知识主要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大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它主要通过教师对教育实践情境中的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采取一定的教育行为来开展教育实践,并对这些教育实践行为进行反思来表达,具有经验性和内隐性。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遵循“反思实践者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性是靠实践性知识,教师要在以“参与”、“反思”为主要特征的行动研究中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从而使自己获得专业成长。[3]教师的工作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而教师的价值也正是体现在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并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实践取向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增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意识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首先体现为教师教育哲学的转化,即从重视理性知识的丰富和完善转向对教育实践的关注。教师教育专业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引导师范生对生动鲜活的基础教育实践进行关注。英国著名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强调缄默知识(隐性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缄默知识源于个体对所处外部环境的判断和感知,源于经验,是不可言传的知识。所以,在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中,要增强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实践的意识,提高师范生参与乡村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重视师范生个体的能力结构和心理差异以及不同专业实践的情感体验,增进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现状的了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关注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运用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对乡村教育实践展开思考与探索,培养和增强师范生对乡村教育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基础有助于师范生在具体的富有道德内涵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得缄默知识,把教师教育实践推向更卓越的水准。
2.丰富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体验与反思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蕴含着大量不断增长的缄默知识,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共同规律,但是不同的教师置身于不同的教育情境中,在不同的教育实践中面对不同的教育过程和问题,在不同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能力特性、认知风格,经历不同的教师专业发展历程,获得不同的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公平是教师教育的哲学基础和终极目标,要培养乡村教师“教育公平”的伦理道德观,必须实现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多样性,使师范生置身于乡村教育的真实情景中,引导师范生切实了解那些乡村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感情,真切体会和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成长的需求和困惑,树立对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关爱之情,并逐步培养投身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教育理想与情怀。师范生教育实践经验的欠缺和教育实践的单一性都会严重影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在乡村、偏远落后地区建立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目的是增强师范生对将来所从事的乡村教育实际工作的适应性。教师教育的实践指向不仅仅体现在重视外显性的教育实践行为,更应该关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教育实践体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促进师范生对乡村教育实践进行全面体验,并对教育实践体验进行深入反思,这对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波斯纳(G.L.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经验。每一位师范生都在专业学习和实际训练中获得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但并不是每一位师范生都能够主动地对这些教育实践经验中所蕴含的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不断开展反思性实践,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教育理念,并积极探求教育实践行为的改进方法,来解决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步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加以调整,进一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师范生的乡村教育实践意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乡村教育实践体验并积极进行反思,努力夯实师范生的具体操作性知识,增强教育实践能力。
(一)基本理念
理念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教师教育模式的导向,对教师教育模式的实施产生激励和调控作用。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需要确立以下基本理念。
1.以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根本出发点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要以“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前提。乡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乡村教师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帮助师范生在投身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体现其人生价值,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推动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既是承担着教书育人职责的专业人员,同时也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生命成长意义,两者是相依相存、融会贯通的,在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过程中,要以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根本出发点,将教育公平的理念融入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培养师范生对乡村儿童的关爱之情,公正公平地面对每一个孩子,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和谐统一。
2.以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重要途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要坚持实践取向的理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过程中,要加大教育见习和实习等实践课程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并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课程效果,必须改变实践课程仅仅局限于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的局面,况且部分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在进入中小学参加教育实习之前鲜有教育见习的经历,对基础教育实践经验极其欠缺,部分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短,形式较为单一,教育实习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对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以师范生将来可能从事的乡村基础教育实际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为中心,培养师范生在乡村基础教育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提高参与乡村基础教育实践的能力,促进教育智慧的增长。所以,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必须加强师范生对乡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了解,根据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设置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班级管理等课程,并对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与课程实施进行调整,以增强课程与乡村基础教育的适应性,通过增进师范生与乡村教育实践的深度接触来使师范生获得更丰富的实践感,形成一种深厚的实践情怀和实践使命,提高师范生乡村基础教育的实践能力。
3.以乡村基础教育实践为最终目标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时,要考虑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以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落脚点,人才培养的过程要与乡村基础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在乡村教育实践的真实情景中增强师范生的实践感,重视师范生教育实践知识的获得,关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品质的提升与教育实践行为能力的增强,培养优质的乡村教育实践者是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也是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检验标准。以“服务于乡村教育实践”为目标,明确了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这个目标自始至终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植根于承担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和每一个师范生的思想意识中,落实到乡村教育实践中,并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
