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共同体建构研究*

2016-03-29 04:40郭紫怡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

郭紫怡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共同体建构研究*

郭紫怡

摘要:高校教师的职业伦理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指导教师人际关系的“统一思想”,对教师职业修养的提高、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是教师德性,既有约束力又体现指导性,支配和统率着教师职业伦理的交往实践,是教师职业伦理的精髓与核心。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

郭紫怡/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硕士(河南郑州450046)。

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概述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不仅研究“在伦理道德上高校教师应该怎样行动和生活”,而且研究“高校教师为什么要如此行动和生活”。

1.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涵。职业伦理是社会伦理的中心层次,犹如法律要先于秩序,伦理要先于道德。[1]一方面,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外在性等特点,指导高校教师的人际关系,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和必备条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精神和遵守的专业规范,是教师与教师集体、社会和大学生等一切伦理关系的总和。

教师职业本身并不是实体伦理,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与其他教师的关系,如何自觉履职、尽职尽责,如何处理与社会活动的关系,都成为了当代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2.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容结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由德性伦理、交往伦理、规范伦理、职业伦理秩序构成。首先,教师德行是整个伦理体系的精髓,代表教师的品格与品质,更是教育的行为准则。教师角色道德与个人的德行是分不开的,而个人德行更是通过职业道德看待的。柏拉图说,德性是智慧,不同的角色、职业,道德水准不同,德性要求也不同,教师的基本德性是崇高、无私与奉献,唯有如此,方可以身作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教师作为伦理关系,是社会与学生的关系网络。交往伦理又是教师职业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交往是交往伦理的体现和形成,道德实践、规范、观念都反应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再次,高校教师的职业规范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通过价值趋向等方面制约着教师人格的塑造与人格的形成。当一名教师主动遵守职业规范,将各种伦理关系处理得当,便会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伦理秩序。最后,哈耶克看来,教师职业伦理秩序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选择、不断更新、不断演进后,“合力”之结果,并不是根据设计好的规程制造出来的。当代教师职业伦理秩序的建立,是教师在自身活动中实现自然演进的过程,通过自身活动产生潜在的、间接的、现实的或直接的影响。

3.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特征与时代要求。高校教师的生活行为和生存样态会与周围人发生亲属关系、生产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形成了教师职业伦理与普通个体伦理的区别以及教师职业与其他个体社会属性的区别,体现了高校教师的本质属性。

第一,高校教师伦理是群体性和多向性的统一。群体性是社会关系中高校教师理想中的关系状态,也是教师主体的自我追求,更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多向性是社会关系中的多元状态,是社会生活中的多元伦理现实。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中伦理主体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的相统一,形成了该伦理群体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特点。第二,高校教师具有导向性和道义性。教书育人是情感育人、道德育人,这是教师受人爱戴的原因,源于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德性的认识与实践。高校教师在这种期望下,克服懒惰,发展自然禀赋,承担责任,为“职业”争取了一席之地。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不同的习惯,不同的交往活动,不同的教学活动形成了高校教育的社会活动,而宽容、爱心、节制、公正等恰恰是多方面的社会活动塑造的。这些伦理德性也正是通过活动形成,在品质中体现。第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应具有去魅性和担当性。教育是通过心灵完成的,使学生形成丰富的、美好的内心世界,教师通过自己的德性、修养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灵、思想产生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些最终源于教师的自我监督和责任感,尤其在今天,更需坚守己任、爱岗敬业、摒除杂念,坚守学术信仰与研究热情。

科学性、民族性、示范性、时代性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首先,高校教师要具备科学信念、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方法,内化科学良心,表现科学精神;其次,高校教师要继承民族精神,坚持独立人格,争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再次,高校教师以言传身教使学生耳濡目染,更应认真施教,勇于创新;最后,高校教师应直接参与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永恒主题以及核心原则是教师德性。人们用生活中的伦理态度和认识,将“奉献”“无私”等作为教师德性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德性是福祉,是至善,是人类为了幸福生活所追求的品格,因此,做人的根基是德性。

