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威单2号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2016-03-28 07:29:44邓培延李文远邓丽华褚崇胜
中国种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威宁县管理站毕节市

邓培延李文远邓丽华褚崇胜

(1贵州省毕节市种子管理站551700;2威宁县种子管理站;3毕节市种畜场)



玉米新品威单2号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邓培延1李文远2邓丽华3褚崇胜1

(1贵州省毕节市种子管理站551700;2威宁县种子管理站;3毕节市种畜场)

玉米新品种威单2号系威宁县种子管理站用自选系WN0631为母本、自选系WN563为父本,于2009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黄粒单交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5015号。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宜于黔西北高寒山区海拔在1400~2200m之间中上等肥力土壤的区域推广种植。

1 亲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1.1 母本 WN0631是威宁县种子管理站2006年用木6杂株为基础材料,通过系谱法,经6代连续自交稳定纯合后定名为WN0631。生育期140d,抗寒性较强。幼苗叶鞘紫色,苗势强,株高168cm,穗位高47cm,成株叶片18片,雄穗1次分枝10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7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0cm,雄花护颖浅紫色,花药黄色,颖尖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1cm,穗行数12~14行,穗轴白色,单穗粒重80g左右,结实性好;子粒半马齿型,百粒重28g。

1.2 父本 WN563是威宁县种子管理站2003年用苏37×561,再用561回交2次,采用系谱法,经5代连续自交稳定后定名为WN563。生育期156d;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05cm,穗位高80cm,成株叶片18片,雄穗1次分枝5个左右,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2cm,雄花护颖微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果穗锥型,穗长12cm,穗行数14,穗轴红色,单穗粒重100g,结实性好;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4.8g。抗旱性强,抗大、小斑病。

2 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2.1 选育过程 该品种是威宁县种子管理站以自选系WN0631为母本、自选系WN563为父本于2009年杂交组配育成的黄粒单交种。于2010年种植观察,表现突出;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产791.4kg,较对照毕单17号增产18.0%;2012年大区对比试验,产751kg,较对照毕单17号增产17.9%;2013年参加贵州省高山组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014完成年续试和生产试验,2015年报审。

2.2 植物学特征 幼苗淡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绿色,第1真叶为圆形,苗势中;成株后株高295cm,穗位高128cm,株型半紧凑,茎秆绿色,成株叶片17片左右,穗上部叶片5~6片,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平均长33cm,雄穗一次分枝10~12个,雄花护颖浅紫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白色。上位叶中度下披,果穗苞叶覆盖程度短,子粒排列直。果穗长筒型,穗长20.3cm,穗粗5.3cm,穗行数平均17行,秃尖1.3cm,行粒数平均36.8粒,穗轴红色,单穗粒重200.7g。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0g左右。属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52d。

2.3 抗性 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结果:高抗茎腐病(HR),中抗纹枯病(MR)、小斑病(MR),抗大斑病(R),感丝黑穗病(S)、穗腐病(S)。

2.4 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子粒含粗蛋白质10.21%,粗脂肪4.47%,粗淀粉73.2%,赖氨酸0.30%,容重754g/L。

3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0年种植观察,表现突出。201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产791.4kg,较对照毕单17号增产18.0%;2012年大区对比试验,产751kg,较对照毕单17号增产17.9%;2013年参加贵州省高山组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689.0kg,比对照增产7.2%,增产显著,产量居第1位,5试点较对照4增1减,增产点占总试点数的80%;2014年续试,平均产745.7.0kg,比对照增产14.1%,产量居第1位,5试点较对照增产,增产点占总试点数的100%;2年10点次9 增1减,每667m2平均产717.4kg,较对照毕单17增产10.7%,增产点占试点数的90%。2014年贵州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高山组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669.6kg,较对照毕单17增产8.6%,5个试点全部增产。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海拔1250~2250m范围内的地块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4.2 栽培要点 宜春播,选择土层深厚的中上等肥力地块进行种植,种植密度3200~3500/667m2株。播种前耕犁耙好地块,使土壤疏松、平整。播种时,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800kg、玉米专用复合肥15kg作底肥。5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结合中耕每667m2施尿素15kg进行第1次追肥,大喇叭口期进行第2次中耕培土,结合中耕施尿素15kg进行第2次追肥。海拔1800m以上地块需采用地膜覆盖进行种植。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苗期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成熟后及时收获、脱粒、晾干贮藏。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地块的选择与施肥 选择制种地时要远离普通玉米地300m;时间隔离二者要在隔离区外玉米出苗15d后播种,以错过普通玉米的花期,从而达到隔离。播种时施足底肥(50kg/667m2玉米专用复合肥),大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培土,再追施尿素30~40kg/667m2。

5.2 种植密度与花期调节 播种密度的高低对制种产量的高低非常重要,过低和过高对制种产量都有影响,根据父母本特性,每667m2父本不少于800株,母本不少于3800株,父母本行比最好为1∶5,可获得较高产量。制种时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好坏对制种产量的高低也很重要,父母本生育期相当,为保证母本有充足花粉,可将1/3父本浸泡后与母本同播,一般选择在4月上旬以前播种完毕。

5.3 增产措施与防杂保纯 最好采用营养托育苗移栽,配以地膜覆盖栽培和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制种产量。及时去杂去劣去雄,确保种子纯度;适时收获,父母本分收分脱,防止种子混杂,保证种子质量。

5.4 病虫害防治 搞好预测预报,要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特别是苗期要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5.5 适时收获 灌浆期后约55d以上为最佳采收期,成熟后及时抢晴收获、脱粒、晾干、贮藏。

简讯

中国种子协会青贮玉米分会在北京成立

2015年12月19日,中国种子协会在北京召开青贮玉米分会成立大会。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处长王玉玺主持,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致开幕词,来自全国各地66家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代表在听取了青贮玉米分会的成立背景和筹备等情况介绍后,一致认为,中国种子协会成立青贮玉米分会,是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牧草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求的具体行动,十分必要。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种子协会青贮玉米分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分会第一届领导机构。会议选举北京大京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丁光省董事长为分会会长;全国农技中心种业信息与技术处王玉玺处长为秘书长;北京农学院等13个单位为副会长单位;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皓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个单位为候补副会长单位;中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7个单位为理事单位;北京正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候补理事单位。

会议通过了青贮玉米分会3年工作计划。青贮玉米分会今后3年的重点工作是在宣传贯彻执行新《种子法》的基础上提出修改完善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建议,申报组织联合测试绿色通道、设立联合品种展示、组织权威人士开展专业讲座、参加国际交流、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发挥好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来源:中国种子协会网)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威宁县管理站毕节市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瑞雪兆丰年
乡村地理(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多个“第一”背后的秘密
中国民政(2019年12期)2020-01-02 09:12:02
宿迁市救助管理站:小团队如何撬动大社会
中国民政(2019年12期)2020-01-02 09:12:02
My Best Friend
贵州省威宁县老干洞洞穴成因与价值研究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7
威宁县召开2015年关工委暨老年教育工作会议
晚晴(2015年7期)2015-05-30 16:57:06
威宁县高海拔山区冬暖式大棚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