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云的建设与发展

2016-03-28 06:49赖富饶古志平
传播与版权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数字化

赖富饶 闵 甜 古志平

期刊云的建设与发展

赖富饶 闵 甜 古志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面临着升级与转型。因此,以科技期刊为例,阐述目前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和介绍云计算在已有领域应用的经验,基于云计算的特点和核心服务功能,探讨云计算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形成期刊云,并对期刊云的功能、基本结构、运行和管理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科技期刊;期刊云;网络出版

[作 者] 赖富饶,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编辑;闵 甜,硕士,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编辑;古志平,华南理工大学《现代食品科技》编辑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师。

期刊作为新知识传播的载体与平台,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将期刊的出版方式和传播方式推进到了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如稿件远程采编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传统投稿和审稿方式,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大型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化期刊的发行,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对期刊文献的查阅,促进了科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传统的期刊出版,从收稿、审稿到编辑出版,时间周期较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自行建立或依托挂靠单位建设期刊网站,这就面临着维护任务大、硬件资源有限等问题,尽管目前有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给用户提供文献查询和阅读,但期刊在编辑出版和发行传播方面仍受到很大的限制[1]。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基于云计算的应用范围正日渐扩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认为云计算可提供有用、便捷网络访问的按使用量付费模式,具有规模大、虚拟化、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可扩展性高、极其廉价等优点,现在已经发展出了云物联、云安全、云储存、云游戏和云计算等多方面的应用。本文从云计算的特点入手,借鉴目前云计算在现有领域应用的相关经验,探讨云计算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方面的应用——期刊云,并对期刊云建设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探讨,以期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我国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在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各行业的发展都或多或少与网络有了关联性。对于期刊出版而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期刊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从早期的CD、VCD、DVD等逐渐过渡到了网络期刊、数据库和多媒体电子期刊等,并使之成为期刊的主流方式。其中,网络期刊数据库的出版发行渐渐成为情报咨询、科技查新、学术交流的重要力量,这也使得我国的期刊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机会和挑战[2-5]。

(一)期刊质量不高

科技期刊应该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准确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科技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在数量上可以说是一个期刊大国了,但是期刊质量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屈指可数[6]。

另外,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很低。目前很多期刊都提出了不同的期刊国际化目标,但是,很少有期刊从稿源、编委、引文等具体方面入手做期刊国际化的工作,特别是稿源质量是提高期刊质量的根本。我国正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期刊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应作为科技期刊的重点任务,提高期刊的自身影响力,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体制机制的阻碍

当前,我国期刊管理经营较为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竞争力弱,市场化运作能力较差,期刊编辑队伍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导致大部分期刊的效益都很低。截至目前,我国期刊有70%以上都是非法人单位编辑部,大多数期刊都还处于事业单位经营模式下的出版方式和主管主办计划体制下的管理状况,并不能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进行独立经营。因此,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数字化创新的不足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各行各业,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化程度会慢慢加深,在这样的环境下,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也取得了一些较为可喜的成果,体现在出版方式的多样化,如数据库、网络期刊、电子杂志、多媒体数字期刊和手机杂志,传播方式中的公众号、博客、邮件和主页等。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发展思路、经营模式、管理人才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期刊的数字化创新和国外仍有非常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第一,发行渠道单一,多数科技期刊的发行依赖于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第二,内容同质化,在发行手段、内容、服务和技术方面创新明显不足。

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期刊数字化的宝贵经验,努力提高数字化期刊的创新水平,从内容编辑、广告经营和发行订阅几个方面入手,专注目标读者,特别是科技学术期刊,还可加强内容定制方面的服务,打破传统的订阅习惯,以用户需要为目标,拓展期刊利润增长点。

(四)期刊品牌建设的不足

目前,对期刊品牌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期刊品牌与期刊的宗旨、办刊理念、出版风格、行业地位及公众形象密切相关。尽管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出版行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状是我国大多数的期刊国际化程度低,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低。目前有个别期刊,如《家庭》《知音》《读者》《青年文摘》等在国内影响力较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并成立了出版集团。我们应从这些成功的杂志身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找准期刊的定位,提高内容质量,更好地服务用户,坚定不移地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7]。

(五)集团化发展缓慢

从世界上期刊发展的历程来看,期刊的集团化发展是我国未来期刊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01年发布的17号文件中,明确了期刊集团化发展的主体思路,其实质是以建立期刊集团方式为基础,从组织结构、制度和产权方面对期刊行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集团化发展,是指多个期刊出版单位通过出版资源结成利益共同体,进行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化竞争优势,从而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过程。目前我国期刊出版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而且科技期刊的集团化发展存在更多的障碍,因为科技期刊大多专业性较强,需要依托一定的行业背景,大部分科技期刊还是处于弱散的状态,跨地区联合、兼并、重组可能更有利于期刊的集团化发展[8]。

