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跃镇
融媒体时代地方媒体突发公共事件应对
——以《金华晚报》“浦江大搜救”媒体融合报道为例
方跃镇
[摘 要]2016年2月16日中午,浙江省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3名孩童离家外出玩耍后失联。一次传统媒体习以为常的儿童走失报道,因媒体融合传播手段的高效运用,展现出全新姿态,裂变出巨大能量。短短72小时,“浦江大搜救”就演变成为一场影响全国的公共事件,被各大媒体聚焦,受到亿万网友关注。
[关键词]突发事件;浦江大搜救;媒体融合
[作 者] 方跃镇,《金华晚报》新媒体部副主任。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浙江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金华晚报》在日常报道过程中,不断尝试运用媒体融合传播手段,更借由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出击练兵,收获和积累难得的实战经验,刷新全体采编人员对媒体融合报道的直观认识。
2016年2月16日~19日,持续72小时的“浦江大搜救”媒体融合报道,就是一场值得总结和思考的实战。
这场“战役”的发生地浦江,为搜救3名失联儿童,先后发动搜救队伍65支7700余人、群众数万人,出动直升机两架、水陆两栖车两辆,对110余平方公里进行了“水陆空”立体式搜索。最后,3名孩童在山中被成功找到。这场行动,因规模之大引起全国瞩目,事后被媒体称为当地史上最强力度的失联儿童搜寻。“浦江大搜救”也成为全国性的热门话题,央视《朝闻天天下》《东方时空》《新闻1+1》《新闻联播》等多档节目进行了报道和探讨,报道规模罕见。
在这场大搜救中,媒体的力量绝对不容忽视。而其中,《金华晚报》作为本地主流媒体,实现了全媒体作战、全天候反应、全方位报道、全介质呈现,形成媒体融合报道的强大合力,牢牢占据了传播主动权。滚动报道72小时,旗下各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原创内容阅读量超过100万次,微博话题阅读量420万次,评论2000余条。
在媒体、自媒体混战的当下,《金华晚报》作为一家地市级晚报,通过新的传播渠道和手段,获得了持续的影响力,在关键时期、危急时刻继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面前,牢牢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
进入融媒体时代,《金华晚报》在做好传统报纸的同时,十分注重新媒体生态的布局。目前,已经建立了包括报纸、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微网站、微电台等在内的媒体融合传播矩阵,拥有用户70余万。与之同时,不断探索与融媒体传播相适应的采编、考核和发布机制。除新媒体人员,要求普通采编人员均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采编发布能力。2015年,又在微网站上设立了主打栏目“金华24小时”,初步形成24小时内容生产和发布机制。
“浦江大搜救”事件最初是一起儿童走失事件,发生在2月16日,当天是正月初九,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模式”中。媒体人一向敏感,但快速反应能力在这个时候同样受到考验。
当天中午,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3名孩童(分别为7岁、8岁、12岁)外出玩耍后失联。与其他儿童走失一样,当晚,寻人消息开始出现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媒体对寻人消息早已习以为常,出于媒体责任,一般在核实后都会给予转发。《金华晚报》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大部分主流媒体都未意识到或察觉到这起事件的特殊性。
当天深夜,得知当地发动了上千人进行搜寻,微博、微信上的消息也越来越多,《金华晚报》相关记者和新媒体编辑凭着对新闻的直觉判断,快速反应,在各大媒体中率先开始在新媒体平台上展开搜救进展滚动播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是这样一个决定,让《金华晚报》在这次大搜救报道中占得了先机,加上互联网的“首因效应”,使《金华晚报》在后续报道中牢牢掌握了传播主动权。
融媒体时代,作为地方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时,必须快速反应,做第一个介入者、第一个到场者、第一个传播者,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本地媒体的优势,做到先声夺人,占据传播主动权。
媒体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此次“浦江大搜救”,《金华晚报》在精准判断的基础上,迅速组建了由全媒体记者、版面编辑、新媒体编辑、新媒体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媒体报道团队,组团作战,战果显著。
在3名孩童失联第二日,浦江搜救行动再次升级,晚报领导当机立断,派出两名全媒体记者奔赴搜救现场,第三日又增派一名记者,形成一支精干的3人采访小组。在大搜救的三天时间里,3人小组源源不断向编辑部发回各种图文、视频、音频等素材。
据前方记者反馈,大部分媒体在搜救进入第三天,救援队伍不断壮大,搜救行动不断升级,蛙人、水陆两栖车、直升机加入搜救时才赶到现场。部分媒体甚至在第四天3名孩童被找到时,才派记者到场。
《金华晚报》后方相关版面编辑、新媒体编辑、技术人员则全员上阵,与前方记者保持实时联动,对前方记者传回的信息迅速进行编辑、整合、制作,在各个平台上实时滚动播发。播报速度之快,信息之全面和准确,在各大媒体中处于领先地位。
3名孩童失联第四日,在山中被搜救人员找到,《金华晚报》又成了该消息的第一个发布者。当时,《金华晚报》记者在搜救临时指挥部门口采访,看到一辆救护车破门而出,立即跟了上去,于是成为第一个到达3名孩童被找到现场的媒体。
尽管到大搜救后期,媒体报道铺天盖地,但《金华晚报》始终是报道的主要引领者。整个救援过程中,金华晚报全媒体平台不仅是广大市民、网友了解救援进展的重要渠道,还成了众多自媒体、同城媒体甚至省级和全国性媒体的信息源。在搜救现场,部分媒体因力量单薄,干脆看着金华晚报的直播内容写稿或播报。3名孩童被找到时的第一现场图片更是被媒体和网络广泛使用。
搜救结束时,金华晚报微网站、微博、微信和客户端上的滚动播报内容,点击量达到了100万次,微博话题“浦江搜寻”阅读量更是超过400万次。媒体融合报道成为这次报道中的“新常态”,而“新常态”背后是连轴转的强大报道团队。
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报道中,实现平民元素表达的多元化,在这次的“浦江大搜救”报道中,所有记者和编辑收获了新的认识。
在“浦江大搜救”报道过程中,《金华晚报》报道团队运用了多种新媒体产品形态。除了微博、微网站、客户端的滚动图文直播,还制作推出了微专题、短视频、音频、手绘地图等产品;搜救行动结束后,又快速制作推出H5《小城大爱》。
