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
——论宋晓贤原创性口语诗的写作难度

2016-03-28 23:01:37曾子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排队隐喻口语

夏 玲,曾子芙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梦里不知身是客*
——论宋晓贤原创性口语诗的写作难度

夏 玲,曾子芙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

宋晓贤的诗歌是保持韵律的口语叙事诗,内容上以底层视角专注日常生活,作品富有人道主义底色,具备较有力的现实批评力量,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境界,是有写作难度的原创性极强的口语写作。

宋晓贤;当代诗歌;叙事性;口语写作

广东诗人宋晓贤为《葵》诗刊成员,《白》诗刊发起人之一,他有大量诗歌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作品入选多种诗歌年选、年鉴,出版有诗集《梦见歌声》《马兰开花二十一》《逐客书》《日悔录》。宋晓贤诗歌有较大影响力,获得广泛的好评,“宋晓贤自然无可争议,这些年他充满创造活力的、称得上是原汁原味又充满现实担当的、机巧智慧而又从不张扬哗众的干净的口语写作,在读者和同行中可谓享有美誉。”[1]

从宋晓贤诗集《逐客书》的序言来看,宋晓贤认为作家被归类会被“破了气场”。诗歌写作是一个比任何领域都需要个人特点注入的场。宋晓贤诗歌的个人风格一直是浓烈的,其诗歌有独特的阅读穿透力。宋晓贤诗歌中轻飘飘的抒情十分少见,主要是在叙事的基础上营造诗意。他自己提出了写“白诗歌”的理念。他所说的“白诗歌”,在语言上更加接近于口语。但是,当众多的口语诗沦落到内容的低、俗、下,语言上的粗糙,技术上似流水账记事的简单写作时,宋晓贤的诗歌却依然保持民间歌谣一般的轻盈语感,内容上有穿透力,写作技艺多元化,同时还展示了高层次的个人修为,展示了诗意的价值和魅力。下面我们就宋晓贤的诗歌从精神特质、形式结构、写作资源和文本价值四个方面来论述其诗意生成元素。

一、精神特质:人道主义与自审忏悔

宋晓贤的诗写中生命的册页总是显得厚重,他的诗的大美隐藏在极简练的文字中,情感以非抒情的方式体现在文字中,其诗歌有着厚重的人道主义底色,在精神特质上有浓重的自审的忏悔意识。

在《来而复往》中生命的轻被表现得幻觉一般,因为我们已经觉悟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客人了,那么请“这一生的最高境界/保持这个世界的原貌/就像他从未来过一样”。*文中引用诗歌选自宋晓贤《逐客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日悔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这样的诗句虽然语句平淡,但是的确写出了一种境界,让人重新思考生死,进入到了精神上的形而上自我觉悟的空间。当我们觉悟到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过客,才会觉悟到不应该去破坏这个世界。

我们在这如梦人生中修身求真的过程,是《省略》的过程:

每天我都省略一些东西/我不喜欢的/不想记住的/恶心的、污染眼睛和心情的

每天我做一道题/略去过程,略去忧伤/略去愤怒、苦难与伤害/略去扎心的言语

其实,每一分钟都在省略/但省略得不够彻底/闭目、屏息、塞耳/让世界默默在外喧嚣/让时间在身外默默流过

我被时间省略/我也在生命册上/把它省略/剩下的,就都是我的了/就是这点东西支持我/活下去

这样的诗歌是典型的个人化感觉、情绪、经验的表达,非常有精气神,内审和内视的勇气可嘉。这不是简单的叙事,而是对生命经历和感悟有高度的概括,这样的诗写,依然和灵感有关,并不是“诗到肉体为止”的诗。这样的诗,让我们觉得在身体感觉的后面还有东西,那就是身体后面还站着一颗充满了悲悯的心,站着一双对自己审视着的眼睛。

再如《鹰》是以画面的描写让人警醒和省悟的。鹰飞到高处,俯视的是自己“留在原处的一切”,让鹰和人换位的结果是“还有什么值得挂在翅膀上/带上去”,这是在说一种出世、超脱的情怀,人要脱去挂碍,才能向高处、向无限飞去。

诗集《日悔录》中的许多诗,是诗人面向自己的内心和上帝的写作,和信仰、真理、忏悔紧密相关,有厚重的宗教背景和哲学高度,也表现了作者高层次的个人修为,他对自己的生命状态进行审视、反思,并进行忏悔、判决。如《好人》中卑微的好人在反思,反思的基础是面对真实的自己;《你在哪里都不合时宜》,到处都是悲凉的自我发现,在重重矛盾中进行自我定位;《交账》涉及终极审判;《漫无目的》有自己初心不坚定的觉悟。

