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哲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防范
●杨于哲
负债经营作为现代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最普遍的筹资方式,对企业具有双重作用,既有缓解资金需求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产生加大企业财务压力等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负债经营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化解对策,以期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一定帮助。
负债经营 筹资成本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作为企业日常筹资活动的基本方式,因其自身对企业的利弊双重性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决策分析的重视。具体来讲,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举债的方式借入活动资金以期达到加快资金流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的目的。我国企业负债经营中对于负债的使用已不仅局限于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负债更多地运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技术革新的资金支持等。但另一方面,负债作为一种筹资方式,会因为债务问题给企业带来信用、财务等多方面的风险,值得企业在经营中加以注意并做好防范措施。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1、缓解资金压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要求企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加以运转,在逐步加大的资金压力下,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公司债券等负债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资金需求压力,同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总体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除了竞争方式、市场大环境等外界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包括资金规模、市场影响力等。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筹集足够的流动资金,为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供资金支持,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综合影响力。
2、加大财务杠杆效用,提高股东权益。
财务杠杆效用是指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企业股东收益。具体来说,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企业负债率,财务杠杆作用将使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在企业债务利息总额一定的前提下,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承担的债务利息将有所降低,从而为企业经营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同时,由于企业整体利益上升,企业股东权益将随之提高。
3、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节税效应。相比于权益筹资,负债筹资在获得一定借款之后,除偿还本金之外,只需按一定的时间支付一定的利息,无需承担除此之外的经济责任。而权益筹资需要承担因市场波动带来的一系列经济风险。此外,我国相关财务核算规定,负债支付的利息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股利不能税前扣除。总体而言,负债筹资的资金成本要低于权益筹资的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资金成本。
4、转移风险,减少通胀风险。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债务人所偿还负债的总额与发生通货膨胀之前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债权人所拥有的债权发生了贬值,债务人将负债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转移给了债权人,减少了因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货膨胀率越高,举债企业因此而获得的额外收益就越高,这种因负债筹资而产生的通货膨胀收益被称为“举债效应”。如果企业不是采用负债方式经营,而是采用自我积累资本或者权益筹资等方式进行扩大再生产,则这部分因通货膨胀产生的经济损失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加大了营业风险。
(二)负债经营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对于举债经营的企业,负有偿还全部本金和举债期间利息的责任,但如果在举债期间,企业未能达到举债经营的预期收益率,或者发生其他经营事故导致企业经营收益率下降或者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况,致使负债企业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债务清偿任务。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运转不灵,影响企业信誉,更严重的后果是将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局面。一般而言,这种无法偿还债务的信用风险可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
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负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内,现金的流出量远远超出流入量而导致的无法到期偿还债务的风险。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理财不当,对现金收支量的安排未做长远筹划而造成,主要表现在某一时点或某一项债务不能及时偿还。因此,该种风险可以通过预期做合理的现金流量安排避免。
收支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无法偿还本息的终极风险,不仅可能源于公司理财不当,更多的是源于企业经营不当而引起的企业濒临破产状态。收支性筹资风险相比于现金性筹资风险而言,更多的是源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失误以及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具有一定的不可逆转性。
负债经营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负债筹资引起的财务状况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收不抵支的财务赤字。具体来讲包括两方面:一是因为负债经营引起的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的风险;二是因为负债经营可能产生的企业现金流周转以及由此引发的更为严重的财务困难风险。产生此类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经营决策不当
负债经营企业举债筹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不合理决策等问题,导致企业长期财务赤字。此时,企业负债经营的初衷无法达成,而且导致企业因资金运转脱节,无法按期支付负债的本息。一方面,违约将使负债企业承担额外的违约责任,接受加处罚息、罚款等处罚,加大负债企业的偿债压力。另一方面,违约将使企业社会信用受损,不仅加大了再次筹资的难度,增加了筹资成本,而且企业因此失信于客户,影响企业经营潜在客户,损失无法估量,从而进一步加大负债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筹资方式运用不当
目前企业负债筹资的主要方式包括银行长短期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股票以及融资租赁等。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不同的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负债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不适合当时的企业经营情况,很可能增大筹资成本,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具体来说,当企业完全用股权融资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完全来源于股票波动,并完全由股东承担,加大了企业未来的偿债风险。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组合融资方式时,由于负债筹资存在的杠杆效应,将抵消一部分因股票波动带来的筹资风险,相应减少企业筹资成本。但如果在筹资期间发生经营不善等问题,企业利润无法足额偿还负债本息,不仅股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还可能因发生无法支付股息、本息等而使企业宣告破产。
