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博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黄文博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提高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牛津大学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启示意义。在对吉林省部分已经实施导师制的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当前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1]。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源于牛津大学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启示意义。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导师制定位不清、师资匮乏、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为了形成对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实施效果的准确认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笔者做如下调查。
本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运用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调查问卷分为导师问卷和学生问卷,选择吉林省内已经开展或者部分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5所高校作为调研单位,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所、高职高专院校2所、独立学院1所。在每所高校中按照一定比例选择各学科导师和学生(均经历至少一年的导师制培养),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导师、学生对导师制的认知和态度、导师制运行的状况等。调查问卷共发出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为93%,调查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
2.1 导师选择
关于对导师选择环节,问卷显示仅有8%的学生与导师是“双向选择”,82%的学生是“单向选择”导师,10%的学生是“被分配”给导师的。在导师的选择过程中,85%的学生选择的是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导师。79%的学生看重的是导师的教学、科研能力,21%的学生更关注导师的知名度和师生情感因素等。在考察师生之间的熟悉程度时,15%的学生对导师熟悉,65%的学生对导师基本熟悉,20%的学生对导师不熟悉;8%的导师对学生熟悉,70%的导师对学生基本熟悉,22%的导师对学生不熟悉。由此可见,在选择导师的关键环节,学生对导师并不十分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后,“单项选择”就暴露出不足:师生之间有年龄上的代沟或者个性上不符,导致师生间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关于导师指导学生数量的调查,50%的学生认为5人合适,35%的学生认为4人合适,10%的学生认为2人合适,5%的学生认为8人或以上合适;65%的导师认为指导2名学生合适,20%的导师认为指导4名学生合适,15%的导师认为指导5名以下学生合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导师希望尽可能少指导学生,从而可以实现“精细化”指导;但是导师人数有限,而学生人数又相对较多,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2.2 师生交流
在考察师生交流频次时,20%的学生1个月与导师交流1次,48%的学生两个月与导师交流1次,20%的学生3个月与导师交流1次,12%的学生几乎与导师不交流。从学生的期望上看,80%的学生希望1个月能与导师交流3~4次。关于每次交流时间的调查,30%的学生与导师每次见面1个小时左右,50%的学生每次与导师见面半个小时左右,20%的学生每次与导师见面的时间少于半个小时。经了解,导师一般是教学的主力,又是科研的骨干,甚至还要担任部分行政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导师们“分身乏术”,不能抽出太多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另外,95%的学生与导师交流都是由导师安排的集体交流,只有5%的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是个别交流。导师制的核心就是“个性化指导”,集体交流无法实现学生的个别诉求。关于导师采取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的调查显示,55%的学生选择以导师的单方面指导为主,25%的学生选择导师指导和共同探讨,20%的学生选择专题发言、导师给予点评的形式[2]。导师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导师针对某一问题中的盲点、误区、模糊薄弱处进行随机质疑并发问,要求学生作答。在互动过程中,导师可以不断地插入连环性提问与诘问,以促使激烈辩论的展开,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进而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的。从调查的结果看,师生互动的效果不甚理想。
关于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调查显示,24%的学生参加了导师的课题研究,30%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了课题立项、建模比赛等科学研究工作,46%的学生未参与任何科学研究。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学生在低年级公共基础课开课较多,专业知识储备的较少,与导师很难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见面多为谈天说地,师生间学术交流不畅。
2.3 对“导师制”的认同程度
在调查中,88%的学生认为实施导师制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及促使自己尽早明确学习目的、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促进作用。92%的导师认为导师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有利于密切师生感情,增进师生友谊等。12%的学生和8%的导师认为导师制存在形式主义。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导师制的运行是相对可行和合理的,但是某些实施的环节需要进一步改进。
3.1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资源的匮乏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地方高校的师生比在1:18或者以上,在短期内很难解决导师资源匮乏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盘活校内资源,拓展挖掘校外导师资源。校内导师除了选择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外,还应该考虑那些在行政岗位上工作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他们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待人处事能力、决策能力和团队意识等;也可以聘请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都十分丰富。学生与老教师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加强实践教学的背景下,各专业一般会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是难得的导师资源。选聘他们作为学生的导师,既可以缓解校内导师资源匮乏,又能优化导师结构等。
3.2 完善师生选择方式
新生在未充分了解导师的前提下,单向选择或者“被分配”给导师[3],师生之间没有相互选择,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不一定理想。因此建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断完善师生之间的选择方式,从而进行分类目标指导。大一、大二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兴趣确立的关键阶段,导师应该指导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做好职业技能的培训[4],鼓励他们参加社团活动,使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大三、大四的学生基本上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导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集中指导他们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关注他们的职业规划、职业技能等。每一学年,导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和指导情况,提出更换导师和学生的申请。学生可以根据不断了解到的情况重新选择导师,导师可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邀请和选择某些学生加入到指导团队中,实行“双向选择”。
3.3 以课题或学科竞赛作为导师制的载体
在常规的教学培养体系之外,导师应以课题为载体,鼓励、引导学生参加本科科研立项、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5],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引导学术方向。要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共同的目的与任务,让学生实际参与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赋予导师、学生更为具体、务实的内涵与支撑。
3.4 导师应重视人文关怀
导师制着重强调关怀和责任。新生刚刚入学,导师要履行“代理家长”的职责,与学生在生活上的交叉较多,师生关系被赋予了“家长—孩子”的亲情色彩。在导师制教学中,情感的沟通和学术的沟通是并行的,情感沟通又是学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信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会“安其学”[4]。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传递、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导师应多给学生一些人性化的关怀和鼓励,以及生活上的关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真诚导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人格心智的健康成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2-12-10.
[2]罗国基.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9):52-54.
[3]刘宏玉,朱磊,覃宇,等.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学生的角度——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74-76.
[4]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73-76.
[5]韩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评论,2015(10):105-108.
2016-07-08
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015ZCY23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通识教育策略研究”(GH16428)。
黄文博(1980- ),男,副教授,博士,从事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研究。
G642
A
2095-7602(2016)10-00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