二、期刊云建设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获取数字化资源越来越方便,从而推动期刊出版方式的转变,数字出版大大缩短了期刊的出版周期,同时也使得发行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性,因此数字化发展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期刊出版单位应重点发展的领域[9]。

(一)期刊云的相关概念

“云”是一种聚集方式。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其基本原理是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以及所处理的数据分别交由大规模服务器集群和互联网的数据中心运行、存储,并不需要运行、存储在本地个人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用户只需要有一个具有输入、输出功能的端口即可使用。云计算的应用目前已经很多,如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在线投稿系统、图片处理及文字处理软件、博客、自媒体等。对于期刊编辑方面来说,云计算就是建立一个在线的提供数字出版综合服务的出版平台,使分散的、碎片化的出版资源整合成整块“云”[10-12]。

期刊云是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供编辑出版使用的网络化平台,也是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线上销售、读者付费阅读的在线平台。期刊云对于使用者而言,所展现的就是一个编辑出版网站,网站链接了千万个编辑出版单位。使用者只需在网站上注册账号登录,便可享受多种多样的服务,如投稿、在线出版、发表评论、信息查询、广告刊登、与编辑和作者互动。对不同的使用者而言,期刊云有不同的作用和权限,如:作者可以通过网站投稿、通过平台查询稿件信息并和编辑互动,审稿专家可以审阅相应稿件,编辑可以对稿件进行编校等。通过网络化的期刊云平台,编辑部可以对数字化内容进行加密,同时也可以授权发行人运营相应内容,并且发行商还可以将相应的数字化内容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如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等电子设备。

(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出版的发展

2011年4月,我国已明确将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项目,至目前,云计算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重大设备和核心软件及支撑平台等方面都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全国各地的云计算建设也是此起彼伏,很多大公司也加入了云计算的行列,如阿里云云计算平台、百度开放云平台、中国电信的云托管、世纪互联的分布式中心等,这些云平台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于云计算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数字媒体基础建设提供了基础。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出版是指将数字出版放到云平台上,而并不局限于传统的CD、VCE、DVD、光盘等,主要是基于数字技术对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云平台传播的一种新型方式,它更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制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平台化和阅读形式多样化。目前,国内多数出版商都在加紧期刊出版云平台的布局和建设,期望为出版单位提供快捷方便的云服务。如方正的Apabi云出版平台、新华印务的中国云出版平台、中国知网的“云出版+云数图”云出版平台等,通过云出版平台,出版者可以自主进行数字内容的生产和发行,并通过云平台快速对接渠道商并达成数字内容的运营合作,出版者和渠道商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数字内容的读者使用数据和订单信息,并进行解释和数据的收集整理。近几年兴起的云出版平台的建设,不仅加快了期刊出版的传播和发行,也带来了变革和新的挑战,从而为期刊出版的产业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契机,也为我国期刊出版的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13]。

(三)期刊云的建设

实际上,“期刊云”可以由期刊行业的大型出版机构组织,基于现有云计算的技术,开发基于云计算核心的编辑出版系统由各编辑单位使用,从而实现作者投稿、编辑组稿、专家审稿、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等一体化流程。

由于学科差异,不同期刊的定位和出版宗旨并不相同,服务的对象也有很大差别,从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办刊特色和期刊风格。但是,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期刊编辑的流程、与专家和作者的信息交流则是相通的,这就为确定期刊云的基本构成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14]。

1.期刊云信息的储备。建设期刊云,核心内容是作者、内容、编辑、出版、发行等相关数据的存储,然后才能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访问,因此需要出版单位将数据分类,并建立相对应的数据信息库,如新到稿件、待审稿件、在审稿件、修改稿件、退修稿件、录用稿件、编辑处理稿件、出版稿件等以及作者信息库、专家信息库、用户信息库等专门的数据库,以确保期刊云能够基本顺利运行。

2.期刊编辑流程的优化。一般来说,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包括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校对、样刊监制、出版和发行等。而在期刊编辑流程中,组稿、审稿、校对和出版发行每一步都涉及多项工作内容,在期刊传统出版方式中,周期较长;而基于云计算的编辑出版系统则可将上述所有工作内容整合到云平台中,完成稿源的征集、稿件的三审三校和出版发行,减少重复劳动,提升编辑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期刊云的建设中,需要在云平台相应地配置征稿启事、投稿须知、学术不端检测、专家审稿系统、编辑出版软件等子系统,实现作者、编辑、专家、读者等之间的在线交流、下载、阅读等,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作者、专家和用户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大数据库,以期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使期刊编辑中的数据互通共享、数据计算分析及数字化作业成为可能[15-16]。

