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县
盘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位于六盘水西南部,国土面积4056平方千米,境内有2个省级开发区,1个市级产业园区,下辖39个乡(镇、街道),506个村(居),聚居着汉、彝、苗、白、回等28个民族,人口118万。盘县历史文化悠久,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美,是世界古银杏之乡;素有“滇黔锁钥”之誉,是贵州省面向云南省和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国南方能源战略基地,曾经是三线建设的主战场;是云贵交通、能源、商贸、物流、旅游的重要节点,是毕水兴经济带的中心腹地。
自然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为15.2℃,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境内属喀斯特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体,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南部隆起。全县各类土地面积为40万公顷。植被类型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植物几乎都能生长,森林覆盖率达46.69%。境内有古银杏、坡上草原、大洞竹海三个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集险、奇、秀于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别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千年古银杏树群,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
物产资源丰富。盘县境内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等特点著称,现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储量分别占全市、全省的60%和15%,境内有盘江精煤公司、盘县电厂、盘南电厂、响水煤矿、松河煤矿等大中型煤电企业及86对地方煤炭企业,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煤县和“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被誉为“煤电之都”。
交通快捷便利。盘县自古以来就是由黔入滇的交通要道。320国道、国家高速公路G60镇胜段横穿东西,212省道和水盘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长昆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毕水兴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规划建设盘县支线旅游机场,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红铁路在县城红果交汇,为盘县东进贵阳,西出昆明,北上川渝,南下两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是贵州省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文化底蕴深厚。境内距今20 至30万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盘县大洞”和距今约2.4亿年的新民鱼龙化石遗址扬名中外;被誉为佛教八小名山的“丹霞山”孤峰耸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亲临盘县境内考察,记载了“碧云洞”喀斯特溶洞景观的千奇百怪;历经六百余年历史洗礼的“双凤古城”独具魅力;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绽放异彩。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歌节等民族节日,有“海马舞”“羊皮鼓舞”“耍马舞”“芦笙舞”等民间舞蹈,深受国内外人士青睐。
近年来,盘县县委县政府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5个100工程”为平台,按照“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总要求,坚持“两加一推、两化带动、四化同步”,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紧紧围绕“建成贵州省最靓丽的西大门、建设具有区域带动力和100年不落后国际一流的精品旅游大城市、打造贵州省面向昆明市、辐射东盟的桥头堡及川滇黔桂四省区结合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着力打造城市品质和功能完善、绿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特色精品旅游、发展软环境、精神文化“六个高地”,奋力在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统筹城乡、区域合作、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安全集约、循环低碳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扬“团结奋进、拼搏实干、大胆创新、勇争一流”的盘县精神,敢想敢试敢创新,敢闯敢干敢担当,大力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作风,着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开放,强化统筹城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连续6年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的基础上,又在贵州省率先获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填补了贵州省全国百强县的空白。2014年又获得“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县”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特色目的地城市”等多项殊荣。2014年11月1日,北京市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盘县位居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85位,较上年前移2位,成为贵州省主动适应新常态,大力培育经济强县,发挥经济强县示范带头作用,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
(中央电视台7套《乡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