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新媒体编辑还设定了一组与大搜救相关的词汇,只要用户输入这些词语,就会自动触发报道团队生产的相关内容和产品,大大提高了互动性。
这次媒体融合报道中,《金华晚报》几乎运用了目前所有主流的新媒体产品形态,而且运用高效,推出速度极快,传播效果也十分显著,比如搜救成功当天傍晚推出的H5《小城大爱》,当晚浏览量就超过了10万次。
这种采用多种新媒体产品形态全景式呈现某一新闻事件,在《金华晚报》过去的报道中是较为少见的。
这次报道给我们一个新的认识是,原来在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报道中,还有这么多玩法。媒体融合报道远非将传统媒体上的内容搬迁到新媒体上这么简单,而是高效运用全媒体手段,对某一事件进行多形态全景式的呈现,从而实现裂变式的新闻传播,实现传播力和传播效果的成倍扩大。
在探索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金华晚报》尝试的是“先网后报、先快后深、先短后长”的内容采集播报机制。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短平快”是重要一面,传统媒体一贯的优势——深度报道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面。
在融媒体时代下,“短平快”可以满足受众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急迫的信息需求,但对整个事件的还原和事件背后的许多故事、细节,仍需要深度报道来完成。
在此次“浦江大搜救”媒体融合报道中,《金华晚报》“两手抓”,实现了“两手硬”。在大搜救行动过程中和结束后,先后推出了《救援!救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孩子,无论在哪里都要找到你们》《为了3个孩子的生命接力》《72小时,大爱奇迹》《春天的答卷——“浦江失联儿童大搜救”解读与思考》等一组深度报道,还推出了《热度与适度》《生命至上 为大爱点赞》《爱,没有休止符》《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大救援》等一组深度评论,不仅对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还原,对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进行了深入挖掘,还对新闻事件引出的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解剖、分析,并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大提高了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而这种舆论引导力,不是寻常网络媒体、自媒体所能企及的。
事后也证明,“浦江大搜救”的舆论基调始终落在对生命的尊重、对孩子的关怀、救援队员的大爱和浦江人帮忙不添乱的质朴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混战,舆论环境复杂,在某一重大事件中,发声点不计其数,但精准的信息、权威的声音、深度的调查依然是稀缺的、少数的。可见,在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中,地方媒体依然大有可为,只要在媒体融合报道中,紧跟时代,注重新媒体传播,同时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好深度报道,就可以发出主流媒体最响亮的声音,有力引导舆论方向。
提到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报道中,有一点是最为直观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辟谣,排除各种杂音。
纵观近年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谣言几乎是一个伴生品,这次“浦江大搜救”事件也不例外,尽管相关信息的发布速度已经非常之快。
这次事件中传出的谣言至少有“浦江郑宅、潘宅又有儿童失联”“银川来了100多外地人,专偷小孩……”“如此大的搜救规模,3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得了”“孩子已经找到了,在某网吧里”“一名孩子严重冻伤,将被截肢”,等等。这些谣言多来自个人社交平台和自媒体,也有部分媒体未经核实就草率转发,成为谣言的助推手。
在突发事件、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因为事件敏感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存在,网友、自媒体甚至传统媒体对谣言的辨识能力受到很大削弱,极易导致大规模传播,造成“次生灾害”,轻则影响事件处置,重则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在“浦江大搜救”报道中,《金华晚报》报道团队第一时间捕捉到网上流传的各种谣言,经过快速核实,借由各新媒体平台和纸媒发出权威声音,辟谣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当天的谣言基本上当天粉碎。
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地方媒体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时,实时关注和捕捉网络谣言,并及时通过全媒体渠道进行辟谣,是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体责任所在。对网络谣言的迅速粉碎,不仅可以有效引导网络舆论,更可以充分彰显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总结《金华晚报》此次“浦江大搜救”媒体融合报道可以发现,媒体融合并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加”,而是需要彻底“相融”。融合传播必须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并注重和高效运用互联网传播手段,顺应用户需求,生产适应不同平台传播的内容和产品,才能获得广泛传播。
显而易见,相比传统报道手法,媒体融合报道在报道规模、报道团队、内容产品、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要完美实现这些变化,不仅需要想法与行动,更需要机制和平台的支撑。《金华晚报》和采编人员在此次“浦江大搜救”报道实战练兵中收获的一个重要认识就是,做好融媒体采编和传播,地方媒体需要从思想、理念、机制及行动等多个维度有所突破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