《日悔录》有自言自语、自我倾诉、自我悔悟的语调,内容上是内省的,姿态谦卑,他一个人的独白,一个人的内心表达,能让读者也跟随他发现自我。《发现》中的自审,“只要看看我自己/就知道什么是伪君子了”“后来,揽镜自照,发现/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由指责别人到指责自己;《伤痕》“没有什么再能打动我/我的心也变成坚硬的石头”,当代人的心变成了卡夫卡笔下的甲虫。看他轻松调侃自己、戏谑时代,其中的担当让人佩服。他写的是他本人修行的痕迹,表达宗教精神,“你是世上的光/我是睁眼的瞎子,内心储满黑暗/你是羊的门/而我是吃狼奶长大的小兽”(《发现》),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心灵净化的过程。而这组诗歌中表现出的忏悔精神、自审姿态,也是中国诗人普遍缺乏的。

二、形式结构:间离效果与隐喻叙事

从语言形式上来说,宋晓贤的口语是过滤了的、美化过的、凝练的口语,其诗歌情感控制得当;从内在形式而言,宋晓贤对日常生活的写作,因为深度观察和深度思考,使得其诗歌进入到了有间离效果的陌生化隐喻层次。

自己的生活和底层生活的细节是宋晓贤写作的重要资源。他写的有关小麻拉的诗,读者常常被小麻拉的有趣话语吸引,如在《贪心》中,“妈妈说:爸爸是哲学家/我顺着她说:我还要做神学家!/小麻拉诧异于我的贪婪,质问道:/‘你已经是诗班班长了,还要?’”小麻拉的单纯,在诗中是一面人世的镜子,而诗人对日常生活灌注的目光也让人惊异。当读到《牛奶的悔改》这样的诗,我们都在为我们的孩子面临的社会环境而心疼;《踏痕》中小小年龄就遭遇了恶,让读者也为孩子担心。这些家庭生活叙事诗用童真透视人世,当我们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会对成人世界产生一种陌生而疏离的新感受。

宋晓贤敏锐于周围的世界,他的许多诗都是从周边的物写起,从观察的对象写起,但他写的物象可以触动人的内心。他对物象的表达,冷静文字后是悲哀,他的情绪、情感、情结真实地流动着,让我们看到了人世的多个层面。在《成功者》中,他嘲讽“然后,他就站到了领奖台上/领一只杯子,里面盛满口水”,让人重新思考输赢;在《无题》中,“天灾和人祸总是在比赛/看谁赢得了祖国的未来”这样的陈述中,看似语调平静,却在理性中显露机锋,蕴含了深思的力量。在这难以两全的人世生存,在世相纷呈中,其诗歌在呼唤良知。

宋晓贤的诗中,也有隐喻和形而上,但都不仅仅是虚构和想象的抽象物,他的隐喻打破了传统的东西方的惯性隐喻,不是那种知识分子式的空洞隐喻,而是一种从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的生命细节中提炼出的赋有新的、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隐喻。和他感同身受的人,阅读时情感和思考都会被激发,恍然觉得这才是人生的尴尬和生活的实情。《乳汁在母体内变质》是真实生活中的情景、情节,但也可以视为一种隐喻;《修表的人》,诗在概括和观察外,许多真实生活中的情节,我们也可以视为隐喻,这种隐喻透着民间社会无奈的幽默和苦中作乐的戏谑。可悲的是我们的时代发生的许多让人心痛的事情的触目惊心,超过了诗人艺术家们精心编织的隐喻。

宋晓贤写了许多既贴近时代,也贴近他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感受的诗,在诗中悲悯人的异化,同情人的苦难,表达多层次的敬畏。其诗诗中有人,而且常常是普通人;其诗诗中有情,但是表达上十分冷静,没有丝毫呼天抢地的语调。他表现的这些人是《卑微者》中的父亲,是《患肝癌的朋友》,是《乳汁在母体内变质》的叶子。在《无能为力》中他通过个体表达了整个当代人的无奈;《苦井》中用具体的形象来刻画人的变异和成长;《德先生》《铠甲》写的是人所担当的社会角色对人的异化;《日复一日》中,“日复一日/我们把魔鬼喂肥/却饿死了天使”;《天鹅之歌》表现了面对死亡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也让人反思。《尊严》中的画面富有动感,写老天也嫌贫爱富的《穷冬天》语感幽默,《海滩》中网鱼的人自己也“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这样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读了后联系情景也产生自己的想法,由不得对自然产生敬畏。

他过去的诗歌《1958年》《大禹治水》《乘闷罐车回家》《死比生者更受尊重》等,则是以戏仿、反讽、拼贴、间离、漫画、超现实叙事等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升华出阅读想象空间。《在迷失长安街》中,地名成了隐喻;在《广州东郊的一根烟囱》中数字成为了人人都读得懂的隐喻,以轻言达到重磅批判的效果。这样的隐喻意象集中,能指和所指给人唤醒的能量。你只要是当代中国人,宋晓贤诗歌中这些感觉和情绪你是逃不掉的。对这些感觉和情绪背后的东西进行追问、追逼和追索,让写诗的人和读懂了诗的人有了明确的精神背景和价值取向,在生命的乐中哀和哀中乐之间,去发现美、发现事物的本质。宋晓贤的诗歌中有一代人的心领神会。

