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升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从《阿Q正传》再看辛亥革命
王重升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要而又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在近现代化的道路上扫清了种种障碍。然而在这成功的光环背后,也掩藏着辛亥革命的不足。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通过描写阿Q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一方面揭露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另一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革命脱离人民群众的历史局限,客观地指出了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革命的需要。《阿Q正传》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一些不足,它可以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阿Q正传》;辛亥革命;阶级斗争;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有很深刻的社会根源。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动力,而无限加深的民族危机是它的催化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整个中国千疮百孔,广大农民贫苦不堪。《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更是恬不知耻地实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政策,使整个中国变成了“洋人的中国”,这与小说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完全一样。“精神胜利法”是在病态的社会里面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而清政府在当时病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为了掩盖其卖国的本质,把这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演绎到了极致。鲁迅先生笔下的未庄,就是当时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而阿Q就是广大贫苦人民的一员。
一、从《阿Q正传》分析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状况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1]农民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失去了他们自己原有的土地,只能沦为雇农,得到少量的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雇农工资每年十千文,无力娶妻成家,依附雇主过奴隶生活,是农民中最苦的一级。”[2]阿Q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未庄,存在着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一个是以阿Q为代表的贫苦农民阶级,一个是以假洋鬼子和赵太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摧残和压迫着农民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对立是当时整个中国阶级对立的缩影。
《阿Q正传》开头写道:“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3]这是赵太爷不允许阿Q姓赵。“‘秃儿。驴……’阿Q历来本只在肚子里骂……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枝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的头上了。”这是假洋鬼子拿着哭丧棒毫不留情地打在了阿Q的头上。“我和你困觉,我和你困觉!……啊呀!吴妈愣了一息,突然发抖,大叫着往外跑,且跑且嚷,似乎后来带哭了……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到赵府上去赔罪……阿Q不准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这是阿Q向吴妈求爱,却被说成是造反,还要买红烛去赔罪。以上种种表明,地主阶级对于任何触碰封建主义尊严的东西都要进行打击。作品揭露了他们专横跋扈的丑态,形象地表明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历来凭借势力称霸,践踏农民。”农民是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
在残酷的封建制度压榨下,像阿Q这样的农民在经济上也是相当悲惨。“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司里;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可脱。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临末,因为在晚上,应该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并且订了五条件。”从以上不难看出,即使阿Q真能做,也是没有家、没有衣服,还饿着肚子,那瘦伶仃的身躯连平时最看不起的小D都打不过,就连地主家的狗腿子地保也要勒索他一笔。作品的这些描写,表现了封建地主的敲诈和勒索,使广大的农民丧失了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在《阿Q正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还对下层农民进行着精神压迫和统治。“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不该如此胡说的……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太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但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显然,农民阶级必须遵守这些通例,要老老实实地去做奴隶,封建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时候的中国,犹如烈日下暴晒的小草,迫切地需要一场革命来打破黑暗的统治。接下来,一次伟大的革命风暴——辛亥革命到来了。
二、从《阿Q正传》分析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的功绩在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制度,给未庄的人们也带来了一丝民主清风。“赵太爷小声的叫阿Q为老Q,赵白眼惴惴的称呼阿Q为阿Q哥。”革命党到来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威风,让阿Q这样的农民受到了一丝尊重。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的统治,“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把政权让给了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反动军阀袁世凯,使革命遭到失败。”
1.脱离人民群众
“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说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只是把革命的中心和重点放在了城市,而没有把它推及到农村,殊不知中国最广大的革命基础是人民群众(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说明了辛亥革命不仅没有把革命的行动带到农村,而且没有向广大群众宣传革命的作用和意义。广大人民群众并不知道革命是要干什么的,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啊!
2.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福音
“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但是并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任何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未庄还是那个黑暗的未庄,思潮如死一般沉寂。鲁迅先生匆匆地用“大团圆”结尾,表达了他的悲凉与绝望。他所看到的革命和启蒙,未能彻底地改造国民性。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悲剧不能再继续演下去,他要为这个悲剧画上一个句号。
辛亥革命忽视了农民,农民不理解辛亥革命,使革命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膜。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当阿Q被押赴刑场的时候,那些围观的看客们都在喝彩,竟还有说“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阿Q自己都感到了害怕,便想喊“救命”,但终究是没有喊出来,此举也结束了农民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希望,这是辛亥革命失败最严重的表现。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没有对农民进行任何的宣传。同盟会的纲领文件虽然喊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但并不是所有的成员都接受这个观点,所以最后他们也没有完成“平均地权”这个任务。由于失去了农民的支持,他们把目光转移到了会党身上。也正因为他们失去了农民的支持,所以力量会显得相当弱小,导致最后革命的失败。所以,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它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辛亥革命结束以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于1913年3月派人暗杀了宋教仁。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进行征讨,以维护民主革命的政体。但是革命党人势力涣散,没有发动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以至于遭到袁世凯的镇压,“二次革命”失败了。镇压“二次革命”以后,袁世凯强行让国会选举他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然后设立御用机关,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了具有独裁性质的《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12月,他又颁布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的任期可达10年,可以连任终身,继承人可以由总统钦定。如此,袁世凯不仅可以一直做大总统,而且可以让自己的后代世袭总统。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通电全国,接受皇帝位电令,并且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当上了中华民国的皇帝。辛亥革命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被袁世凯践踏得粉碎。
三、结语
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由《阿Q正传》看辛亥革命,我们看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由《阿Q正传》看现在的中国,那些冷漠的中国人,那些有“国民劣根性”的中国人,那些还有“精神胜利法”的中国人,是否还存在呢?是否还有很多呢?由辛亥革命看现在的中国,看现在国家政府的反腐动态,那些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贪官,是否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封建思想的残余呢?种种问题的出现,是历史的重演还是历史的倒退,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未来的走向,也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1.
[2]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63.
[3]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阿Q正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88.
[作者简介]王重升(1991- ),男,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88-03
[收稿日期]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