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4)
——虾类疾病(四)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导)
5.产气单胞菌病
【病原体】嗜水产气单胞菌、豚鼠产气单胞菌和索布雷产气单胞菌。
【流行与危害】该病在我国各主要对虾养殖区均有发生,如辽宁地区养殖的河蟹因感染嗜水产气单胞菌以及江苏扬州养殖的河蟹因感染温和产气单胞菌、嗜水产气单胞菌和豚鼠产气单胞菌而出现暴发流行病;山东莱州的越冬亲虾因感染索布雷产气单胞菌而陆续发病死亡;福建泉州湾滩涂养殖罗氏沼虾因感染产气单胞菌属病原而大规模暴发疾病。该病的感染对象包括几乎所有的淡水和海水养殖虾蟹类,在水质和底质环境恶化以及对虾体质下降时容易暴发。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的共同症状为体表和附肢受伤,并常在体表、鳃和附肢等部位附有污物。部分病虾鳃丝局部或全部变黑坏死,鳃盖内膜有时也部分变黑,鳃丝溃烂。肝胰腺萎缩或肿大,消化道内无食物。血淋巴混浊,呈灰白色,凝固性降低甚至不凝固。血细胞明显减少,血液内有细菌。患病对虾最显著的内部病理变化为,淋巴器官中出现结构不同的黑色结节(多发性肉芽肿),在心脏、肠壁和鳃丝内也常有类似的结节。严重感染者肝胰腺的大部分上皮细胞呈空泡样变性。
【诊断方法】根据该病的外观症状以及淋巴器官中出现的黑色结节可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则需要取血淋巴等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病原分离的方法与红腿病相同。
【防治方法】同红腿病的防治方法。不过,由于患该病的对虾体表和附肢已受伤,肝胰腺也出现病变,因此,投喂抗菌药物以及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时,注意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加速病虾的死亡。
6.幼体弧菌病
【病原体】鳗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弧菌属种类。
【流行与危害】该病在世界各地对虾育苗场均有发生,感染对象包括所有的海水虾类,从潘状幼体、糠虾幼体到仔虾均可感染,并以潘状幼体Ⅱ期后发病率最高。该病发生的合适水温为22~26℃,急性患病死亡率达90%以上,甚至在2~3天内可全部死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对虾幼体患病后停止摄食,活力显著减退,游动缓慢,反应迟钝,趋光性降低,病情严重者沉于水底,不久即死亡。慢性感染的幼体因自净能力下降,在体表和附肢上常黏附有污物;而急性感染的幼体因尚未黏附污物就已死亡,因而其体表干净。用高倍镜检查,可在其内部组织和血淋巴中发现大量细菌。
【诊断方法】根据患病症状和流行情况可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时,取患病幼体做成水浸片用高倍镜检查(水浸片的制作方法与烂鳃病相同),可见幼体各组织间的血淋巴中有大量活跃游动的细菌。
【防治方法】该病主要与潘状幼体Ⅱ期后开始投喂人工饲料而导致水体污染及病原菌滋生有关,因此,对于该病的预防主要是围绕如何保持育苗水体和池底的清洁,具体措施包括:
(1)育苗前用20~30mg/L的漂白粉彻底消毒育苗池。
(2)育苗用水最好经过砂滤,并在投放幼体前接种金藻和角毛藻等有益单细胞藻类。
(3)幼体投放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10万~15万为宜。
(4)尽可能投喂优质活饵,控制人工饵料的投放量。
(5)育苗时适度换水,或使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底质。
该病治疗时,首先要尽可能改良育苗池的水质和底质,如适当换水并改投活饵;病情严重时,在水体中投放2~4mg/L的甲砜霉素粉或1~2mg/L的氟苯尼考粉,连用2~3天。
7.荧光病
【病原体】哈维弧菌。
【流行与危害】荧光病又称发光病,是我国南方对虾育苗和养成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严重时在数天内可造成虾苗或幼虾80%~90%死亡,甚至全部死亡。所有虾类均可感染该病原,从潘状幼体到幼虾均可患病并造成较严重死亡。体长8cm以上的虾虽也可感染该病原,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一般不会引起大规模暴发流行。该病的发生季节主要为温度较高的5~9月,特别在温度较高的雨季为发病高峰期。
