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生态素养水平调查

2016-03-28 21:44张煜,夏宇涵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调查大学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生态素养水平调查

摘要: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向在校生发放问卷,并在所回收的问卷基础上进行分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南京林业大学在校生的生态素养水平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所发现的问题,给予适当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素养;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2015年3月6日,调查小组在南京林业大学,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来自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既有本科院校的学生,又有研究生院的学生;既有文史哲法社专业的文科学生,又有来自理工农医的理科学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采用现场发放与回收问卷的方式。问卷根据当今时事,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20个题目,内容涉及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这两个方面。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95.2%,回收问卷都为有效问卷。

2 结果统计和分析

2.1关于生态意识调查。第一类,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调查中,76%的人认为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与自然和平共处,合理长久的利用自然资源,而12%的人觉得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征服大自然,让人类为所欲为,10%的人选择了“为了绝对顺从自然规律,减少主观改变自然的行为”这一选项。剩下的2%的人则对于为何要保护环境并不清楚,只是觉得大家都在提倡要保护环境,就随大流,人云亦云。第二类,针对目前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和土地荒漠化程度的调查,其中对于建设绿地必要性的调查中,92%的人觉得有必要建设城市绿地,6%的人觉得完全没必要,剩余的2 %对于是否建设城市绿地表示并不关心。关于目前水污染情况的调查中,87%的人觉得水污染非常严重,需要立刻采取措施治理,8%的人认为水污染情况一般,只需要防止进一步污染即可,还有3%的人觉得水污染一点也不严重,根本不需要采取任何的措施,只需要顺其自然就行,剩余的2%的人对于水污染程度表示不关心。

2.2关于生态行为的调查。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这一层面的调查中显示,92%的人会对日常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5%的人偶尔会进行垃圾分类,剩下的3%的人则表示从来没有进行过垃圾分类,对此也并不关心。而在日常随手关灯的调查中,95%的人都会随手关灯,3%的人只是偶尔想起来才会关灯,剩余的2%的人表示完全没有随手关灯的习惯。最后一项是关于看到污染环境行为时,是否会主动上前制止的调查,有86%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看到污染环境行为,例如乱丢垃圾、浪费水资源等会立刻主动上前去制止,而8%的人在面对同样情况时,只是偶尔会去制止,并不是见到就会采取行动,剩余的6%的人对这些污染环境的行为表示会直接忽视,并不关心。

3 建议

3.1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生态文明意识不是人们生而具有的,需要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对人们的意识生态化的本领进行先期培训,使保护生态环境的技能和知识得到有效掌握,也需要人们在实际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积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学习生态文化知识,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发展需求是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随着生态价值观的进步而逐步强烈,它标志着人的整体素质开始向一个新的层次提升,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3.2加强实践,重视生态行为能力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和各种绿色文明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参观考察、绿色志愿者的各项活动,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也激发生态危机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在生态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曹加杰.关于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3 (21):138~141.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张煜夏宇涵

猜你喜欢
调查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