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及应用
谭小红 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酿酒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对于该专业的学习要重视专业知识与动手实践的结合,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酿酒专业人员,才能更好的为我国酿酒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酿酒工程涉及到的专业十分广泛,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完善酿酒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需根据我国的行业需求,建立学校学习体系、强化相关课程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吸收优秀资源健全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从多方面着手提升我国酿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的培养符合当今的行业需求,为酿酒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酿酒工程专业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的结合,是酒的当代酿造工艺、鉴赏艺术、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涉及到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感官鉴评艺术等内容。其原理是通过现代化的生物工程技术及先进的理论知识,对优质原料进行酿造,并结合先进的销售观念和品鉴意识,对产品进行大力推广。该专业除涉及酒以及相关的生产工程外,还涉及销售、品鉴、医护保健、质量监督管理等各方面。
根据酿酒行业需求建立完善培养体系制度
根据我国酿酒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2+0.5+1+0.5”的培养体系,即两年的专业课程和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半年实习时间、一年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半年的实践和实训。该学习顺序和学习方式可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专业知识学习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提前了解实践操作的流程,对之后系统的学习更有帮助,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实践知识。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实践活动,全面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强化相关课程的学习,完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任何一门专业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只有完善知识体系,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保证操作过程的流畅运行。作为酿酒人员,要对酿酒流程、酿酒相关设备和酒类的品评等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学习,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酿酒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原料种植与生产、酿酒工艺与原理、酒类品评、副产品综合利用。
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酿酒工艺也越来越先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思维模式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势,避免单一的讲解模式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大大下降。
企业酿酒工程专业人才的工艺培训
酿酒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所学的主要是书本理论知识,与企业工艺不同。学生被分配到企业后,很多内容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特别是传统工艺企业,只有具体企业的具体工艺培训,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工艺及企业文化,以前人的智慧为起点,少走弯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加快成才的进程。
酿酒工艺专业人才深入一线的实践学习
酿酒工程专业人才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到工人中去,向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师傅拜师学艺、求取真经,不同的企业实践要求不一样,时间至少要1~3年。专业人才只有深入到一线各环节,充分了解工艺过程,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飞跃。
企业要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
现代企业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制度,从学校接收工程专业学生,怎样对他们安排实习,实习时间多长,实习期间相关待遇,实习后工作安排等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其管理的人才可能会出现有实践的人没理论,有理论的人没实践的情况。这样的企业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管理进步和技术进步为零,遇到技术难题无法解决,最终逃不脱被人超越的失败命运。
酿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学生、教师、企业共同努力,加强酿酒专业学习要重视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结合。作为教师要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地区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作为相关企业也要积极配合人才培养的相关工作,多为学生提供到原料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印证,更好地为理论学习提供帮助。
谭小红(1971-),男,四川宜宾人,本科,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酿酒工程师。研究方向:白酒企业人才培养、微生物控制及工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