【症状及病理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为:在夜晚或黑暗环境下,可见水体中的幼体、幼虾甚至饵料丰年虫等游动时发出荧光;有时用手划动患病虾池的池水,也可出现一条光带;增氧机打起的水珠也发出亮光。患病的幼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常集群缓游于水面或池边;患病的糠虾幼体或仔虾趋光性差或呈负趋光性,摄食减少或不摄食。病虾头胸部呈乳白色,躯干部呈灰白色,不透明。
【诊断方法】根据在夜晚或黑暗环境下患病幼体或幼虾可自发荧光可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可取患病幼体的附肢、鳃或肌肉等组织做水浸片镜检,根据能否观察到能活动的短杆菌进行判断;鉴别诊断可用检查哈维弧菌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并按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防治方法】同红腿病的防治方法。
8.丝状细菌病
【病原体】毛霉亮发菌和发硫菌等丝状细菌。
【流行与危害】该病在全球均有分布,我国各主要对虾养殖区也均有发现。其感染对象很广,包括不同种类和不同时期的虾类和蟹类等多种海产甲壳类均可感染,甚至在多种海水鱼卵和海藻中也有发现。就对虾而言,该病在幼体和仔虾中均较为常见,有时可引起较严重死亡。该病的病原常与聚缩虫等固着纤毛类以及壳吸管虫等吸管虫类并存,从而加重对宿主的危害。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个体的体表簇生大量丝状细菌,其中,幼体期主要附着于肢体上,而成体期则主要附着于鳃和附肢刚毛等处。不过,丝状细菌感染宿主后并不侵入宿主组织,也不从宿主体内吸取营养,它主要以宿主为附着基,与宿主之间属于附生或外共栖关系。尽管如此,它对宿主也可造成较严重的间接危害,如严重感染鳃部后可导致水体和底质中单细胞藻类和各种污物黏附,使鳃呈黑色、棕色或绿色,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造成宿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体表附着的大量丝状细菌,还可导致对虾因蜕壳困难而死亡。此外,丝状细菌感染对虾幼体后,患病幼体活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造成生长发育缓慢。
【诊断方法】实验室诊断,主要利用显微镜检查患病材料。卵和幼体患病时,直接将其整体做成水浸片镜检;养成期的对虾或亲虾患病时,主要剪取鳃丝或附肢做成水浸片进行镜检,在低倍镜下可发现大量丝状细菌,在高倍镜下还可观察到菌丝的结构。
【防治方法】由于该病的发生与养殖池的水质和底质有密切关系,池水和池底中有机污物含量过高时易发此病。因此,对该病的预防主要是保持养殖水体和底质清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放养前彻底清淤,并用20~30mg/L的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
(2)养殖过程中要保证饵料新鲜和营养丰富,投饵量要适当。
(3)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以及适当加大换水频率和换水量,促进对虾蜕壳和生长。
对于该病的治疗尚缺少合适的安全高效药物,目前,主要通过大量换水或使用10~15mg/L的茶子饼促进患病对虾蜕壳来缓解危害,但使用茶子饼2天后需大量换水,以避免茶子饼加重对水质和底质的污染。
1.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
【病原体】链壶菌属、离壶菌属和海壶菌属的部分种类。
【流行与危害】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为全球性疾病,其宿主范围很广,可感染各种甲壳动物卵和幼体,对无节幼体、潘状幼体和糠虾幼体危害尤为严重。该病发生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感染十余小时后就可引起大量死亡,在1~3天的死亡率可达100%,其对对虾幼体的危害性仅次于幼体弧菌病(败血症)。不过,该病原虽然也可感染成体甲壳动物,但其菌丝并不在成体内生长,因此不会引起成体患病,成体只作为带菌者,对该疾病的传播具有潜在威胁。
【症状及病理变化】甲壳动物卵感染病原后,发育很快停止;幼体感染病原后,首先表现为活力下降,趋光性降低,停止摄食,空肠胃,后期患病个体变为灰白色,肌肉棉花状,弯曲分支的菌丝布满全身,并逐渐下沉至池底,引起卵和幼体大量死亡,在死亡的卵或幼体内有大量病原的菌丝。
