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赵艳薇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道路有多长
本刊记者│赵艳薇
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三十六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将我国网络强国战略提升到综合施策的新高度,对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了6个“加快”的要求: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
10月20日,在“2016年第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网络强国战略是长期的、宏大的战略部署,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工信部将对网络强国战略进一步深入研究,细化落实,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立足工信部的职责,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目前,我国虽然在宽带网络整体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但是距离网络强国的目标仍有差距,在自主创新方面相对落后,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各种网络攻击不断,我国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因此,我国可以称为“网络大国”,但远不能称作“网络强国”。
而网络强国不仅是互联网时代赋予国人的使命,也是国人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适应新时代的追求。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寻求新的发展增长点已经成为全球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课题。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网络强国战略不仅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大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经济新引擎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2016年)》显示,2015年中国信息经济总量达到18.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5%,明显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达到27.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吕新杰分析,信息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并且其所取得的成绩将有利于后续发展。此外,目前迅速兴起的AR/VR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夯实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保障措施、激励政策和发展环境等都将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条件。
吕新杰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数字经济利好明显。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提升供给能力,通过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实现企业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以助力传统产业化解供给过剩和降低供给成本等。此外,还可以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另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还可以适度扩大总需求。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挖掘各领域“长尾市场”,使小规模、个性化的传统需求得以被满足,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细分、更专业、更便利的服务,还可以不断丰富需求内容、促进需求升级。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长期以来,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短板。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虽然华为、中兴等企业已经在全球电信设备、终端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PCT专利申请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面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制裁,相关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的现象仍难以改变。
此外,部分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例如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和寿命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光器件、高端FPGA等主要依赖进口。
虽然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已被全世界所公认,但是在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话语劣势。建设网络强国,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改变我国相对弱势的话语权地位,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并为未来引领全球治理打下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相比,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仍存在突出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能力和普及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二是立体布局有待完善,地面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海洋、天空、太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尚未形成,国际通信网络不够完善;三是“数字鸿沟”问题仍然突出,农村宽带人口普及率还不及城市地区的一半,接入速率普遍偏低,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道阻且长。
网络安全状况仍需改善
我国政府在部署网络强国战略时提出“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尤其在今年发生的数起由信息通信诈骗引起的命案,令人痛心的同时,折射出的是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因此,加快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构筑起网络领域的安全防御“万里长城”。
编辑|舒文琼 shuwenqio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