3.期刊的管理方式。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基于云出版平台,期刊云的建设可以轻松实现无纸化办公和远程稿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强办公的协同性。目前笔者所在期刊编辑部采用的出版编辑系统即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稿件的远程处理,并且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期刊的发行销售。基于期刊的云出版平台,可实现读者通过渠道商对特定数字内容的购买服务。目前,期刊的数字化产品销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纸质期刊出版发行后,将出版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发送到各数据库的发行平台,由读者线上阅读。第二,对纸质期刊内容重新加工成不同形式,以网页、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或直接发送给征订读者。第三,构建自己的数据库,实现读者付费阅读。以上各种方式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设备进行阅读。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几种方式所产生的费用都是期刊编辑部直接由读者支付得到的,从而获得了比传统发行方式多得多的销售收益[19]。

5.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在网络信息时代,交流沟通尤为重要,期刊云作为新的出版平台,其交流平台的开发和建立是期刊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云可开发类似网页淘宝和QQ等即时通信软件或者交流论坛平台,通过交流平台,投稿作者和编辑、读者和编辑、审稿专家和编辑以及读者之间即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期刊云还可以利用发布博客、推送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搭建一个多维立体的高效交流互动平台。

(四)期刊云建设面临的挑战

1.云出版的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数字化出版明显得到了加速发展,在云平台建设的大环境下,所有关于出版、发行的数据都存储在云平台,这就对数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数据的安全是数字化出版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各出版单位对数字化内容版权的保护需求,对数据的加密采取多种方式,也有可能造成网络堵塞,发生系统性障碍,另外也要非常注意用户数据被窃取或篡改盗用等;而我国关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需要做到:(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一些新型的发行方式如自媒体得到较快发展,促进期刊云的建设和运营的多样化;(2)提高版权保护的宣传力度,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正当权益;(3)制定完善的统一技术标准,为版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要配合网络管理、公安、电信、宣传等部门做好网络安全管理的工作。[20]

2.建立统一标准化的格式。我国的数字出版起步较晚,尽管目前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数字出版还属于新兴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由于我国涵盖各行各业的期刊众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出版技术标准,数字化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出版者或发行商放到云平台中,每个出版单位使用的数据格式不尽相同,这为期刊的标准化以及阅读带来很大的障碍,同时也增加了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难度。近年随着移动终端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同时也为期刊数字化内容的标准化提供了一个方向。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以期实现数字化内容的标准化:(1)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调研标准化的方向和方式;(2)培养一批深入探讨数字内容标准化实施途径的专家队伍;(3)国家鼓励或提倡创新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应用,并加大数字化出版标准化的宣传力度[21]。

3.期刊云的高效运行。与传统的出版相比,作为新生事物的数字化出版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云计算显然有使数字化出版加速的趋势,因为云计算可以使得资源的分配具有更强的伸缩性。因此,基于云计算的期刊云的运行,需要一个完善成熟的产业链条,特别是期刊云使得期刊的发行明显加速,这就需要云技术提供者、出版者和发行商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功能,形成分工合理、密切合作的局面。在期刊云运行模式下,出版者和发行商应尽力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出版单位则应重点把握内容,严格控制稿件质量,认真做好审稿、编辑和校对方面的工作;各运营单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使期刊云高效运行。

三、结语

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期刊云作为知识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体为期刊的发展指明方向,它体现了数字出版的主要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必将会成为网络学术出版的主流形式。因此,在建设期刊云的过程中一定要定位准确、思路开阔,目标明确、措施得当,机制灵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使科技期刊在多元化背景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系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060200008)]

[1]陈广仁,苏青.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J].科技导报,2008(19):17.

[2]汪新红,彭绍明.数字出版平台及其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导报,2010(2):137-138.

[3]曾建勋,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趋向[J].编辑学报,2008(4):283-285.

[4]张晓琳,尤建忠.云计算在出版业的应用畅想[J].出版广角,2012(3):50-52.

[5]陈笑.对中国行业期刊的评析[J].中国图书商报,2004 (6):7-8.

[6]王佳宁.学术期刊转型发展的着力点[J].传媒,2011 (12):20-22.

[7]张玉青.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品牌延伸的尝试[J].创新: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2012,115-119.

[8]吴锋.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革命及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4(9):32-33.

[9]田丁.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未来形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232-236

[10]程伟红.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40-345.

[11]张建军.科技期刊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73-875.

[12]显龙.以云计算技术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J].传媒,2013(4):73-75.

[13]李鹏.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2):7-10.

[14]陈丹,程小雨,齐媛嫒.施普林格期刊运营模式及数字出版策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2):15-19.

[15]张阳,李建忠.云时代科技期刊数字化研究明[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006-1008.

[16]彭绍明.云出版:数字出版发展的整体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12(2):10-13.

[17]张博,庄子匀,陈获良.云出版是解决数字出版面临问题的根本出路[J].出版发行研究,2012(2):14-17.

[18]魏巍.关于云计算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6):186-187,199.

[19]张诚.加快期刊云建设推进出版业转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6):1032-1035.

[20]郑继承,邓迎,段家喜.IDEFO模型在光学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运营中的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 (1):23-28.

[21]黄洪民,马爱芳,张晶.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现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238-241.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数字化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