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雄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楚雄彝族自治州刺绣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石丽雄
(楚雄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本文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39家刺绣企业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彝绣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年限、年龄结构,刺绣企业的营业规模、职工人数和刺绣产品的数量等多个方面,进而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刺绣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还从设计、生产、营销和融资等方面调查了楚雄刺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现状和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楚雄彝绣;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楚雄彝族自治州不仅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和传承地,具有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元谋县作为古人类的起源地享誉中外;黑井作为云南历史上著名的产盐地,在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曾起重要作用;禄丰是著名的恐龙遗址,曾出土大规模的各类恐龙化石。同时,楚雄彝族的火把节也成为近年来最为热闹和盛大的民族节日,每年有大量的游客为此慕名而来;彝族刺绣也以精美的做工,精湛的刺绣技艺和融合的彝族传统文化而代代相承、广为流传,以其所包含的独特民族风韵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向外界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楚雄彝族自治州刺绣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彝绣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彝绣行业的发展,从而保护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就显得必要和迫切。
2.1刺绣从业人员经验丰富
楚雄州刺绣产业的从业人员众多,并且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具有老、中、青的多元化分布,在本次培训中最年长的刺绣从业者年龄为59岁、最年轻的为23岁。从刺绣从业的年限上来看,5年以内的有5人、5—10年的有9人、10—20年的有19人、20年以上的有6人。从业年限在5年以内的占12.8%,5—10年的占23.07%,10—20年的占48.7%,20年以上的占15.38%。刺绣从业人员从业10年以上的达到74.08%,经验丰富的绣工为楚雄彝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并且年轻的从业人员成为彝绣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保障了彝绣的可持续发展。
2.2刺绣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楚雄的刺绣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本次培训人员的调查中,企业的营业规模在1万以内的有5家占12.8%,1—10万的有13家占33.3%,10—50万的有11家占28.2%,50—100万的有8家占20.5%,100万以上的有2家占5.13%。即对调查的39家刺绣企业,营业规模在50万以内的达到74.4%,企业的营业规模普遍较小。从企业的职工人数上来看,企业职工人数在5人以内的有14家占35%,5—10人的有8家占20%,10—20人有6家占15%,20—50人有5家占12.5%,50—100人有1家占2.5%、100人以上的有6家占15%。职工人数20人以内的达到了70%,即其经营模式还是以小作坊和微型企业的形式为主,资源比较分散,在行业竞争当中竞争优势不足。
楚雄的刺绣产品丰富多样,有民族工艺品、民族饰品、民族服饰(衣服、鞋、帽子、围腰、旗袍)、裹背、包(手提包、钱包)、居家用品(枕头头套、被套)、汽车装饰品等。其中生产3种产品的企业有4家占19%,生产4种产品的企业有2家占9%,生产5种产品的企业有4家占19%,生产6种产品的企业有1家占4.7%,生产8种产品的企业有1家占4.7%、生产10—20种产品的企业有3家占14.28%,生产20—30种产品的企业有3家占14.28%,生产100种以上产品的企业有3家占14.28%。在调查的企业当中有70.68%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20种以内,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种类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民族服饰。
在本次调查中,有21人认为现在其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的设计、有15人认为是产品的营销、有11人认为是企业的融资、有7人认为是产品的生产。有24人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营销技能、有16人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生产技能、有12人最希望获得的知识是管理技能。基于以上,可对楚雄刺绣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3.1营销是目前楚雄刺绣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楚雄刺绣企业的营销渠道有限,通过互联网销售刺绣产品的企业有3家,没有使用互联网渠道的企业36家。并且刺绣产品的销售表现过度依赖旅游业,企业营业规模最大、职工人数最多、联系绣女人数最多、产品销售较好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彝人古镇等重点旅游区域。由于旅游业具有时间上的季节性和空间上的分布性,使得楚雄刺绣产品的销售也与地方旅游表现出同步性,一是,在旅游旺季,刺绣产品的销售额有较大的提高;二是,在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域刺绣产品的销售也较为明显。这极大地制约了楚雄彝族刺绣的发展壮大。
3.2楚雄刺绣企业缺乏产品的设计能力
楚雄刺绣产品虽然丰富多样,但从企业产品的上来看,生产民族工艺品的有19家、民族饰品的有14家,民族服饰(衣服、鞋、帽、手提包、香包)的有27家、家居用品的有5家、汽车装饰品的有1家,即民族产品占90.9%,而在生产与现代主流装饰结合的产商只有6家(家居用品、汽车装饰品),只占9.09%。虽然企业的产品集中在民族产品可以有效的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但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也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因而如何在保存传统民族技艺的同时进行加工和创新,赋予产品时代内涵,成为楚雄刺绣企业突围的重要方向。
