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期刊应对学术道德失范对策探析

2016-03-28 06:04刘彦超
传播与版权 2016年9期
关键词:不端学术期刊稿件

刘彦超 李 志

高校学术期刊应对学术道德失范对策探析

刘彦超李志

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中介环节,高校学术期刊对于学术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遏制愈演愈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学术期刊编辑部要采取提高思想认识、确立以法办刊理念、加强编辑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期刊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对策。

高校学术期刊;学术道德;学术腐败;学术不端

[作者]刘彦超,副编审,《武警学院学报》副主编;

李志,武警学院部队管理系副教授。

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破坏学术生态,败坏学术风气,给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高校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发布与传播平台,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论文答辩、成果评奖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学术成果传播的中介环节,高校学术期刊积极构建遏制学术道德失范的“防火墙”,对于推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思想认识

高校学术期刊是展示高校师生学术成果的窗口,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术期刊的职责和地位决定,高校学术期刊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传承先进文化,不断推出优秀学术成果。作为高校学术期刊的核心支撑,编辑对于高校学术期刊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是高校学术期刊维护学术道德的重要保障。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期刊和自身所肩负的崇高社会责任,恪守出版法律法规和编辑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公道正派的价值取向,积极维护学术道德,自觉抵制各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

二、确立以法办刊理念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仅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甚至还可能引发版权纠纷,给编辑部带来名誉及经济损失。在建设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亟须牢固树立依法办刊理念。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编辑要注意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出版政策和法规、国际公约来规范作者、审稿专家乃至编辑自身的学术行为,用法律武器捍卫读者、作者以及期刊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编辑能力建设

(一)注重编辑业务能力培养

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是衡量稿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编辑才能准确判断稿件的学术价值。反之,如果编辑业务能力不强、学术视野狭窄、知识结构陈旧,则很难把好学术质量关,必然致使粗制滥造的鱼目混珠之作大行其道。因此,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日益增强学术鉴别能力。首先,编辑要自觉按照“学者型”编辑的要求,加强对所负责栏目相关领域知识的研究,力争成为一个或几个学科领域的内行甚至专家。其次,编辑部要支持编辑参加各级新闻出版部门、期刊学会、专业协会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增强编辑职业技能,拓展编辑学术视野。

(二)提高编辑的规范化意识和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术规范有助于学术活动制度化、学术研究标准化和专业化,有助于规约和惩处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各种不良行为。2004年6月22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的有关法规、学术道德和基本规范,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学术期刊编辑部除了加强编辑的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培养外,还要注重对编辑进行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培训,增强编辑的规范化意识,提高编辑的规范化能力。学术期刊编辑要以维护学术规范为己任,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规范,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把关。稿件中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要求作者规范地标注注释或参考文献。提醒作者按贡献大小合理署名,不随便标注与论文无关的基金项目[1]。

四、建立健全期刊质量保障体系

只有刊发学术质量上乘的稿件,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得以保证,也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有赖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严格执行各项编辑出版制度,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期刊学术质量保障体系。

(一)严把作者投稿关

在作者投稿环节严格把关,可有效防范部分学术道德失范稿件进入编辑出版流程。作者投稿时,可要求作者提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开具的“介绍信”,证明来稿不涉及秘密事项,无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要求作者签署“版权协议”,承诺无版权纠纷和虚假署名行为;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实验数据及课题任务书,以避免篡改数据、虚假标注基金项目行为。此外,编辑还要认真核查来稿的参考文献和注释标注情况。对于参考文献和注释标注不规范的稿件,要求作者进行补充和规范。在作者投稿环节,编辑部还可以运用采编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来稿规范化程度。在采编系统中,可将上传“介绍信”“版权协议”等证明文件,以及规范著录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英文翻译等信息,作为稿件提交的前置条件,以保证来稿的规范化。

(二)科学运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通过将所上传来稿与海量文献进行全文比对,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有助于期刊编辑部快速高效地甄别抄袭剽窃、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稿件。然而,系统自动生成的检测报告不能直接作为学术不端稿件的鉴别依据,还需要编辑通过对复制文字的仔细分析,科学认定来稿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此外,检测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系统比对库中对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外文文献等文献的收录范围和时间均不甚完整;缺少海量的学术著作、教材、内部文件等内容;更是无法全部囊括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网页、博客、微信、QQ空间、百度文库、贴吧、数据库等内容。如果来稿复制了检测系统比对库收录范围之外的文献,系统显然无法检测出来。检测系统对于图片、表格、公式等内容的检测能力比较弱,对于改头换面的“隐性剽窃”更是无能为力。由此可见,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能作为学术不端稿件甄别的辅助工具,还需要编辑对检测报告进行科学分析,有赖于编辑、审稿专家在后续的编辑出版流程中严格把关。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检测系统的作用,编辑部应在初审前和付印前分别对稿件进行检测,以防止部分作者妄图利用检测系统数据库的滞后性来“蒙混过关”[2]。

(三)严格执行审稿制度

审稿是编辑出版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决定着来稿能否被刊用。高校学术期刊通过严格执行“三审制”等审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不足,有助于对稿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三审制”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有利于杜绝“权钱交易”“人情稿”“关系稿”等学术腐败行为,也可以避免由于编审人知识不足或工作疏忽而造成的一些失误,有助于发现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此外,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还应重视编委会对学术期刊指导和监督作用的发挥。编委会成员通常由学术期刊所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的学术视野。通过把待用稿件呈送编委会审阅把关,或是定期召开编委会会议开展期刊审读活动,有助于发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五、加强宣传教育

有调查表明,超过1/3的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甚少”和“基本不了解”[3]。由此可见,对广大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高校学术期刊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对读者、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一是高校学术期刊可通过经常性地刊发学术道德建设方面的学术论文,建设浓厚的高校学术道德氛围。二是高校学术期刊可利用四封、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申明编辑部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戒措施。三是编辑可利用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机会,适时对作者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四是高校学术期刊可发挥学术规范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通过聘请期刊专业人员来校开展学术讲座、编印学术规范工作手册等形式,积极参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2]。

六、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建立健全编辑岗位责任制

论文发表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虽然多发生在作者身上,但也与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内部制度不健全、职责不分明、管理漏洞较多有关。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部亟须建立健全责任编辑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奖优罚劣,让责任编辑真正负起责任。对于以“文责自负”为借口,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听之任之的编辑,要坚决予以惩处;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多次发现并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编辑,在评功评奖、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二)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处机制

建立健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处机制,使学术道德失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是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必要措施之一。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要根据在出版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学术道德失范情况制定相应对策,规定明确的惩处措施并严格执行。把情节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者坚决纳入“黑名单”,一定年限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署名的任何稿件。必要时,可将其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并向其单位通报。

七、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高校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大多各自为战,信息沟通不畅,这就给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可乘之机。加强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学术期刊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编辑部可充分利用各级期刊学会的网站、QQ群、微信群等平台,实时交流待刊用稿件目录,通告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及其作者。如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2013年11月17日建立了QQ群“社科family”,目前已有660余位高校文科学报编辑加入。借助这个QQ群,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交流学术规范知识,曝光学术不端作者,对于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者,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应通力合作,联合采取惩处措施,共同织就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天罗地网”。[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学术期刊视阈下的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D152016,负责人刘彦超)成果之一]

[1]王昌度,程群.维护学术规范是编辑的重要职责[J].科技与出版,2005(3):54-56.

[2]刘彦超.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5(9):54-59.

[3]俞涛,厉亚.学术出版中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J].科技与出版,2012(1):88-90.

猜你喜欢
不端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