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乒乓球直板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运用规律及趋势研究

2016-03-28 08:12李波姝徐伟乔云萍吕晓磊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直板乒乓球

李波姝 徐伟 乔云萍 吕晓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名世界优秀直板运动员大赛期间的前三板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细致解读优秀直板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规律并研究未来直板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乒乓球;直板;前三板

一、前言

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这三项技术的组合在乒乓球运动中被称之为“前三板”。自2000年10月起,国际乒联对乒乓球比赛规则进行了重大改革:发球无遮挡、11分赛制、40毫米大球和无机胶水。无遮挡发球使得发球的突然性减小,隐蔽性下降,从而减小了接发球方判断来球旋转和落点的难度;球变大2毫米,球速变慢,更难借力,对运动员绝对力量的要求加大;无机胶水使得海绵失去膨胀性,失去弹性,球板出球力度减小。本文研究分析许昕、王皓、马琳、柳承敏四位世界优秀直板运动员近几年大赛期间呈现出的前三板技术,借此探究改革后直板前三板技术的战术运用规律,并试析乒乓球技战术发展趋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如下是四名运动员二十场比赛中三段(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的统计情况。

发球抢攻是指发球方发球后以抢攻作为第三板球的处理方式。历来发球抢攻是直板运动员的优势技战术,直板运动员多变的发球、快速的步伐和积极的抢攻都围绕发球抢攻这个环节展开,以期抢先占据比赛的主动,从而控制整场比赛的节奏,为取得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发球抢攻从发球到抢攻虽只有两板球,但却可以有多套技战术组合,如发下旋短球,对方回搓后抢拉;发侧上短球,对方挑接后抢拉上旋球等。从表1中看到四人在近几年大赛中发抢段的使用率30.12%,得分率77%,进一步观察接发抢攻段发现,虽然接发抢攻段的使用率为14.65%,但得分率却达到71.91%。两组数据可见前三板球的高得分率,并说明前三板技战术并没有因为国际乒联的改革而失去研究价值,因为它依旧是直板运动员非常重要的得分手段。

1.前三板技术中的发球数据分析及技战术运用分析

发球为乒乓球技术中一项独立的重要技术,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一项不受对方制约的技术。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这重要的一分,成为了全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共同研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前三板”就是围绕发球而展开的一系列技战术组合,有一个好的发球,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第三板抢攻的威力,从而对对方形成强大的威胁。

下面的表2和表3在发球旋转和发球落点上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统计。

从表2中我们看出,使用率最低(19.54%)的侧上旋发球直接得分率最高(12.75%),这是因为较少使用的配合发球在突然使用后往往使对手不适应而直接得分,侧上旋发球的被攻率为58.67%,也就看出了高得分伴随的高风险,发球方拿到发球权后追求的是抢先上手,如果侧上发球被攻率过高也就失去了发球后的主动权,因此使用率较低;使用率最高(30.81%)的侧下旋,直接得分率第二(11.32%),被攻率第三(18.75%),得到了较高的直接得分率及较低的被攻率,直接得分和主动抢攻均得以保证。根据以上数据的综合对比得出了他们把侧下作为主要发球的原因:侧下发球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直接得分率以及相对较低的被攻率,从而为直接得分和间接得分创造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再由表3中看出,近网左的使用率最高(38.38%),直接得分率最低(8.57%),被攻率也最低(12.98%);近网中的使用率为第二(21.03%),直接得分率第四(13.74%),被攻率第七(22.27%),近网左和近网中的发球虽然较难直接得分,但同样被攻率也最低;较少使用的底线中(使用率第八1.39%)有最高的直接得分率(42.85%),但同样有较高的被攻率(第六57.14%),风险过大,但作为战术变化使用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因此近网左和近网中为主要落点,半出台和底线长球为配合。通过表2、表3的数据对比得出:发球的使用多以两种以上旋转和落点及以被攻率最低的手段为主,配合多种旋转和落点为辅,为第三板抢攻创造有利条件。