3.3需加强刺绣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本次调查中,认为培训很重要的有39人,认为培训是一种负担的有1人,认为培训意义不大的有1人。对培训有迫切需求的有25人,比较迫切的有5人,不太迫切的有10人。认为培训有很大提升的有32人,有一定提升的有7人,没有提升的有0人。愿意再次参加培训的有39人,不愿意的0人。楚雄刺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刺绣从业人员,而目前楚雄刺绣行业的从业人员从学历上、经验上、能力上都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必须要注意刺绣教育,从行业知识、生产知识、销售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明确的发展方向。使每个员工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楚雄刺绣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本文将三螺旋理论引入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机制研究中,可以更好地认识中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全面地实现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更有效地推动中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
4.1手工刺绣与机械刺绣并行、发展高端刺绣产品
国内刺绣行业中,刺绣产品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刺绣和机器刺绣。手工刺绣主要生产高端刺绣产品,其做工精细、价值较高,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机器刺绣主要生产中低端刺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楚雄刺绣企业中通过手工刺绣的厂商有35家,通过机器设备生产的有7家,这就要求:不仅要平衡产品结构而且要调整生产方式。利用手工刺绣做工精美的特点大力发展高端刺绣产品,发展机器刺绣来获得成本优势。这样方能在各种刺绣产品的竞争中保证可持续发展。
4.2从针法、绣线和布料三个方面强化原材料的精细化
(1)针法
与四大名绣的上百种针法相比楚雄彝绣的针法就显得较为简单。对此借鉴苏绣、蜀绣、粤绣和湘绣的针法技巧就很有必要。苏绣的针法主要有: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金、散错针、编绣、绕绣、施针、辅助针、变体绣等等。蜀绣的针法除参照苏绣章法以套针为主外,还有拧针、晕针、纱针、盖针、旋流针、编织针等多种蜀地独特的绣法。绣品在用针特点上是短针细腻,针脚工整,粗细丝线兼用,线片齐平光亮,分色丝缕清楚,针迹紧密柔和,花纹边缘处针脚齐整。粤绣的针法中霎针绣适宜刺绣梅花、桃花和松针等;扪针适宜绣带鳞纹、斑纹的动植物,如孔雀、鹤、金鱼的背部及石榴、荔枝等;竹织针适宜编绣花样、竹器等。珠针,主要作点缀,如花边、蝴蝶和凤尾的花点等;织锦针和三角网适宜刺绣博古、花瓶、水果等。圆子针,咬针绣主要用于花瓣和动物的鳞、翼等;旋针用于外宽内窄的物象,如花瓣、石山及部分衣服、人体等;压象眼针法适宜绣制博占、袍服、团扇等纹饰;续针主要应用在画面较大,而又要绣成绒线紧密的事物;长穗子针适用于绣芦花、凤尾冠等较为长密有线条的植物花蕊等;松子针在绵羊毛、胡须、鸡冠花等方面的效果非常逼真;撕针和舒针可以将羽毛绣出轻盈的姿态,对鸟的胸部、嘴部及孔雀尾部,都经常使用这一针法。打边针适用刺绣色泽单一的花瓣、羽毛等最外一层及绣字等。洒插针在表现物象明暗的方面非常有效,如刺绣山水、人物、兽类、花鸟等都宜应用。长细线条,需绣得比较精细紧密的一般用扭针绣,如绣水波纹、叶子的勾勒等。湘绣的传统针法有五大类,72种。其中平面绣类32种;织绣类15种;网绣类11种;结绣类6种,还有后来不断发展完善的鬅毛针以及乱针等针法。
(2)绣线
绣线的种类很多,纱线、尼龙线、丝线、马棕、毛线、彩珠、纯棉细绣线、纯棉粗绣线、合股线、麻线、真丝线、机绣线、金银线、化纤线等。纯棉细绣线,是由单根纱合股捻成,约有40个色系,且每个色系从从前到深约有6—9个色阶,可合股使用。纯棉细线主要在较粗糙的底布上刺绣。纯棉粗绣线,由3根纱合股捻成,色系较少,且每个色系的色阶也就3—5个,一般不合股使用,最多也就两根合股使用,适合在麻底布、绒底布上刺绣。合股线多为国外进口绣线,有6股合成,有光泽,颜色典雅,每个色系都含有灰的成分,如灰绿、灰粉、灰蓝等等,适合做纳纱画、绒绣画等。机绣线,是在缝纫机上使用的线,质地既有韧劲、很结实,不容易断股,在缝纫机上使用效果很好。真丝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绣线,就像我们的水墨画一样,只有中国才有。真丝线适合在软缎、丝绸等柔软的底布上刺绣,也可在玻璃丝纱上做双面绣。
(3)布料
目前刺绣的布料总体可以分为植物纤维织物和动物纤维织物。所谓的植物纤维织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各种纯棉、麻和棉麻交织布,这种布质细软、轻薄。动物纤维布主要包括丝绸、软缎、乔其纱、羊绒、法兰绒、纯毛呢料等、化纤布,熔点低,不像棉麻毛质材料那样耐高温,因此化纤布最好不用面线、丝线来刺绣。化纤布较适合做机绣货丝带绣、珠绣、亮片绣等。通常来说,刺绣底料依据画稿内容和题材考虑绣种、针法和不同质地的底料。单面绣多以绫、绸缎缎为绣底;双面绣则以真丝塔夫绸、真丝绸、尼龙绸等薄似蝉翼的底料为绣底。
4.3加强彝绣生产过程的程序化和规模化
生产过程是从原材料的投入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包括采购过程、加工过程或服务过程、运输(搬运)过程、仓储过程等一系列过程既是物料的转换过程和增值过程。生产过程程序化主要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以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所采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和监控。楚雄彝绣的生产过程也要进一步加强程序控制,从绣线和底料的选择和投入,产品图案的设计,到根据不同图案选择相应针法及绣工,并且对工作效率和生产场地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流程制定以确保产品质量。
目前,楚雄彝绣的生产还是以小作坊和个人刺经营为主,有少数的刺绣专业合作社,总体而言,产业规模较小、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通过市场化运作以现代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方式,以提高彝绣生产和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是彝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此应充分利用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文化资源,发挥彝绣特色。对彝绣发展须统筹规划,整合彝州各县的文化资源绣工资源,充分挖掘传统彝绣艺人。建立彝绣行业协会,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彝绣行业,搭建综合、有序开发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机构,如大力发展担保公司、小额信贷公司、股权投资公司等以解决刺绣企业的融资困难。