1.对德性的再认识。首先,从传统人伦观看高校教师德性。伦理在高校教师的德性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有德性的教师并不是仅仅向接受者教授美德,而是有义务承担道德责任。因此,真正的教师德性伦理关系是潜移默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而并非学与教。其次,从哲学观看高校教师德性。亚里士多德说:“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原因,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方式感受感情,就是美德的品质。”德性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人并在人的行为中才能得到体现,作为养成德性的行为者,要有所知,有所选择并坚持到底。由此可见,合乎美德是一种克制情感欲求,并将情欲控制得恰到好处的特殊状态。最后,从政治社会的道德权威看高校教师德性。在社会中存在着损人为恶、助人是善的俗成的道德权威,而德性在无形中具有普遍的规定,作为个体意识与社会规范的交融,又联系着自我观念。

亚里士多德创造的德性伦理追求伦理实践的判断和反思,出自个体德性,算得上实践智慧,符合以情境复杂和道德属性为特征的教师职业。高校教师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两难选择和伦理困境,成为了他们德性养成的机会。高校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教育责任,在伦理责任和内心信念的带动下,自觉践行对他人,对同事,对学生的义务、职责、使命。其次是教育良心,这是教师作为“伦理人”“社会人”的保证和关键,要善意执业、诚信做人、淡泊名利。第三是教育公正,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一种公德,一种正义,能够引领社会‘向善’”。[2]第四是教育荣誉,它是对教师认真履职的肯定和赞扬,是社会评价的价值与尺度,也是教师个人在良心中隐藏的自尊与知耻的意向。第五是教育关怀,是实现德性伦理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天性和内心的素养。

2.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困境。首先,传统教师的德性生活。“民生如三,事之如一:父生子、师教之、君食之”。老一辈的教师将教育当作神圣的事业,他们将内在的修为当作做人成败之原因,如在生活中遭遇不公平,便会在内在修为和德性中找原因,以此修炼道德人格,德性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每个人工作中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所以无论独处还是面对众人,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不放松自己并管理好内心世界。德性犹如习惯,体现在一言一行与一举一动中,并时刻传递道德人格。其次,现代教师的庸常生活。在麦金泰尔看来,传统德性在当代社会已经被边缘化了,知识分子肩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担。因此,大学教师的人生目标、自我发展、职业追求是一致的,各种伦理规范便取代了传统德性,由于各种规范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造成了冲突与对立,德性的力量也随之淡化。大学教师体会不到应有的自豪与满足,便将目光投向了庸常生活,逐渐将道德责任和社会良心丢弃,社会对大学教师的认识也逐渐转化为“专家”。据调查,在今天的大学缺乏人格与人性的滋养,缺乏影响学生心灵的教育。高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不一样的道德意志和伦理意志,一方面生活实际与道德世界相脱节,另一方面社会将崇高的道德地位赋予了教师,而教师的个人生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崇高,那么惬意,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能挤入精英阶层。他们虽然作为文化群体而存在着,也会像常人一样沉沦于日常交际、聊天、饮酒等,缺乏觉悟与反省,更不会进行理性批判,发扬道德自律,引领文明生活。最后,后现代教师的可能生活。高校弥漫着功利化的道德因子,许多教师丢掉了德性生活,追求立竿见影的庸常生活,渐渐远离了“幸福”与“善”,当有的人冷静下来会发现,其实生活中还存在另一种本质——德性的本身就是幸福生活。持久的幸福永远离不开德性,这种幸福是花钱买不到的,是最有价值的。其实教师就是幸福、信仰、审美与道德的创造者,是文化、历史、交往的创造者。高校教师要坚守自我德性,坚持对善的追求,通过努力实现目标。

