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徐红丽
塑料大棚春提早番茄栽培技术
西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徐红丽
番茄按植株生长习性分为有限生长(自封顶)及无限生长两种类型。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选择低温弱光条件下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快、早熟性好、商品性状佳、对病害多抗的早熟和中早熟新品种。如金棚8号、金棚1号、粉都金冠王等。
(一)育苗时间
根据当地春季塑料大棚栽培时间减去育苗时间60~65d,黄淮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上旬播种,翌年2月上旬分苗。
(二)播种质量
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质量为8~10g。
(三)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断搅拌,保持恒温,15~20min后将种子取出放入温度为20~30℃水中浸种4~6h,搓去种子表面的黏物质,用水冲净控干,在温度为25~3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当种子有70%左右露白时进行播种。
(四)适时播种
原料用园土或大田土,有机质用猪粪、牛粪、马粪、鸡粪,复合肥用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多菌灵、敌百虫或辛硫磷等配制。
播前平整土地,浇足底水,然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药土再播种。
(五)分苗
在真叶长出2~3片以前,分苗到营养钵或分苗床中,每钵1株,面积8cm×8cm或10cm×10cm。分苗床按行距10cm、株距10cm进行分苗,每分1行浇水、覆土,再移栽下1行,以次类推。
(六)苗床管理
1.温度管理。采用“夜冷育苗”的变温管理方法。即夜温比日温低10℃。出苗前温度为25~30℃,苗出齐后,白天温度23℃,夜间温度15℃,移苗后白天温度保持22~26℃,夜间温度不低于15℃,定植前7天进行低温炼苗。适当控水,加大通风,降低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18℃,夜间温度不低于10℃。
2.水分管理。出苗前不浇水,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前7天不浇水,移栽前到定植前每隔5~7d用0.2%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喷施1次,以利于壮苗。
(七)壮苗标准
壮苗标准为:苗龄55~65d,株高25cm,8~9片真叶,茎短粗,紫色带绒毛,80%以上带蕾。
(一)轮作
实行2~3行轮作制度,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整地
在入秋前深翻整地,使土中病菌、害虫翻到地表,经阳光曝晒起到杀死病菌的作用。春季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一般每667m☒施有机肥5 000kg,配合施入5kg过磷酸钙、硫酸钾、复合肥料。
(三)消毒
定植前要进行塑料大棚消毒。用百菌清烟剂熏蒸,闭棚,保持棚室密闭24h后进行通风。
(一)时期
当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棚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8℃时即可定植。
(二)方法、密度
在整好的垄上按品种特性确定种植密度,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30~33cm,中晚熟品种种植密度为35cm定植。定植后覆地膜,有条件的可地下暗灌,以降低田间湿度。
前期增温保温,增加光照,后期注意降温排湿,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一)温度管理
定植后的3~5d要保持温度28~30℃以利于缓苗。缓苗后将温度白天降至25℃左右,夜间保持15~18℃。温度控制主要通过保温及通风措施。
(二)光照管理
前期增强光照。主要措施采用通光性能好的塑料薄膜,经常对塑料薄膜表面进行清理。
(三)水肥管理
番茄栽培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定植后的管理,原则是“头干脚湿”,即空气湿度小,土壤湿度大。定植7天后浇缓苗水。坐果前“不干不浇水,干了少浇水”,坐果后需水量增加,在第五穗果实杏仁大小,第二穗果坐住时,要及时浇水。果实接近成熟时,要控制浇水。生长前期放顶风,生长中后期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采用顶风、底风一起放的方法。
在定植初期可追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植株的光合利用率。在每穗果坐住后分别追1次肥,以腐熟的稀大粪及生物菌肥为主,最后1次施肥要在收获前15~20d施入,有利于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含量。
(四)植株调整
1.搭架、绑蔓。当植株高30cm时,要及时搭架、绑蔓,一般采用三角架或四脚架。
2.整枝。整枝采用单干整枝。
3.抹芽打杈。为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促进营养物质向花果方向流动,除选留的主枝或侧枝外,摘除其余侧枝。一般来说抹芽、打杈越早越好,以确保养分集中供应。
4.摘心。主要用于无限生长型。根据情况确定所留果穗的上方留2~3片叶,将植株的顶芽摘去。摘心可提高座果率,促进果实成熟。大架5~6层穗果摘心,小架3~4层穗果摘心。
(五)保花保果
1. 2,4-D。浓度为10~15mL/kg,涂花,加红颜色,不能乱涂。
2.防落素(番茄灵)。浓度为25~30mL/kg,可浸花和喷花,不易产生药害,比较省工、效果好。注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浓度要严格掌握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气温低时浓度要高些,气温高时浓度要低些,切勿触及叶及生长点,以防茎叶发生畸形或生长点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