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视角下和谐审计模式的构建

2016-03-28 07:26吴书生
决策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委托人代理人相关者

吴书生

构建和谐社会不但要激发社会创造力,还要通过多种手段保障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众除了要维护自身的民主权益,还要理性合法地参与到社会发展和建设进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才能在制度、机制方面保障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对审计工作来说,要以资源优化为基础,通过构建和谐审计模式,使审计机关能够真正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服务层面上来,在关注社会热点、难点与焦点的过程中,为建设廉洁、信用的政府贡献力量。实际上,审计机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和谐审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和谐审计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产权的治理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产权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集体产权较之于个人产权会产生更高的交易费用,对公共产权而言,因其完全不可交易,所以交易费用无上限,也就无法借助市场机制完成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产权制度的存在就能够明显节约交易费用。此外,产权制度还能对“外部性”产生内向激励。当然,产权的界定会产生一定成本,要想使之有意义,需要使产权界定的预期收益超过成本。如果产权制度不完整,就会引起企业治理问题——任何主体都无法拥有企业的全部产权。这样,各个产权主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一致的状况,就会使得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呈现出不和谐的状态,企业运转也会低效。从这个角度讲,和谐治理理论的存在便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通过契约的完善和优秀文化的培育,使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一致性,企业整体产权会在运转过程中呈现出高效率与高效益。所以,对审计工作而言,为了优化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应以和谐治理为导向,把和谐治理理论和产权理论作为和谐审计的研究基础。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

作为委托人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权是在发生委托代理关系时产生的,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实际上已经约定或者默许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权利,两者之间通过契约关联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而因信息不对称事实的存在,代理人会表现出不诚实或者财务舞弊,给委托人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损失。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能够依据委托人的意愿做出,需要为此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约束机制,使代理人的行为受到委托人的强烈影响。当然,需要认识到的是,这种委托一代理关系会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分离,其中的任何一方只拥有部分优势,并且优势和劣势并存。比如,委托人虽然拥有财产所有权,但是由于不熟悉复杂的账务处理与经营过程,就希望借助于审计监督监管代理人的行为。这样一来,就全面促成了审计工作的产生以及审计模式的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借助和谐治理理论重新构建审计模式,使双方的行动目标保持一致。

(三)契约理论

从契约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和谐治理导向的审计工作是作为“长期合同”存在的,能够通过“长期合同替代短期合同”,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经验表明,交易费用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交易者的数量和信息不对称。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讲,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可以借助优化信号传递机制、提高信息甄别效率与信誉机制等来解决。但是,如果存在不完全契约,初始契约是无法保证代理人依据委托人的利益行使职权的。这样一来,就要构建有效机制消除因契约不完全性而带来的问题,而这便是和谐治理导向审计模式产生的直接原因。

(四)共同治理理论

从审计活动的产生与发展状态看,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中突是其产生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因,以和谐治理为导向的审计模式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诉求。而对任何利益相关者来说,由于利益的排他性,他们的资产都会处在风险状态之中。而为了降低其利益风险,需要为此设计一种契约安排与治理制度,以此分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既得利益。也就是说,任何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中——这便是“共同治理理论”的由来。与此相适应,和谐治理就是借助一套正式、非正式的机制,或者来自内外部的契约对所有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以此确保决策更具科学化和合理性,以此维护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共同治理理论的实质便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共同治理服务。

二、审计资源配置与审计模式的现状

(一)审计资源配置的现状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审计工作在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对象的结构单一,审计过程不合理,在资金量和风险度等审计要素方面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审计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也亟待改善。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一些审计机关的相关业务处室业务不均匀,和谐审计模式并未由此构建起来。二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一些审计行为产生了较高成本,在审计实践中也表现出了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的特点。三是由于以往审计的惯性,一些审计工作在对结果处理上显得并不顺畅,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未能及时上报给上一级的审计机关与主管部门,一些信息虽然上传到了指定位置,也会因信息的质量和时滞问题,而不会对地方党委、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过多的帮助。四是审计是综合性的活动,需要审计人员的通力配合才能收到成效。但是一些审计机构未能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给予充分重视,人力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综合技能达不到要求的状况长期存在,这种人力资源方面的不和谐状况与审计工作的性质并不相符,个人特点与专长也无法因此体现出来。五是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来看,审计是基础性与创新性兼具的工作,因此,在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上要不断创新,以满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任务的要求。但是在审计实践中,一些审计机构的创新乏力,还将其工作定位在查错纠弊的狭隘观念之上,提高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益,并未融入到他们的审计理念之中。

(二)审计模式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审计模式也经历了多个发展过程,它们分别是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的审计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四种审计模式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都是在适应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完成的,而要保证这些审计模式的合理发展和完善,需要不断寻找和界定审计工作的合理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如今,出于对经济风险和审计风险的考量,风险导向性审计备受关注,以此为基础,审计风险被看作是控制经济风险的前提条件,各项审计工作也会由此而更具针对性。如今,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规避审计风险、经济风险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融合各种经济力量,使审计工作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并借此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更多能量。

三、资源优化视角下和谐审计模式的构建

(一)注重内、外部沟通

为了优化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构建和谐审计关系,审计部门需要对审计资源进行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比如,要在审计项目立项计划时予以统筹兼顾,对同一单位进行审计时,可以安排不同的审计种类和审计方法;也可以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优化和重新配置;在注重内、外部沟通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被审计对象接待配合的工作量,与相关当事人和相关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当然,在审计组内也要强调沟通和交流,在合并安排和统筹兼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功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支撑。

(二)构建多层次的和谐人际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须。在构建和谐审计模式时,需要依照不同的审计对象,建立起和本单位领导层、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一是在审计过程中,要与本单位领导层、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审计人员要依照既定的工作安排开展审计工作,以增加自身对审计工作的了解与信任,保证审计活动能够具有独立性,最大限度地规避审计风险。二是在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过程中,要建立起“多边”和谐人际关系。对审计工作人员来说,要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检查、监督与评价时,通过和谐审计关系的建立,促进其改进工作作风、降低经营风险。而对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在充分、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恰当地解决,全面避免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减轻由此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三)正确认识审计与和谐社会的关联

经验表明,审计并非简单的经济活动,它与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存在紧密关联,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能够增强审计和被审计之间的沟通水平,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也会由此得到强化,最终实现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节约、以审计促和谐的审计目标。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审计与和谐社会的关联,通过规范审计监督范式和市场经济秩序,能够较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规范审计活动。

(四)优先选择关乎“和谐”的审计任务

在前文的分析中得知,建立和保持与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审计模式的关键步骤。一个和谐的审计环境是开展和保证审计工作高效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因此,在开展审计工作时,要优先选择关乎“和谐”的审计任务,在人事、财务、后勤等部门的支持和保障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力量,解决时下最为关键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应该将其视为审计重点,通过审计活动的开展,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缓解社会矛盾贡献更多力量。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调节物质利益分配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外,还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及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委托人代理人相关者
找到那间格格不入的房间
委托人介入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简介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的2018年第四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跟单托收委托人与代收行法律关系的界定
2016年第一期诉讼代理人名单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