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光
(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当代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李伟光
(东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如何结合我国教育体制促进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为现代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主要思考的问题。在教育普及政策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应届生人数不断增加,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不断增高,应届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以当代个性化教育为基础,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并给予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教改制度;创新能力;途径;措施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优越的物质环境改变了国民对高校教育的认知,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国民知识文化水平,促进教育普及政策的发展,很多高校采用“3+2”或降低分数线的方式,为少数民族与我国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学习机会。近年来,在教育普及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高,但受师生比例、教育资源与生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高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由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经验的缺乏,当代大学生毕业后很难达到企业用人标准。应届生就业难现象不仅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化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资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以其先进的生产力与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我国企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企业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科技与更新生产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高校只有从自身建设做起,改变自身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利于高校、企业与学生三者和谐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竞争力,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应届生就业难问题,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等部分。大学生创新能力指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逐渐形成自我对新事物的见解和研究的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
1.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的能力,从而最终解决面临的各种新问题。它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直觉以及灵感等。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在个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进程和方式起着稳定、调节及控制作用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等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3.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之外,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与爱好、情绪、忍耐力与意志力、性格、自信心、理想、情绪等。在个体实践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并不能直接参与认知和实践活动,却会对实践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个体的潜在价值,培养其创造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采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化创新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达到培养良好个性、矫正不良个性的目的。高校教育中应改革教育教学结构和教学手段,充分发展个性化教育。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个性化教育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教改制度的深入施行,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个人的心理特点与思想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在个性化教学中摒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单方面培训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要求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让学生突破个人缺点、实现个人价值,注重学生的全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个性化教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训的基础
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个性有着明显关联。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之前,高校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对其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化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教育方式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当代教育中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互联网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扩展自身见识。由于个人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明辨是非能力还有待加强。在高校教育中对学生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设性意见
(一)改变教育理念,完善高校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以往的教学主要强调学生的社会属性,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为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目标。教育者要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一方面,保证学生养成基本素质,尊重个体个性差异,激发学生潜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发展自身个性的优势,提高自身明辨的能力,进而养成健全的个体创新性思维。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学生特点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高校评价机制
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设全方面的评价体系,认真思考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模式等。在设置学生的评价体系时,教育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结合学生个性,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除考虑主观评价外,应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评价信息纳入参考范围,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期末检测中,应在传统考试基础上融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除了传统的笔试外,还可以采用口试、开卷、实践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其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与可持续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建立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体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内容的设置上,除了知识记忆和技巧内容外,还应涉及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内容,其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能力。
(三)深化课程设置,建设个性化教育课程
为优化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可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入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利用丰富的课程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具体施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建立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以功能性课程为主干,逐步优化各学科课程,梳理各学科课程,归并重复和交叉的课程,做到内容系列化、活动过程多样化、负责教师专业化。
其二,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在设置课程时加强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既要学习知识结构,又要使学生关注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应用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
其三,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因材施教。在高校课堂设置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扩充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其四,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设置课程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适当降低学科的学习难度,加强专业的综合性,开展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进而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结合。
(四)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敢于流露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对尊重、理解、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善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获得发展兴趣爱好的权利,获得选择课外学习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的权利,获得质疑各种知识结论的权利,获得陈述个人见解的权利。
个性化教育虽然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质疑精神,但并不主张对学生放纵。在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合理和科学的约束,保证学生获得自由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五)充分发挥美育功能对大学生个性培养的影响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创新能力”。因此,美育本身就具备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在高校教育融入美式教育思想,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个性化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5.
[2]蔡剑琴,谢建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J].思想·理论·教育,1999(10).
[3]杨剑锋.如何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科技信息[J].科技信息,2010(9).
[4]刘继勇,邓敏.个性化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5]蒋丽娟.论高职教育中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6]游祥国.高校个性教育初探[J].重庆师专学报,2001(3).
[7]赵东海.浅谈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3).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简介]李伟光(1981- ),男,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