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培养研究

2016-03-28 13:08闫文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护理员家训专业人才

闫文晟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300)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培养研究

闫文晟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274300)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是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个体所具备的能胜任该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的能力,由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整合能力和专业价值观四个部分构成,是养老服务从业的个体特征。通过教材内容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岗位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工作流程、嫁接护理、医学康复技术等医学专业、“两讲一做”工程等措施,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

养老服务专业;胜任力;嫁接;家训;价值观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养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增,而现实中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捉襟见肘。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邹文开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需要1000万养老护理员。而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全国仅有63所。其中,连续3年招生的院校不足30所,在校生总数仅为3908人,占高职在校生的比例微乎其微。同时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仅约5万人(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笔者所在的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数据平台显示,2011至2015年家政服务专业招生人数分别为2、8、4、9、15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分别为18、17、6、6、14人。因此,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二、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关于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国内从2004年开始陆续出现,截至2016年5月底,专门研究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文献仅11篇,相关研究文献30余篇,各位方家学者提出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层次化培养、阶梯式培养等培养途径。政府层面也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业的文件,提出了“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的意见。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资格标准,分为初、中、高、技师四个等级。

国外来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研究比较成熟。日本的养老护理员资格标准分为福利护理员和访问护理员(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分别从事管理、护理、家政等工作)两个等级,韩国养老护理员资格标准分为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两个等级,澳大利亚养老护理员分为最低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三个等级。

纵观国内外研究,大都重视培养规模、培养模式、培养级别,忽视了培养内容,显得有些头重脚轻、皮厚腹空。而且对于养老专业人才的胜任力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

胜任力是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于1973年在其发表的“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商)一文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胜任力是区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差异的最显著特征,是决定工作绩效持久的品质和特征[1]。我国学者也对胜任力作了许多研究,如建立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发展模型,验证了国外所提出的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分析了综合素质各因素在测评中的权重,探讨了管理咨询顾问胜任力的结构。目前我国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企业管理中,养老服务领域则寥寥无几。

华东师范大学的刘大卫率先构建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个性、生理特征、价值观、成就感。并且提出解决养老服务人员流动率高、责任性不强等问题的“钥匙”是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一行业[2]。

实际上,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是一种更高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正确的专业价值观,而且还需要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整合起来的整合能力。其中,价值观决定着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为什么和怎么样从事该行业,包括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担当以及孝心等基本特征,是其核心要素。诚然,提高薪酬待遇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但是解决职业认可度、成就感和流动率高、责任性不强的“钥匙”还应该是培养其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因此,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是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个体所具备的能胜任该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的能力,由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整合能力和专业价值观四个部分构成,是养老服务从业的个体特征。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是基础,实践技能操作能力是体现,整合能力是升华,专业价值观是灵魂和核心。

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胜任力培养对策

1.教材内容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岗位标准,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理论知识能力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制定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共分为初、中、高、技师四个等级,规定了不同等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紧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科学编写教材。但是这四个等级属于较低级别培训标准。我们还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情况,制定较高级别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编写相应的教材,让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有机会获得执业资格,成为真正的专业型人才。对于养老机构也应当设定一定比例的专业养老服务人才的配置要求,使得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能够互相配套。另外,为应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还要编写相应的心理慰藉和老年心理沟通方面的书籍。

2.教学过程对接养老服务行业工作流程,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实践操作技能

高职院校要依托医养机构、养老机构和地方医院,建设相应的校内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一是要与养老服务行业技能技术人员和医院专家合作开发与养老服务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的实训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技术的创新,不断融入新技能,把实训教材变为动态的活教材。“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第二步就要安排到养老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医院实习实践,把教材上学到的工作流程到实践中去操作一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通过这两步,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嫁接护理、医学康复技术等医学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业人才整合能力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半自理、不能自理、完全失能的老人服务要求更高,须由专业技能护理人员承担。据菏泽市老龄委统计,菏泽市农村老人基本健康的仅占14%,常年多病的占60%,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占27%。所以,单纯的养老机构和医院都不能满足老年人既医又养的功能,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成为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大量复合型的养老服务业人才,这种人才需要较高的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既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也包括养老专业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整合。养老服务业既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特殊行业,所要求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老年人衣食住行服务、生活料理服务、烹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语言交流、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心理辅导服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老年人健康检测、基础护理、健康护理、中医养生保健、推拿、按摩、康复训练、针灸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我们可以实施嫁接护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模式培养整合能力。一是修订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师编写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在讲授养老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增加护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实习实训环节可以安排到相关医院实习实训实践,鼓励学生考取养老护理员证和护士资格证,实施“双证书”制度,打造养老服务专业复合型人才。二是可以探索在护理专业下面设立养老护理方向,以护理专业带动养老服务专业,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创新专业设置,打造护理与养老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进医院,又能进养老机构,以适应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需求[3]。

4.实施“两讲一做”工程,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正确价值观

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是为亿万家庭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当前一些养老院存在着虐老、责任性不强、敬业精神不高等现象,其实质是专业价值观的缺失。价值观教育是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灵魂,是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营养和精髓。离开价值观教育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是舍本逐末,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价值观教育是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著名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价值观的培养,不能采取强制性的灌输,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引领,最终达到心灵的共鸣。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开展“两讲一做”工程,“两讲一做”是指讲家训、讲“四德”,做合格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处世宝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家训教材主要有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哈佛家训等。通过开设家训课程,讲授家训内容,能够使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做到尊老敬贤、爱幼乐施、重孝重道,有爱心、有责任心。“四德”是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尊老、爱老、敬老;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个人品德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勤奋刻苦,正直善良,克已奉公,见义勇为等。“四德”培养非一朝一夕可锻造,而是需要长年累月、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养成。一做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第二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4]。

[1](美)泰德,C.费晓闻著.揭秘老龄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刘大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成建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界,2015,(6)).

[3]闫文晟.实施专业嫁接破解家政职业教育发展瓶颈[J].成人教育,2013,(12).

[4]孟令君.养老服务人才更要立德[N]中国教育报,2015—01—02(06).

G710

A

1671-5136(2016)03-0108-03

2016-08-23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传统孝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养老模式选择——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课题编号:J15WE34)。

闫文晟(1975-),男,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老龄化研究。

猜你喜欢
护理员家训专业人才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家训伴我成长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