三、写作资源:全方位挖掘时代情绪

宋晓贤说:“诗歌应该像一根棍子,一下击中读者的灵魂。”[2]只有深度感知自己的诗歌,才是能开启读者经验的诗歌;只有有待读者来填补的诗歌,才是可以扩充读者思维和经验的诗歌。宋晓贤的诗歌在深度感知自己和时代时,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扩展出社会批判的能量。他从关怀自己的内心扩展出的对社会的关怀,因为自己正是社会中有苦难言的典型,也才能说出众多有苦难言者的艰辛。

宋晓贤的许多诗歌时间跨度很大,他将诗歌的触角伸向更为丰富的感觉、情绪、经验和想象世界,又多有情景性的呈现,选取的展示人生的场景非常有普遍性。他把诗写指向各种自己的不良情绪。宋晓贤以真诗反假诗,不让美得一塌糊涂的修辞来遮蔽生命经验的疼痛,把我们的环境夸饰为一个童话中的乐园。

他写《恐惧》《慌张》《害怕》、苦难和不安等等看上去不那么美的情绪,《泪》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写现代性的《麻木症》:“这颗热血供养之心,竟比石头还冷,比钢铁还硬”。阅读宋晓贤的诗歌,常常是他诗中的感叹能应和读者心中的感叹,他诗中表达的惊奇、惊吓和惊恐,让读者细细一想,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惊奇、惊吓和惊恐。

人的经历、地位可以不一样,人所处的地域环境可以不一样,但是人的生命中的酸甜苦辣的感受可以是一样的,这正是宋晓贤诗歌普遍性魅力的所在。宋晓贤在诗歌中全方位的情绪表述,能让诗歌中的单数“我”走向复数读者“我们”。我们来看他的《排队》:

排着队出生,/我行二,/不被重视/排队上学堂,/我六岁,/不受欢迎/排队买米饭,/看见打人/排队上完厕所,/然后/按次序就寝,唉/学生时代我就经历了多少事情

然后是“泪水排队走过黑夜”“排队等住房”“排队领结婚证”,最后是“日子排队溜过去了”“头发排着队白了”“有一天,所有的欢乐与悲伤排着队去远方”。这首诗“以‘排队’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词汇为线索组织叙事,从诗人的整个生命中跨时空地抽取和‘排队’有关的生活细节,用日常口语说日常事件,以‘排队’有关的一系列生活碎片,表现了个体的人在集体化的秩序下的尴尬、屈辱和悲凉,以一种迷茫、无奈和不满的语气,对历史和现实提出了质问,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期待。”[3](P35-36)他诗歌中的叙事对于读者来说,是有普遍性和概括性的,作为一个当代人,谁能摆脱被排队、要排队的命运?谁能摆脱排队带来的种种焦虑?

其实,宋晓贤所写的各种不良情绪和不良的个人状态,读者自己也经常强烈地感受到,但是许多人却不愿意或者不善于向世人坦白。人的卑微、艰辛、屈辱、惊慌、害怕、悲伤、贪心、忧伤、忏悔,这些生命中的荆棘,不能将它们美化为花朵,不能让它们仅仅产生小趣味,而是需要直面,需要在直面的情况下超越破解,诗人要完成“诗人是报警的孩子”的任务。而对一些人来说,《善终》让人悲凉,面对《骗子》让人无奈,《谦卑》写人的复杂心理,“他先把自己垫高/然后,再把身段放低”,人的虚伪显露出来,《我们的冷脸已转为刚烈》写人的冷漠,全篇充满了“怕”字,防范他人,社会的温暖那么稀薄。他把笔直接切入到了人性中的恶和人的异化中,有浓重的忧患意识。

而给读者最多的启发是诗人如何面对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环境和真实的心灵。宋晓贤的诗少有修辞学上的花样,却有更多的时代痛感和同感。其诗歌中有澄明、真实、无畏地面对自己的勇气,读他的诗,常常觉得很爽,因为他说出了自己没有说却想说的话,让人时时触到一代人的命脉。

四、文本价值:现实批判的思辨能量

宋晓贤诗歌中对社会的批评是建立在对人的遭遇的大同情上的,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的珍爱上的。内心情感的大爱始终是宋晓贤诗歌的写作动力,生命的真实体验是他的写作源泉。《艺术》让人越读越心惊肉跳;《古今》中“古之圣人/因天灾而罪己/今之君子/以人祸而谴天”;《母语》“谎言是他们的母语/真理是我们的祖国”,这些语言短如惊雷,不知会不会震醒一些人。