【诊断方法】该病的实验室诊断,可直接取患病卵或幼体做成水浸片镜检,在卵表面或幼体头胸甲边缘和附肢上可发现菌丝,或在成熟的菌丝体上可发现顶囊及其散放的动孢子。若要鉴别诊断病原的具体种类,需使用真菌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并经无菌海水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形成方法和排放管的形态等来判断。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和消毒可缓解病情。
2.镰刀菌病
【病原体】镰刀菌。
【流行与危害】镰刀菌病是全球海水和淡水虾类养殖的常见疾病之一,但其对不同虾类的危害性有较大差异,日本囊对虾和加州对虾对其最为敏感;凡纳滨对虾和蓝对虾次之;斑节对虾和桃红对虾对其有较强抵抗力,不易感染此病。我国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和台湾均有发生此病的报道,主要感染养成的中虾、成虾以及越冬期的亲虾,感染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症状及病理变化】该病的病原主要寄生于虾的鳃、头胸甲、附肢、体壁和眼球等部位,主要患病症状为,感染部位先出现浅黄色到橘红色斑,并逐渐发展为浅褐色、黑褐色直至黑色。如日本囊对虾鳃部感染后,可引起鳃丝组织坏死变黑;中国明对虾鳃部感染后,鳃丝变黑,有的甚至出现甲壳坏死、变黑和脱落,如烧焦的症状。病理检查发现,患病个体变黑处有许多浸润性的血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严重感染个体的鳃部发黑且溃烂,鳃小片脱落,有的甲壳和附肢的黑斑也可形成溃烂,病虾体色转暗,活力降低,静附于池底。
【诊断方法】镰刀菌感染后,最明显的外观症状为感染部位变黑,但该外观症状与甲壳溃疡病或黑鳃病的外观症状相近,仅从外观变化难以区分,.需通过实验室诊断:从病灶处取受损组织做成水浸片,镜检可见有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和细小分支的菌丝体。诊断时若看不到镰刀形的大分生孢子,可利用真菌培养基培养,待形成大、小分生孢子后再检查确定。
【防治方法】该病的预防参照对虾卵和幼体的真菌病的预防方法。此外,因该病的发生与外伤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操作中要尽量避免对虾受伤,亲虾选择时应剔除有外伤的个体。
1.微孢子虫病
【病原体】寄生在对虾和海蟹的主要种类有奈氏微粒子虫、对虾匹里虫、桃红对虾八孢虫、对虾八孢虫、米卡微粒子虫、蓝蟹微粒子虫、普尔微粒子虫和卡告匹里虫。
【流行与危害】微孢子虫病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病,不仅在养殖对虾中发生,而且在野生对虾中也常发现。此病的传播途径一般认为是,健康的虾或蟹捕食了病虾蟹而受感染。微孢子虫的营养体在宿主消化道结缔组织间血窦内的血细胞中进行发育和增殖,以后就扩展到全身的横纹肌中行孢子生殖。
【症状及病理变化】微孢子虫主要侵染对虾横纹肌,使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患病对虾也称乳白虾或棉花虾。中国明对虾感染微孢子虫后,全身变白、不透明,此时就开始大批死亡。患微孢子虫病的海蟹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因蟹类的甲壳较厚,隔着甲壳不易看清内部肌肉的颜色,但在附肢关节处的肌肉变混浊、白色比较容易看到。
【诊断方法】取变白的组织做成涂片或水浸片,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孢子及其孢子母细胞,可确诊。
【防治方法】尚无治疗方法,主要应加强预防。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2.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体】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虫和单缩虫等。
【流行与危害】固着类纤毛虫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我国沿海各地区的虾蟹养殖场和育苗场都经常发生,尤其对幼体危害严重。此病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最易发生,且此病的发生与虾蟹的生长发育速度有很大关系。若虾蟹生长发育缓慢,不能及时蜕壳,就可大量发生此病;反之,虾蟹生长发育正常,及时蜕壳,即便有少量虫体附着,也可随着蜕壳时蜕掉,不致于引起疾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固着类纤毛虫是共栖生物,附着在虾蟹生活史的各个时期,附着在虾蟹的体表和附肢上以及成虾蟹的鳃,甚至眼睛上。