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琳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分析和探讨,明确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应正确认识公允价值确认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处理二者关系,才能使切身利益得以保护,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会计信息
一、引言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在降低不确定性与风险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国际上众多企业的认可和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因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能更好地满足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也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长久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探求二者的相互影响,提出针对二者矛盾的解决方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亦可表述成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是一种估计值,并且由公平交易、持续经营等多种条件所限定。它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则反应的是过去的信息,从过去资产和负债产生的时点为始,价格不再随着市场经济水平的变动而发生变动,始终保持固定,然而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时代背景下,根本没有历史成本可以作为估计的基础,只能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此时公允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实务中,公允价值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得出,过程参照市场的估计价格,并且始终面向未来。其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来源于活跃的市场提供的公开报价、价值评估模型评估价格以及交易对手提供的报价三种,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二)会计稳健性的内涵
会计的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传统,也是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均体现了这一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此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验证利润收益时,只有获得充分证据和十足把握时才予以确认,而对损失等要时刻保持警惕,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要随时确认,这正是对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性处理的体现。在一般情况下,稳健性表明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会低于其市场价值。会计稳健性有两种来源,分别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以及确认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的及时性。现阶段学者们大都认可将会计的稳健性分为两类,依据其性质的差异,第一类为条件稳健性,亦称为非独立稳健性,会计处理方法伴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会在预见损失发生或者预见恶劣经营环境发生时减少,在预见的损失减少或预见损失不再发生以及经营环境好转时不再转回减值损失,此时会计上对有利消息(或有利环境)和不利消息(或不利环境)的反应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异,显然对不利消息(或不利环境)的反应更加明显。第二类为非条件稳健性,亦称独立稳健性。会计处理方法不会随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在资产和负债形成时确定。
三、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影响
如何合理处理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界长期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各国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情况下研究二者关系,并将其加以交融有着重大意义。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并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研究,其中有四个方面的影响占有主要地位:
1.由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当期损益变动或期末净资产的波动,往往不能使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真实地反应出,抑制了会计稳健性的体现,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的不对称。需要指出的是,会计稳健性在面对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时,对资产和负债有着不对称的处理态度,而公允价值则强调了在市场交易前提下,如实的对不确定损失或收益进行全面反映,能够及时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等随经营环境的变化,双向对称反映了不对称事项,从而使得决策者可以获得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稳健性中强调了验证利润收益时,只有获得充分证据和十足把握时才予以确认,而公允价值计量中要求按照市场物价水平的变动提前确认收益,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冲突的。
3.我国对于公允价值估计的技术和方法尚不完善,估计过程涉及到很多管理层对未来的假设和判断(如未来的现金贴现),并需要采用适当的估价模型,因此企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缺乏可靠性,主观随意性较大,为管理层操纵利润达到会计目标提供了可趁之机,对会计稳健性的实现构成威胁。美国安然事件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在这一点上二者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企业如果能充分利用会计稳健性对公允价值进行合理的估计和推测,则会促进公允价值更好的应用。国内学者蒋珩曾指出有效实施公允价值是以稳健性作为保障的,同时公允价值可以弥补会计稳健性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修正。
4.上述已经点明了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对资产和负债有着不同的处理态度,方法不同。但在市场交易中,二者也表现出了协同作用,都有助于揭示并反映市场风险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合约的有效订立。当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二者所反映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没有显著的不同,由此来看,公允价值的一部分内在要求与稳健性相契合。
四、解决公允价值计量中的会计稳健性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更合理的确定公允价值以平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内学者曾提出了二元会计计量和报告模式(谢荣,2008),即同时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个计量属性来对每一资产、负债、收入、费用项目进行计量和报告的模式。葛家澍等人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是有用的,将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相结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却无用,因为它是估计数字,若在资产、负债、权益(净资产)和收益中确认,这就歪曲了财务报表的数字(2009),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和模型有助于公允价值的合理确认和应用。所有的报告和数据都表明,企业可以实行两种计量属性,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稳健性的条件下,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性房地产等某些特定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计量属性并存模式,此外应完善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和评估过程,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确认,减少第三级次的确认(可靠性低)①。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变化万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基于本文以上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我们都应对其予以同等的关注和重视,但无论采用哪种计量方法,都要充分研究在不稳定市场下的所受到限制和约束,不要放松对资产、利润高估的警惕性,并提供相应的手段使得公允价值的波动幅度不超过企业的预期。
注解:
①F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三个层次:交易价格、类似市场报价、估值模型。其使用条件分别为:当活跃市场上存在相同的资产或负债报价时,可以不做任何调整使用该报价;当活跃市场上没有相同但有相似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信息,必须调整后作为公允价值估计的输入参数,且调整必须是能客观确定的;市场上不存在关于资产或负债的可观察输入信息,必须依赖估价模型。
参考文献:
[1]蒋珩.稳健性视角下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企业经济.2012(12):175-178
[2]黄冬萍.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时代金融旬刊.2011(35):100-101
[3]武凝.浅析公允价值的会计稳健性.消费导刊.2009(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