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是在水稻育秧过程中避免水层、保持土壤湿润、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壮秧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提高秧苗素质、返青快、分蘖强、节约秧田、节省灌溉水和劳动力的优点。
播种前20~25 d,按腐熟的农家肥10 kg、草木灰50 kg、细沙土50 kg、复合肥1 kg的比例进行营养土配制,充分拌匀拌潮,喷施杀菌剂(多菌灵、敌克松)后盖膜发酵沤制,用于苗床土或覆盖用土。
根据生产情况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抗病品种。
选择向阳背风、排灌良好、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排灌方便的旱地作苗床地。
苗床土最适pH值为4.5~5.5,苗床土偏碱性时,必须要进行土壤调酸。平整田块开墒清沟后进行苗床调酸、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可用50 g硫磺粉撒施进行土壤调酸,床土消毒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2.5 g,兑水1.5 kg喷施或浇施。
5.1 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密封薄膜保温,最适温度为30℃~32℃,苗床上约4 cm处温度高于35℃时,揭开两头地膜降温。出苗至2叶1心时适温为21℃,高于25℃时应通风降温;3叶1心以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揭膜炼苗。5.2肥水管理。播种前25 d,每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10 kg和复合肥100 g,并将所施肥料与10 ~15 cm深的表土搅拌均匀。播种至出苗,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出苗至2叶1心看墒面情况适当施肥浇水,一般每平方米施尿素20 g,施后立即浇清水。3叶1心时结合揭膜施肥浇水,每平方米施尿素30 g,保持土壤湿润,预防青枯病。3叶1心后控水促根,看苗情适当浇水。移栽前一天浇1次透水,以利扯秧。
5.3 病虫害防治。虫害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和水稻螟虫。病害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和稻瘟病。地下害虫的防治可用辛硫磷、地虫净等农药;螟虫的防治可用杀虫双、氯氰菊酯等农药。1叶1心时用敌克松兑水浇根或喷施可防立枯病,用三环唑、丙环唑喷雾可防稻苗瘟病。
秧龄35~40 d、苗高20~25 cm时进行大田浅水浅插移栽,切忌深插,以插稳不倒苗为宜。
674205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雷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