(二)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构建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保障系统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系统,包括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监控评价体系。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培养,需要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积极鼓励欠缺基层教育经验的高校教师到当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践,熟悉乡村基础教育现状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掌握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和设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掌握,引导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通过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来增强教育实践行为的有效性,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从当地中小学遴选一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加入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背景和教育实践能力多样性的要求,并以此为纽带建立教学过程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学院(系)参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完善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有效的方式来规范、约束和激励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还可以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意见反馈,据此对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等不断进行调适,以便培养出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师资。
2.开展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课程改革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门类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配备和课程具体实施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养成。根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乡村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地方师范院校需要改变传统老三门课程设置的局面,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以帮助师范生树立乡村教育信念,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增强师范生对乡村教育工作岗位任务的胜任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增强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努力夯实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一方面加强实践环节、创新实践形式,改变以往把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在师范生临近毕业之前集中一次性完成的做法,真正做到“全程实践,全程发展”,把教育实践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中。根据师范生每一个学期课程开设的情况来安排教育见习活动,包括观摩中小学课堂、了解学校管理与日常教育活动开展、开展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考察等,理论学习注重应用性、前瞻性,促进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思考和解决乡村基础教育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3.建设教师教育实践基地
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地方师范院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加强校内实训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搭建师范生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利用微格教室模拟课堂情境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基层学校、兄弟院校的沟通协作,促进数字化教育实践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另一方面,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乡村教师培养的实际需要,将优质师资的培养与乡村基础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将师范生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沟通合作。教育实习、见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应科学规范,要选择具备合格办学资质的学校作为教育实习、见习基地,由高师院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聘请师德高尚、具有承担师范生教育实践指导能力与经验的优秀教师承担教育实践指导工作,增强对教育实践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实训基地的文化建设,为师生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教研和实践环境,提高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有效性。
(一)形成教育实践与反思意识的良性互动
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教育模式的实施,要引导师范生把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乡村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师范生的反思意识,主动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对教育实践情境中的事实和问题进行反思。把乡村教育实践与专业理论反思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师范生主动挖掘这些教育实践经验中所蕴含的教育原理,对在乡村教育实践中自己所奉行的教育理念重新进行审视,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探寻乡村教育实践的有效策略,帮助师范生逐步构建一套自己的适合于乡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理论,增强对乡村基础教育、对乡村学生、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提高乡村教育实践能力。
(二)形成实践智慧与教育情感的同步提升
实践智慧表现为对情景的敏锐感知、灵活辨别与分析、顿悟与机智应对,此表现以道德品质为根基,以情绪智力为保障,以专业技术为手段。[4]实践智慧建立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源于对教育情境的分析与思考,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行为和对这些行为的反思,进一步深化为实践智慧,反过来又对教育实践行为产生影响。师范生在乡村教育实践过程中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对乡村教育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乡村教育实践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理性观念,这些新的理性观念又对师范生今后的教育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的产生和发展。但是,这一系列的转化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它离不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和引导,在增进师范生的乡村教育实践经验和提升实践智慧的过程中,丰富师范生的教育情感体验,培养乡村教育情怀,促进师德培养,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显得非常必要。它是乡村教师致力于乡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影响着乡村教师在乡村基础教育工作中的整体状态与实际效果。
(三)形成教师专业标准与乡村教育实践的紧密结合
地方师范院校对实践取向的乡村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考虑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同时更应该培养师范生具备将来可能从事的乡村基础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乡村教师的工作既具有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又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集中体现为乡村教师工作的多面性、独立性和艰苦性。因此,师范生尤其需要树立从事乡村基础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乡村教育情怀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提高关爱乡村青少年儿童的职业道德和修养;师范生还需具备适应复杂的乡村教育环境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承担乡村基础教育“全科化”或“多科化”的教学任务,甚至可以应对“复式教学”的现实需求;从事乡村教育的师范生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学校生活和工作,还需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样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艰苦生活、工作环境的挑战,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抵制住外界的种种诱惑,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取得专业的发展与人生的进步。
随着乡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师范院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确实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出更多“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高素质教师。
参考文献:
[1]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胡慧闵,崔允漷.《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J].全区教育展望,2012,(6).
[3]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刘丽红,卢红.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具身认知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2014,(2).
(责任编辑刘祖鑫)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赖怡(1975—),女,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及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6)05-0103-06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ractice-oriented Rural Teachers
LAI Yi
(School of Education,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675000, Yunnan Province)
Abstract:The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now attach increasing stress to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needs when launching teacher development reforms, a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ir reform is the appearance of qualified teachers capable of promoting basic educ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This paper, in answering to the need of both practice and reform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practice-oriented teachers,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orientation of practice,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 local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