(三)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企业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是否适当,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利益。具体来说,当企业负债的投资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企业可适当扩大负债规模,利用负债加快企业资金流动和经营规模扩张,适当提高经营资金中借入资金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加企业的总体资本收益率。反之,当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则应该降低营运资金中借入资金的比例,否则会因为借入资金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总体资本收益率,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久而久之,负债企业将加大对负债经营的依赖,失去自主经营的主动权,加大经营及财务双重风险。
(四)负债期限结构搭配不合理
负债期限的搭配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重。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的利率较高且较稳定,短期负债的利率较低但容易受市场经济影响而波动较大。如果负债结构中长短期负债的搭配不合理,将加重企业的偿债风险,或者减少企业本应有的投资收益等。具体来说:
如果企业使用长期负债来筹资,则该负债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负担的利息费用将固定不变,如果在该时间段内,市场的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则该负债企业无法享受因低利率带来的额外利益;但如果该企业采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在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下,企业随时可能因为逐渐上升的市场利率而承担额外的利息成本。
如果企业使用短期负债筹资,而生产属于长期投资,则可能发生当短期负债到期时,而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后续的生产资金投入。此时,债权人又因自身经营资金短缺或者对未来市场的消极预期而不愿将原本的短期负债展期,则负债企业可能发生破产。
因此,如果企业各项负债的还款期限安排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负债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偿债压力过大而发生资金周转不畅通等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引发企业财务赤字现象持续恶化,最终影响企业后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利率变动影响
负债利息的利率高低水平将直接影响利息总额的高低,并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具体来说,不同时期国家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会直接影响利率的高低。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市场流通的货币量萎缩,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相应提高了贷款的利息率,加大了企业的筹资成本,加大了负债企业的偿债压力。相反,如果在经济紧缩时期,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贷款利率将有所下降,直接减少企业的筹资成本,降低负债企业的偿债压力,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在信用制度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中,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扩张经营规模的主流方式,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因此加重负债企业的财务压力,影响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对负债经营的风险有高度认识,并充分分析各类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树立风险意识
企业作为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承担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企业因为预期所进行的负债筹资,在进行扩大经营时,很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盈利,而使企业陷入无法到期偿还借款的财务困境。如果企业没有对无法偿债的预期做好相应的化解措施,将很可能面临破产的境地。
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未雨绸缪,树立全面的风险意识,对企业因负债筹资很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做好预期化解筹划。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必须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同时,根据以往的财务核算数据,设立各项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值,一旦某项财务数据达到预警值,必须立即采用相应措施,以减少企业额外损失。此外,对于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必不可少,通过健全相关的财务人员风险责任管理机制,强化财务人员风险意识,降低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系数。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企业需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及时根据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风险防范方案,通过各类财务方法分散风险。
比如针对应收账款过大可能带来的坏账损失风险,应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记录,针对不同信用程度的客户设立不同的赊销期限,并设立应收账款专人管理制度,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针对固定资产闲置较多的情况,企业应及时作出固定资产使用频率的调整,采用长期租赁与短期租赁搭配的混合使用方式,在不影响本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提高企业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本企业资金运转效益。针对企业经营规模过大,一时难以收缩的问题,企业应针对市场预期做好各项经营分析,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企业能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则应积极进行筹资扩大经营规模,并做好相应的偿债安排;若预测企业未来可能出现经营萎缩现象,则应及时进行规模收缩,减少负债,并及时清偿到期债务,以防止发生更大的债务信用风险。
(三)合理安排企业负债规模
企业的负债规模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偿债压力,以及因此可能引发的筹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做好负债规模适度,并调整各项资金结构以达到最优负债规模,实现负债收益与风险的双重最优化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的资金结构有一定难度,针对市场销量较好的产品,可提高该部分资金的负债率,通过扩大资金投入量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企业经营利润;针对销量不佳的产品,其资金负债率应相应降低,防止因周转缓慢而发生的收不抵支情况。
目前,发达国家对于企业负债率指标的控制一般保持在50%左右。而就我国已统计的企业数据来说,我国企业总体负债率已达到70%甚至更高,远超过国际一般标准。因此,企业必须着力于对自有资金的使用和运转,降低企业负债率。
(四)合理安排负债结构
针对企业筹资成本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的现状,企业应科学分析利率的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负债结构计划。当利率处于升高趋势时,企业应尽量减少筹资或只针对短期急需安排短期负债。在利率由低向高过渡时,企业应积极安排长期借款,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以减少额外的筹资成本。同时,对于长短期负债的安排也应当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财务状况,结合资金流动情况,作出最佳的筹资结构安排。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南方公司)
1.李红霞.2009.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分析[J].西部财会, 11。
2.王静思.2013.企业负债经营及财务杠杆分析[J].法制与经济, 1。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