2.前三板技术中的接发球数据分析及技战术运用分析

接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被认为是最难的一项技术,开始就处于被动之中,由被动中寻找扭转局面的办法。需判断准确,精力集中,步伐到位,手法细腻并出手果断。接发球一直以来是直板运动员的优势,其握板方式使得手腕和手指运动灵活,在处理小球时手指感觉较为敏感,所以处理球的落点较细腻,变化较突然。手段更可多样化,如摆短、劈长、拧搓、撇等,同时也可抢拉底线及半出台、拧拉、挑打等。国际乒联的发球无遮挡改革,虽然在发球方面对直板起到了制约,但同时使得接发球的难度减小,加上直板横打新技术的出现,使直板在接发球上有了更多的可塑性。

表4中统计四人共接发球989次,得210分,得分率21.23%,其中控制加破坏634次,使用率64.10%,得分率11.98%,被攻率20.50%;抢攻总计355次,使用率35.89%,得分率37.74%,被攻率14.08%。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在接发球方面,四人还是以控制加破坏为主,抢攻手段为辅,拧拉的得分率达到了41.59%,可以看出这项新技术已经在大赛中发挥出强大的威力了。

3.前三板技术中的第三板球数据分析及技战术运用分析

“第三板球”是指发球方发球,接发球方进行接发球后,再次由发球方进行击打的来球。第三板球是比赛中技战术套路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球方运动员需在发球前就考虑好应对方案的一项技术。在赛场如战场的比赛中,技战术的配合成为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作为形成战术套路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第五板、第七板球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第三板球的位置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多年来世界各国运动员及教练员一直高度关注及不断研究其特性和发展规律的重要原因。我们可以形容第三板球为“兵家必争之地”。

表5中统计第三板共击球895次,得350分,失124分,得分率39.10%,失分率13.85%。抢攻总计690次,使用率占77.09%,三种抢攻手段中反手抢攻使用率最低,为13.96%,得分率为44%,被攻率为15.20%,从抢攻数据对比来看,反手抢攻依然是直板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因此进行积极的全台正手抢攻依旧是直板运动员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前三板技术的运用规律:四位运动员在发球旋转方面以侧下旋和下旋为主要发球,控制对方接发球直接抢攻,为自己第三板抢攻创造条件,并配合侧上和不转使用;在发球落点方面以近网左和近网中为主,以侧上和底线作为战术配合,以牵制对方接发球时的注意力。接发球以摆短为主,配合积极的接发球抢攻,近网拧的技术使用频繁,同样以力求占据主动为主。第三板球正手的抢攻威胁明显大于反手,可以看出直板选手的正手依然是主要得分手段。

前三板技术的趋势:优秀直板运动员的发球要在能够保证不被对方直接抢攻,能够制约对方以过渡或控制的手段进行接发球的情况下追求突然性,以及旋转、落点的多变,并形成两套及以上的配套技战术,从而达到自己发球后有更多机会进行全台正手抢攻或者破坏的目的,以充分展现直板运动员更凶、更快、更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张小玲.对乒乓球先发制人的技术——“前三板”的认识与操作[J].浙江体育科学,2002(3):39-42.

[2]吴敬平.发球抢攻新体系与接发球“一体化”——关于11分制和新发球规则的思考[J].乒乓世界,2002(2):32-33.

[3]郝哲,蔡学玲,郝玉娇,张晶晶,郝满良.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半决赛柳承敏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58-260.

[4]吴飞,刘国兵,华承健,吴敬平.关于改进乒乓球三段技、战术统计方法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1):71-74.

基金项目:山东政法学院科研计划项目“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运用规律及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5Q22B。

作者简介:李波姝(1987- ),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直板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追风的乒乓球
直板清管器与管壁间摩擦阻力的模拟研究
对中国乒乓球队直板运动员薛飞的技战术分析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直板正手撇拉技术的实验分析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分析
当下乒乓球直板打法的困境及出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