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玉米品种原生态栽培技术

2016-03-28 02:52刘传林任莅莅王怀海陈辉强陕西省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725000
中国种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农家肥玉米

刘传林 任莅莅 王怀海 陈辉强 周 新 陈 浩(陕西省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 725000)



秦巴山区玉米品种原生态栽培技术

刘传林 任莅莅 王怀海 陈辉强 周 新 陈 浩
(陕西省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 725000)

秦巴山区位于我国内陆区域,泛指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东北部、湖北北部等广大地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温和,植被覆盖率高,海拔从200~3800m,跨度较大,物产丰富,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种植区域在海拔200~1200m之间,海拔低的地方土壤条件较好,利于玉米生长并达到高产,海拔700~1200m处土壤瘠薄,给玉米生长带来些不利因素。

安康市在2010年时开始引进剑白9号玉米种进行试验示范,其突出的特点是子粒角质层比例大,口感好群众喜食,特别是山区群众更是喜欢,同时该品种抗性强、丰产性好,群众乐于种植。秦巴山区属亚热带气候,降水量较丰富,自然特点是山大、植被茂盛,土壤瘠薄,山区群众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当地还剩余部分人员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即良好的自然优势,发展原生态种植以提高粮食安全,满足现代消费理念,还原于生态种植,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将传统技术融入现代食品安全理念。 山区易出现沟道股风,其强度大极易给玉米造成倒伏减产,而就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种其中矮秆品种极少,因此,采用传统生态的玉米矮化育苗移栽技术既可提早成熟,又可抗风抗倒,保证玉米增产增收。这种传统的玉米生产方式既可满足农民对玉米的需求,又可满足山区农民心理对传统农耕的享受。

1 品种的特征特性

1.1 品种来源 剑白9号(TH609)由汉中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优质自交系h610与自交系B109配组而成。2011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1016号。适宜秦巴山区海拔800m以下地区春播种植。

1.2 特征特性 春播生育期130d,幼苗叶色浓绿,胚芽顶土力强,苗期生长健壮。成株高290cm,穗位高1.3m,成株叶片数18~19,雄花分枝数13~14,株型半紧凑,穗长23cm,穗行数18,行粒数36,百粒重35.6g,花丝暗黄色,子粒黄白色、半马齿形。白轴,轴细,子粒较长,出子率89%,商品性较好。

1.3 品质及抗性 经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送样检测,剑白9号容重712g/L、粗蛋白质10.8%、粗脂肪5.3%、淀粉62.05%。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鉴定该品种高抗穗粒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2 产量表现

2009-2010年参加陕西省陕南片春播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616.1kg,比对照临奥1号增产10.3%,经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近3年陕南大面积推广,一般每667m2产600~800kg,高产田块可达900kg以上。2014-2015年在汉滨区连片示范20hm2,其中春播约13hm2,夏播约7hm2,2年每667m2平均产量春播685kg、夏播612kg,表现稳产、高产,适应性好。

3 矮化育苗栽培技术

3.1 育苗 3月上旬开始,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育苗。育苗的地块选择以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离移栽地块较近的地方较好,每667m2大田玉米需要育苗地30m2。选用腐熟过的农家肥如牛圈粪、猪圈粪、羊圈粪等,以667m2为一计量单位,需备圈粪1200kg、肥土300kg,粪土比为8∶2,先将圈粪晾干打细再与肥土充分混合拌匀待用。将备好的营养土用淡水粪或水浇湿拌匀,以手捏成团手指缝渗水为标准,然后制钵,制钵可用制钵器制,也可人工手捏制钵,钵体直径6~8cm,同时用手指在钵体上插一播种孔,孔深3cm。每667m2需要制营养钵3000~3200个,将制好的钵摆放于宽100~120cm的畦子上,长不限。

播种前先将玉米种晒2~3d,然后用清水浸种8~12h,见露白即可播种,每钵点1粒健康的种子,播种结束后用细土均匀地覆盖播种孔,用洒水壶将覆盖土浇湿。拱膜用180cm长的细竹条若干,交叉拱于畦上,再用1~3mm厚的薄膜覆盖于拱上为小拱棚,拱棚内两头各挂一酒精温度计,将边沿四周用土压实。这个阶段以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为管理目标,温度以30~35℃为宜,最高不超过38℃,若太阳光强和温度过高时要将棚膜两头揭开通风降温,营养钵湿度要视情况而定,该浇水时要及时浇水,保持营养钵一定的湿度利于出苗。

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开始炼苗,白天可将膜全部揭开,到了晚上将膜盖上留两头敞开,连续2d;3叶时晚上只盖中间,四周都可敞开,这样也是连续2d;3叶1心时可不再盖膜,选择晴天下午追施1次淡水粪;当苗接近4叶时,进行第1次挪苗,可在上午或下午进行,将钵苗轻轻拿离原位置,另行摆放整齐即可,每4~5d挪1次,连挪3次,当苗龄达到30~35d、可见叶4~5片时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3.2 移栽 对空茬地块或是回茬地块进行1犁1耙,将地整平。每667m2准备农家肥1000~1500kg、碳铵50kg、三元素复合肥50kg、锌肥1kg。移栽时带尺拉绳,空茬地块每667m2移栽3000~3200株,即株行距为30~33.3cm×66.7cm;回茬移栽2800~3000株,株行距为33.3~36.7cm×66.7cm。挖窝移栽,窝深15cm、宽15cm,按窝施好农家肥,化肥底施占60%,和农家肥一块窝施,然后小心将钵苗放置到窝内并壅土至苗基部,移栽结束后迅速浇定苗水,促缓苗提高成苗率。

