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行知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首 416000)
语法规则差异与思维模式差异
贺行知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外语系,吉首 416000)
“沃尔夫假设”认为不同语言在语法规则上的差异会导致人们思维模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要求,由语法的差异而引起思维模式差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句法结构要求以及虚拟语气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不同。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事物的归类方式;对语句基本信息量传递的要求;心理语图和语言情景框的形成。
沃尔夫假设;语法规则;思维模式;差异
“沃尔夫假设[1](the Whorf Hypothesis)”认为语言的语法规则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并且认为我们在感知世界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我们语言的语法规则所支配。虽然该“假设”在学术界得到了一定的认同[2],但影响有多大,在哪些方面有影响,由于缺乏科学的测评方式,人们还很难将其量化。就英语和汉语而言,这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根据沃尔夫假设的理论,是否使用英语和使用汉语就会存在思维上的差异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种差异平日被我们忽视了而已。如果我们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对我们指导英语教学,认知英语习得的规律,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将是大有裨益。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讨论由于英语和汉语语法规则的不同所产生的思维差异。
英语对事物名称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而汉语则没有这方面的语法规定。在表达上面,如果是可数名词英语就要分清单数和复数,但是汉语不作要求。在数量表达上英语的可数和不可数也不尽相同,可数可以直接加数词表示其数量,如:a pig,three hours,ten boxes;而不可数名词则没有复数形式,表示数量要在名词前加上“数词+量词+of”,例如:two liters of water,three pieces of paper。除此以外,在句法上还涉及到各种限定词、代词以及动词单复数使用的一致性的问题等等。但是由于汉语可数和不可数语法的要求,所有名词数量的表示都可采用“数词+量词+名词”的方式。如:“一个人”,“十支粉笔”,“两公斤苹果”,“三加仑汽油”等等。我们对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特征界定往往不是从语法规则上,而是从对事物的感知上,把有明显的外形特征,并能以个体形式单独出现或被使用的事物的名词归属于可数名词,反之则是不可数。这样按汉语思维模式,面包(bread)、粉笔(chalk)、纸(paper)、钱(money)、家具(furniture)等应该是可数名词,而一些抽象的名词如:环境(environment)、条件(condition)、自由(freedom)等等依照以上汉语思维应该不属于可数名词之列,但是英语的界定却不完全如此,它不仅只局限于实际物体感知,而且受到语法规则的限定,所以常常会出现汉语认为是可数的到了英语却是不可数,而汉语认为是不可数的但英语恰恰又是可数。这就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对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归类上面普遍存在着困惑,他们弄不清楚为什么cake(蛋糕),massage(口信),suggestion(建议)是可数的,而bread(面包),information(信息),advice(建议)又是不可数的。这种思维紊乱现象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因语法规则不同所引起的。
英语句子意义的完整性是建立在句子结构的完整的前提之下,而汉语句子意义的完整只要求词语信息的充足就行,结构完整与否不是特别重要。英语句式首先必须有主语,然后再是谓语,及物动词要有宾语,不及物不用宾语等等,而汉语则没有这么多规定,并且还允许无主语句式,比如:
(1)明天早上要去开会。
明显汉语这个句子没有主语,但却是我们常用的表达方式,听到这话,我们便知道开会的是“人”而不是“明天早上”。至于是谁,要根据语言的环境对象确定,人们不会因此感到这种表达有什么别扭之处,而将此句变成英语:
(2)*Tomorrow morning will go to have a meeting.
人们就觉得很别扭,因为按英语的句法要求,“Tomorrow morning”应该是主语。从汉语转换到英语很自然使用另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差异必然形成了。
再比如主动和被动的问题,英语对主动和被动的逻辑关系在句法中要有清晰表述,而汉语在这方面要宽松一些,由此造成我们思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
(3)I failed to make myself fully understood.
“understood”过去分词表示与myself之间构成被动关系,用英语思维很自然,但用汉语思维就不是很流畅,必须转化成主动:
(4)我不能让别人完全理解我。
像这类因语法对句式结构的要求所产生两种语言思维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定语的前置或后置,状语的先后顺序,以及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等等,都会产生思维模式的差异,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英语中当人们要表示主观的臆断而非现实情况时,要用虚拟语气。汉语却没有这种规定,因此国外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虚拟思维模式[3]。虽然这过于极端,但由于汉语语法的影响,我们的虚拟思维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不那么敏感。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笔者曾做了一些测试,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回答以下几个由虚拟语气提出的问题:
(5)If you were a millionaire, what would you do with your money first?