宋晓贤的许多诗中,对《恶者》的痛恨,甚至可以让读者读了也咬牙切齿。《玷污》:“每一次都是这样/他们残忍地杀死了孩子/又用谎言将孩子的尸首/一再地玷污”;《挪亚的一天》写一种当代危机感,真正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危机被淡忘;《人为什么要哭》中用许多个蒙太奇画面发出追问;《先人后人》希望世相被修改;《贵贱》中以古今作对比;《荣辱》《高潮》将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综合起来进行考察。这些诗作往往呈现出对比鲜明的戏剧性情景,虽然其中有愤慨情绪,作者写来却语调平静,并加入了自查自省,对人世的悖论发出了警告,读者细读能触到内心的痛点。这样的诗,我每读一次,都会多给我一点启发;每读一次,都会让我对作者多一分钦佩。达到了他自己所说的那种诗歌阅读效果:“我们主张一种语言朴素、通透,却是直抵本质的诗歌,读者很容易进入,但又颇有些回味的余地,类似画画上的留白。”[4]

在《逐客书》中,人类成为了不受大自然欢迎的客人,对社会、人类和自然犯下种种罪恶,他喊出了驱逐这些客人的呼声,不再主客倒置,把土地、国家、世界还给真正爱惜它们的主人;在《平等颂》中通过系列化的对比,在对比中实现真理的呈现,让人叹惋,表面平等下的不平等才是真正的时代悲剧。宋晓贤在写诗时,自己是警醒的,这样方能警醒读者,只有许许多多的读者警醒了,人世才会有转变的契机。“宋晓贤的诗歌是一种当代心灵的感应器:永远在作出反应,无论是对世界还是自我的问题、对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事物,不断记录种种震惊并努力战胜它们。只要稍加阅读和思考,我们就能碰到他紧攥在掌心的人的价值问题。”[5]

如宋晓贤在诗序中所说,各人写自己心中的诗歌。“我”写的时候没有想到承担什么,“我”写的只是真实。对“真实”的守护也许就是“我”的道德承担。虽然,“他的使命就是/养育一棵美好的心灵/然后任这个时代/毁灭之”的无奈悲剧,但他还是要继续坚持、坚守着写出良心诗句。

有许多诗歌论者都在论说宋晓贤诗歌的写作技艺。但我认为,宋晓贤诗歌的好,重要的还不是他熟练的、多样化的融贯中西的写作技巧,而是灌注在他文本中的气韵,正是这种很正的气韵,能给读者一种照应自身人生经验的回应品读空间。他的诗歌在气韵流转间一气呵成,常常语言是简单朴实的,以至于我觉得在评点他的诗时,摘录句子有点难,不大好从他的诗中仅仅捡出两三句来引用,因为他的许多诗多有篇无句,是用词极为俭省,形容词、副词极少的诗句,整体性极强,失去了上下文,好词、好修辞、好句子常常难以成立,必须全诗品读。

宋晓贤的诗歌写作是少有的非功利写作,是有力量的诗歌。是《日悔录》,是《逐客书》,也是驱客令,是唤醒书,是警示言。他的诗歌保持了触及人心的写作难度,不可复制的个人化原创性。宋晓贤在口语诗歌的节奏、韵律、内容、思辨和修辞上的综合性探索,让看上去难以经典化的口语诗有了经典化的可能。

[1]张清华.边缘的、地域的、民族的和现代的[A].谢冕等.2010年诗歌理论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宋晓贤.宋晓贤诗歌及诗观[J].诗选刊,2005年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专号.

[3]夏玲.当代诗歌叙事性优劣与辩证运用[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宋晓贤,大草.白家争鸣(《白诗歌》创刊号序)[Z].2005.

[5]吕约.向恐惧提问的人——评宋晓贤的诗[J].上海文化,2010,(3).

(责任编辑 王碧瑶)

Narrative of Song Xiaoxian’s Poems -On the Difficulty of Composition of Song Xiaoxian’s Original Colloquial Poetry

XIA Lin & ZENG Zifu

(SchoolofHumanities,ZhaotongUniversity,Zhaotong, 657000,YunnanProvince;SchoolofLiterature,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 100089)

Song xiaoxian’s poems is spoken language and narrative poetry,his poetry has metrical poetry,Content is mainly focus on everyday life,there are underlying perspective and humanitarian, there are the strong reality criticism, always maintain high level, there are difficulty writing and original writing.

Song xiaoxian;contemporary poetry;narrative;spoken language

2016-09-05

夏 玲(1968―),女,昭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文学、地方史。

I207.22

A

1671-7406(2016)10-0047-05

猜你喜欢
排队隐喻口语
怎样排队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学生天地(2018年18期)2018-07-05 01:51:42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