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本文对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成因做了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提高幼儿教师业务水平、自身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目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比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有效改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切实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素养。
1.1教育硬件设施不到位,人文环境不突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设备落后,甚至不够完善,不能为幼儿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提供条件,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干劲;另外基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应该具有突出的人文性,置身于清新、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幼儿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进一步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1.2教师聘任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缺乏对任教职工的培训和监督,致使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大,长此以往,他们就对幼教工作产生了倦怠。
1.3教学氛围不佳,工作压力大。任何一个工作机构,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就很难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宝贝,家长怕碰着又怕摔着,并且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也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调查证明: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有对良好工作氛围的渴求,他们渴求被大众理解,渴求得到大众的关心和支持。如果工作氛围得不到很好的创设和营造,幼儿教师自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1.4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尽管从某个角度来说,幼儿教师是一份受人尊重的职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对幼儿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也慢慢消失,从而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感也越来越重。
1.5工作缺乏创造性。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但一部分家长“拔苗助长”心理十分严重,希望幼儿教师能实施“小学化”的教育。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幼儿毕竟年龄还小,其身心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过早实施“小学化”教育,只能泯灭孩子的天性;另外,由于其他幼儿园的竞争,幼教工作也被迫向“小学化”倾斜。这样幼儿教师的工作便失去了其原有的创造性,面对单调、乏味的工作,这些年轻的幼儿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就会大不如前,职业倦怠感油然而生。
2.1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很好地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兴趣和工作干劲,社会和幼儿园都应该针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问题,注重幼儿园人文环境的营造,让幼儿教师从精神上、从思想上喜欢自己的工作,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且还要做到充分保障教学环境建设资金的充足和到位,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温馨、宽松、和谐。
2.2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因为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常常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针对这些,领导者要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不断地让他们充电,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及时提升和充实自己,从而让他们越来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2.3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幼教的工作比较单一,但是好多“创造性”正是从这些循环往复的工作中产生的。因此幼儿教师在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时,一定要正确对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回归教育的初心,做真实的自己。要借助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或培训来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2.4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幼儿教师要学会正确面对,要坚信自己的付出会有回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用积极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中的一切,要认识到,幼教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又是伟大的。这样的心理会促使自己热爱这份平凡而又高尚的职业。
[1]谢蓉,曾向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
[2]耿玉平.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050000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袁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