4.4创新营销方法,建立线上和线下的销售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购已经成为购物的重要方式,并且呈现出普及化、全球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市场交易规模达12636亿元,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达到45.3%。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B2C市场增长65.4%,B2C市场将继续成为网络购物行业的主要推动力。楚雄彝族刺绣的营销同时建立线上和线下的销售平台。可以充分利用B2C网络销售平台如天猫、京东等,或是建立彝绣销售的专门网站,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还应在旅游景点和主要消费聚集区建立实体店面,夯实和拓展传统的销售渠道,如发展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大型零售终端,也可以是大区代理商、批发商、经销商、二级或三级甚至更小的分销商或夫妻老婆店等方法扩大销售渠道。如此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对彝绣产品的体验机会,加强消费者对彝绣产品的认识和对产品的忠诚度。
4.5对其他刺绣作品梳理和借鉴
无论是苏绣、蜀绣、粤绣、湘绣还是楚雄的彝绣,绣品的题材无外乎衣饰、挂屏、褡裢、屏心、团扇、扇套、等日常用品,和以凤凰、牡丹、松鹤、猿、虎、鹿以及鸡、鹅等花鸟鱼虫为题材的仿画绣、写真绣。纵观艺术价值较高的绣品特点,其逼真的艺术效果与其构图、材质和技艺息息相关。首先,构图上要缜密,形象、生动,要着重考虑物象深浅变化突出层次感,色彩合理搭配轮廓整齐。其次,材质上的选取要能突出绣品形象的特性,比如粤绣的著名的钉金绣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尤其是加衬高浮垫的金绒绣,更能显得金碧辉煌,气魄浑厚。湘绣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的绣花,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这样不仅绣花的色彩艳丽,而且可以防止线条起毛。最后,技艺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对不同的图案选择不同的针法,比如苏绣的山水、花鸟等图案以套针为主,并且绣线套接不露针迹。粤绣挂屏团扇、扇套等绣品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蜀绣的被面、枕套、衣、鞋等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四大名绣的这些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楚雄彝绣在发扬自身传统特点的同时参考其他优秀绣品的优点,相信能在保持彝族艺术传承的同时服务地方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白兴发.彝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肖青.石林阿着底村彝族刺绣工艺调查报告[J].民族艺术研究2005,(03),63—73.
[3]陈俊,陈兆雄.论云南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定位[J].经济问题探索, 2003,(12), 125—128.
[4]黄松.民族文化商品化与旅游工艺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3),79—81.
[5]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6]许凡,徐青青.湖南湘绣艺术特色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6), 127—130.
[7]黄天玉.粤绣:指尖上的岭南味道[J].服装纺织周刊,2014,(44),20—23.
[8]孟德芝.蜀绣的创新与发展[J].工艺传承,2004,(04),74—75.
[9]王欣.当代苏绣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0]孙继宏.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商业化策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46—48.
(责任编辑 刘洪基)
Report of a Survey on Development of the Embroidery Industry of the Chuxiong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Research Team of Yi Embroidery (Written by SHI Lixio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675000,YunnanProvince)
This paper is a present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on 39 embroidery businesses in Chuxiong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topics of which range from working years and age group of the employees, business scale and number of employees to number of embroidery products. The authors then proceed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the embroidery industry of Chuxiong and research into some of the major issues facing Chuxiong’s embroidery businesses, such as design,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financing, before finally suggesting specific and feasible policies as solutions.
Yi embroidery of Chuxiong,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issue and suggested policy
2016 - 04 - 25作者简介:石丽雄(1987—),男,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金融。
F768.7
A
1671 - 7406(2016)06 - 0058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