3.3 田间管理 当玉米苗达到7~8片叶即小喇叭口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和追肥,一次性完成,追肥量按总施化肥量的40%施入。当玉米苗叶片达到10~12片即大喇叭口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和壅蔸。玉米主要病虫有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螟等。玉米螟在秦巴山区1年发生3代,以2代危害较重,3代主要在回茬玉米乳熟期为害子粒,1代发生较轻。当植株外形为苞叶干枯松散,雌穗离秆,子粒皮层光亮,粒质变硬时,标志着玉米进入完熟期,即可收获。

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选地 选好地块、精细整地。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高产栽培的经济效益,确保增产增收,地膜玉米种植宜选择地力上中等、土层深层、坡面平缓的地块,要求冬前深翻炕土,早春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选种 应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选用纯度高、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杂交玉米种。一般在海拔600m以下区域宜选用掖单13号、丹玉13号等杂交种;海拔600~1200m的区域宜选用郧单一号、绵单一号等中晚熟杂交种;播种前要精选种子,除去霉烂、破粒和杂质,晒种2~3d,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每667m2用种1.5kg。

施肥 备足肥料、配方施肥。底肥每667m2施农家肥2000~2500kg、碳铵20~30kg、磷肥20~30kg或磷酸二铵5~10kg、锌肥0.5~1.0kg。

4.2 播种覆盖 条带种植、合理密植 在中高山区,纯种以133.3cm开带作垄,垄面宽80cm;小麦套玉米带宽以216.7~223.3cm为宜;洋芋套玉米带宽以166.7cm为宜,采取宽窄行种植,每带种2行玉米,窄行距40cm,株距26.7~33.3cm,纯种每667m2留苗3200~3500株,小麦套玉米留苗1900~2100株,洋芋套玉米留苗2400~2600株。

适时足墒、开沟播种 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因此,地膜玉米播期应比露地玉米提前10~15d。要求海拔800m以下地区3月上、中旬播种,海拔800~1400m地区3月底4月初播种,1400~1700m的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播期推迟3~4d。播种要求先阳坡后阴坡。足墒播种是地膜玉米一播全苗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饱墒播种,播一垄覆盖一垄,减少水分散失,如果播种时缺墒,可先播种,暂时不盖膜,等雨后饱墒盖膜;如果播种期遇到连阴雨,土壤湿度过大,不利盖膜,应等合墒时播种覆盖。开沟点播,底肥要求在播种垄中间开沟先施农家肥,再施碳铵、磷肥或磷酸二铵、锌肥分层深施。然后在施肥沟的两侧各开33.3~50.0cm的浅沟,按照设计的密度进行点播,每穴播2粒,播后用细土盖种。

整平垄面、规格覆膜 播种后,要再次清除垄面的石渣残枝,整平垄面,以免戳破地膜,覆膜一般应选用厚0.008~0.012mm、宽70~80cm的地膜,覆膜时,应将地膜紧贴地面,四边垂直压入土里,膜面每隔3~5m压一土带,以防风揭膜。

4.3 田间管理(1)及时破膜,放苗保苗。地膜玉米在播种后7~8d,要常到田间检查,见苗出土,就及时将苗上面的地膜划破,放苗出膜并随即用细土堵严苗基部膜孔。(2)查苗补苗,定苗去蘖。全苗是玉米丰产的基础,必须查苗补苗,确保全苗。查苗补缺可分补种和补苗2种方法。补种就是在破膜放苗后发现缺窝,及时催芽补种;补苗就是在苗子2~3叶期,结合间苗进行移苗补栽,要求在4~5叶期及时定苗,去弱留壮;田管时发现分蘖及时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植株健壮生长。(3)定距打孔,早施喇叭肥。玉米植株生长到小喇叭口时,在玉米行中间每隔2株打1孔,追施碳铵40kg或尿素10kg,并用细土封严孔口。(4)培土雍蔸,预防倒伏。地膜玉米植株高大,加之中高山区雨水多、风灾重,故应做好放倒工作。因此应在抽雄和灌浆期2次培土雍蔸。抽雄期和灌浆期培土有利于根系下扎和固定根基的作用。(5)防治病虫害。苗期用诱饵防治地老虎和鼠雀为害,保证全苗;大喇叭口期用毒土颗粒剂防治玉米螟采用综合措施,防治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在发病较为严重时,每667m2用多菌灵0.2kg兑水50~80kg进行叶面喷施。(6)清拣废膜,集中处理。地膜在土里不易腐烂,残留在土壤中过多,会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应在玉米收获后,将废膜拣干净,集中交给废品收购部门或田外销毁。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农家肥玉米
收玉米啦!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近16年秦巴山区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成灾规律研究
秦巴山区1∶25万土地覆被遥感制图精度的野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