3.高校教师德性的本体论追寻。人性当中有一些需要否定的品质和一些值得肯定的品质,休谟将需要否定的品质称为“自然恶性”,把值得肯定的品质称为“自然美德”。之所以称为“自然”,是因为这些品质无论好坏,不依赖于任何人和物,不具有任何的协议和约定,休谟还将自然美德分为幸福美德和社会美德两类。美德成了品质,一个人拥有了它,就具备了节制、安详、礼貌、谦逊等美德。在现实层面,高校教师拥有能力、智力、素质等,就会追求愉悦审美,追求精神生活,节约资源,合理消费。在价值选择和伦理道德方面将利他、利己、利环境统一起来,尊重他人、关照他人的内在价值并实现个人内在价值。

总之,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核心原则的探讨就是对道德教育的一次审视。高校教师行为中的伦理内涵以及德性需要从道德哲学角度来审视,无论是其德性的实践,理性的选择,道德的塑造还是权威的发挥,[3]都应用人性的恶与人性的善来激发“教育良知”。

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共同体建构

1.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共同体表示具有共同伦理取向和利益诉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形成稳定性和共同性的关系,基于一定的需要和一定的目标,通过某种形式而实现共同活动。而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伦理价值的导向性,因此,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是有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道德信仰的、有共存关系和共生关系的组织。其特点一是包容性,主要强调对人本身的接纳和对特殊道德信仰的包容。二是道德性,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而高校教师在职业伦理共同体中要时刻体现社会性,因此道德便成为维持良好高校秩序的必要因素。三是个体性,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虽然是指向全人类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但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可以遵循自己的发展轨迹。

2.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秩序诉求。首先,基于情感的德性生活诉求。德之师是高校教师德性伦理的目标,将伦理共同体也就意味着高校虽然是传递知识的平台,组织教学的场所,更是思想和人的集合体。将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的意愿结合,对理念和价值观承担着义务,共同体的一面是友爱、善良、幸福和容忍,具有稳定性;另一面是排他、封闭、压迫和不宽容,具有不自由性。因此,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于教师共同体伦理精神的成长是高校教师德性生活的宗旨。[4]

其次,基于差异的规范伦理诉求。在现实社会中,当规范被群体所认可时、规范主导交往、规范为大家提供了标准的模式时,就形成了稳定的秩序。高校教师目前所急需的正是具有伦理性质的“秩序”和“规范”,虽然共同体对于教师追求共同的事业是有利的,便于社会与人的和谐一致,但同时会对另一些人形成排斥。最后,基于和谐的伦理秩序诉求。社会和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历史概念。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和谐意味着改善、改革,并不完全意味着完美,既然可以改善、改革就意味着现在或者过去的不完善。无论是保罗的“必须保卫社会”还是齐美尔的“社会何以可能”,都可以看出社会哲学家们的研究从未脱离“社会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有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积极促使其顺利、良性运行,是高校教师群体适应社会主流发展的必要保障。

3.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第一,构建广博求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高校教师自身应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语言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第二,构建人本理性的伦理精神共同体。从人类社会开始,便有了用一定规范和道德原则调整关系的需求,也有通过伦理精神指导生活的愿望。高校教师,只有具备独立的精神,才能在诱惑与冲击面前保持审慎的判断和内心的安定,才能保持专业研究,才能在安身立命的同时追求精神愉悦。第三,构建自律严谨的科研学术共同体。通过确立内在信念和理想,用道德良知和善的理念剔除个人的越轨行为和自私的欲望,使科研行为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第四,构建良心忠诚的社会服务共同体。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服务为核心、以传统美德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便是精神文明的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更是教师共同体所需求的文化信仰。高校教师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与信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5]

总之,从根源上说,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不仅讨论“教师在伦理道德上应该如何行动和如何生活”,而且更关心“高校教师为什么要如此行动、如此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忠桥.教师道德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龚群.论社会伦理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4).

[3]朱海林.伦理关系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4]葛畅.德育教师人格困境及其成因探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0(2).

[5]韩淑琴.职业压力对高校教师健康的影响极其伦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

责任编辑:贺正

*项目名称:2015年度河南警察学院院立项目“教师伦理智慧的养成研究”(HNJY- 2015- 2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531(2016)05- 0077- 0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高校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及其涵养
MOOC风暴冲击下高校教师的自主发展研究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