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与嬗变
——扶余棚膜经济的发展脉络

2016-03-28 20:35
吉林农业 2016年17期
关键词:棚膜全市统一

位移与嬗变
——扶余棚膜经济的发展脉络

如今走进扶余,感受着这里的发展变化,尤以棚膜经济烙印最深。目前,全市大棚和温室总数已发展到23784栋,生产面积4.3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52万多吨;棚膜经济总产值达到5.77亿元,占全市农业经济总产值的30%;种植农户年人均收入2.1万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农民增收致富已从依托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棚膜经济转移,棚膜经济发展已从传统生产方式向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提档升级。

如此巨变,速度之快,综合归纳,是重点位移,内涵嬗变。

棚膜经济发展的支撑点是规模和品牌。有了规模和品牌,农民的产品才能变成商品。扶余启动了棚膜园区建设工程,投资4.1亿元集中建设了高标准棚膜蔬菜生产示范区。围绕建棚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方面对于集体统一提供土地农民自建的大棚,农民可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另一方面,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统一匹配园区基础设施,以优越的基础条件吸引农户进入园区,集中发展棚膜蔬菜,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现在,扶余市已建成多个西红柿、黄瓜、香瓜、食用菌等专业园区,占园区总数的45%。已有5个品牌注册了商标,无公害蔬菜产品发展到20个。

有了规模和品牌的强力支撑,接下来是怎样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并选准依托载体。扶余将此项工作落在建名会、办名社、育名人上,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棚膜生产的规模优势、产品质量优势和地域品牌优势得到充分体现。目前,全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协会、经纪人分别发展到32个、29个和5000多人。

如何谋划、发展好棚膜经济,向高效农业要效益,是扶余的思考所在。

围绕“菜篮子”工程,扶余市专门成立了棚膜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蔬菜生产的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建立了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跟踪问责、跟踪问效。发展棚膜经济,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为解决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扶余充分发挥政府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吸引农民跟进投入。今年,全市投入补贴资金5000多万元,带动农民自主投入1.5亿元,集体出资1亿元,同时采取整合项目资金、协调银信部门贷款等办法,有效缓解了发展棚膜经济资金不足的问题。

棚膜经济走向成熟并产出高效益产品的标志是精品。扶余通过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科学种植打造绿色、环保、健康的地方特色蔬菜精品。综合利用现有设施,开发立体栽培模式、日光温室高效节能与塑料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以及地膜滴灌等实用技术,引进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在栽培模式上已形成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间套复种等不同栽培模式。在品种结构上,由过去的单一种类发展成为九大品类300多个品种。在增值效益上发展以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食用菌、浆果类为补充的棚膜经济结构,推广应用遮阳降温、生物农药等杀虫防病技术,增施生物有机肥,实现蔬菜生产全程无害化,形成了棚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安全营养的良好局面。

为了提高棚膜生产的科技含量,扶余还先后从山东等地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引入区外种植示范户,下派技术人员,培养科技示范户,对棚膜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今年,全市引进西红柿、豆角、甘蓝等瓜菜新品种16个,推广膜下滴灌、瓜果嫁接、电热温床育苗、立体栽培等新技术20项,棚膜蔬菜生产基本保持区域内领先水平。

未来五年,扶余市将力争把棚膜蔬菜生产示范区打造成配套设施完善、主导产业突出、生产功能完备、产业体系健全、综合效益明显、示范效应显著的引领性示范园区,把扶余建成中国绿色蔬菜产业基地。

猜你喜欢
棚膜全市统一
不同棚膜覆盖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及棚内环境的影响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