(6)If you got a scholarship of 1 000 yuan per month, what would you do first?
(7)If your family gave you 1 000 yuan every month, what would you buy?
应该说这些被测试者对英语虚拟语气的语法规则是清楚的。由于句(5)的假设条件很明显离学生的现实很远,学生很容易能感知其非现实性,基本上都用了虚拟语气回答;然而由于句(6)不是没有可能,虚拟语气的使用率比上一句大大降低(约50%)。句(7)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学生的回答几乎全部现实化。当他们得到提醒问的是“would”时,部分学生才醒悟。这说明学生以现实习惯的思维方式处理虚拟的问题。
人们对事物自然属性的感知是一致的,但不同的语法规则使同一件事物具有不同的语法属性。人们用语言表达时,不仅要考虑事物的自然属性,还得考虑其语法属性。如英语的名词有可数与不可数的问题,如果在其他的语言中,人们还得考虑其到阴性、阳性或中性的问题等等。久而久之,人们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产生了差异。那么我们在将事物归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除了自然属性的其他属性,那么用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感就产生差异了。
每一个语句的基本信息分为已知信息(given information)和新信息(new information)。已知信息包括句法信息,如句子是否要有主语和其他必须的成分等等。而新信息指的是以句法为载体的要传达的信息。不同的语法规定了不同的句法,所以对语句基本信息量的要求就有了不同。如英语中的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项目应该包含在语句的基本信息量当中,而汉语没有这些规定,所以汉语的语句在这些方面就会有缺省。汉语有的句子可以没有主语,而英语则不可以,所以汉语转化为英语时也会造成信息缺省。再比如就名词而言,可数名词在英语中都要求传递出单数和复数的信息,然而汉语语句的基本信息量不一定包括这一点,这样人们的习惯思维就存在了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在“他家里养得有猪”句中的“猪”出现人们无法确定英语到底应该用“a pig”或“pigs”的问题。
人们在使用语言互动时,都应该在一定的语言图式下进行,都有一定的语言情景框的预设。语言图式是指“a structure in semantic memory that specifies the general or expected arrangement of a body of information”。也就是说:是人们在语义记忆的构架,它认定某一整体信息在通常情形下的先后顺序。因此人们在运用语言时都要预设一些情景框对一些熟知的情形进行公式化的思维。就英语的虚拟语气而言,由于语法的要求促使人们必须将这种情景框设置在主观臆断之中,与客观现实相左。但是汉语没有虚拟语气,使用汉语思维的人一下子还不习惯设置这种情景框,所以常常将虚拟的情景框转变为现实的情景框处理。
综上所述,英语和汉语语法规则影响了人们思维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它远不如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差异那么大,但了解这种差异的存在对研究语言的习得过程是有帮助的,对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裨益。
[1]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56-58.
[2]Cook.,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89-91.
[3]Cook,V.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78-88.
[4]Faslod.R.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Shanghai:Blackwell Published,1990:105-106.
[5]Lucy.J.A.Language Diversity and Thought[C].A Reformulation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21-123.
[6]Chomsky, N.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in Syntactic Theory[M].London:Longman 1981:52-54.
[7]曹晓安.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语言对思维和文化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22-123.
The different grammatical rules and th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HE Xing-zhi
(Dept.ofForeignLanguagesofNormalCollege,JishouUniversity,Jishou416000,China)
“The Whorf Hypothesis”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t grammatical rules lead to th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As the grammatical rule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are different,it is very common to see the phenomena that English learners are disordered in thinking due to the grammatical dissimilarities.Th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can be caused by the rules about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the requirement about syntax structure and the use of subjunctive mood.Such differences exist chiefly in three respects:the way to categorize the objects;the requirement for conveying basic amount of semantic inform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psycho-schema and linguistic script.
the Whorf Hypothesis;grammar;mode of thinking;difference
10.3969/j.issn.1009-8976.2016.03.026
2016-05-30
贺行知(1969—),女(汉),湖南益阳,讲师
主要研究语言习得及中西文化对比。
H0-06
A
1009-8976(2016)03-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