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看出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患病的虾蟹或幼体,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摄食能力降低,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壳,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诊断方法】从外观症状基本可以初诊。剪取一点鳃丝或从身体刮取一些附着物做成水浸片,在显微镜下看到虫体可确诊。患病幼体可用整体做水浸片进行镜检。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放养以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适量投饵,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在水底。
(2)育苗用水采取严格的砂滤和网滤外,可用10~20mg/L浓度的漂白粉处理,处理1天后即可正常使用。
(3)切断传播途径。卤虫卵用300mg/L的漂白粉消毒处理1小时,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育苗期投喂卤虫幼虫时,可先镜检,发现有固着类纤毛虫附生时,可用50~60℃的热水将卤虫浸泡5分钟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
(4)投喂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数量适宜;尽量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经常换水,改善水质,控制适宜的水温等,以加速虾蟹的生长发育,促使其及时蜕壳。
【治疗方法】如果虾蟹或其幼体上共栖的纤毛虫数量不多时,不必治疗;如果固着类纤毛虫数量很多时,就应及时治疗。
(1)养成期疾病的治疗,可用茶粕(茶子饼)全池泼洒,浓度为 10~15mg/L。待虾蟹蜕壳后,大量换水。
(2)虾蟹幼体的治疗,水温适宜,改善饵料,加大换水量,促进幼体蜕壳。
3.拟阿脑虫病
【病原体】蟹栖拟阿脑虫。
【流行与危害】蟹栖拟阿脑虫是在越冬亲虾体内发现的,对越冬亲虾危害较为严重。该虫是一种兼性寄生虫,在海水中营腐生生活,以腐烂的有机质为食。当对虾受伤后,此虫乘机从伤口侵入虾体,营寄生生活,并在虾体内迅速繁殖,亲虾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虾外观无特有症状,仅额剑、触角、尾扇、附肢或甲壳等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拟阿脑虫最初是从伤口侵人虾体,达到血淋巴后迅速大量繁殖,并随着血淋巴的循环,达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在疾病的晚期,血淋巴中充满了大量虫体,血淋巴呈混浊的淡白色,失去凝固性,血细胞几乎全部被虫体吞食;虫体侵入到鳃或其他器官组织后,因虫体在其中不停地钻动,使鳃及其他组织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诊断方法】对感染初期的虾诊断时,主要从伤口刮取溃烂的组织在显微镜下找到虫体;在感染的中、后期,拟阿脑虫已钻人了血淋巴,并大量繁殖,布满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可用镊子从头胸甲后缘与腹部连接处刺破,吸取血淋巴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大量拟阿脑虫在血淋巴中游动。在疾病晚期,剪取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也可看到虫体在鳃丝内钻动。
【预防方法】
(1)在亲虾的捕捉、选择和运送时要细心操作,严防亲虾受伤。
(2)亲虾在放入越冬池前,先用淡水浸洗3~5分钟。
(3)亲虾入池后要注意遮光,防止亲虾见光后跳跃,必要时在池边设栏网,防止受伤。
(4)鲜活饵料应先放人淡水中浸洗l0分钟再投喂。
(5)越冬池进水时应严格过滤。
(6)病死或濒死的虾应立即捞出,防止虫体从死虾逸出,扩大感染。
(7)每天清除池底残饵。
【治疗方法】疾病初期,虫体仅发现于伤口浅处,可用淡水或福尔马林治疗;当寄生虫已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时,则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