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问世前后

2016-03-28 02:38杨建民
同舟共进 2016年4期
关键词:干校胡乔木三联书店

杨建民

《干校六记》是新时期一部有相当典范意义的作品。它展现了“文革”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作品的文字是委婉而平和的,可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景,这样在文字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的作品,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从篇幅上看,《干校六记》单行本初版仅60余页,可由于内在分量沉厚,在国家迎来“初春”的1981年问世时,还经历了颇多波折。由于其中珍贵的文学价值,更得益于背后有一股追求光明的力量的支持,《干校六记》终于在香港的杂志发表后不久,由大陆的三联书店正式出版。这其中,有党内高层胡乔木作为大力推手,有三联书店负责人范用先生的不懈努力……这一切,是不应该被历史忘却的。

【钱锺书:“干校”里少不了三类人】

粉碎“四人帮”后,杨绛在文化工作方面收获了很大成绩。她以自学的西班牙文完成了《小癞子》的翻译;此前翻译十数年的西班牙名著——72万字的《堂吉诃德》,也于197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长期伏案,在《小癞子》定稿后,杨绛的视力出现了问题,眼睛出现了“飞蚊症”,这是常常查字体偏小的词典所致。可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不宜翻译了,就开始创作。接连地,《“大笑话”》《“玉人”》《鬼》《默先生》(后改名《事业》)等多篇短篇小说出炉。这些小说文字精雅,人物内在挖掘深入,富有幽默感,广受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喜爱。作品的成功鼓舞了杨绛,1980年,她读了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后,决定要写一写自己的干校经历,题目也以《干校六记》名之。所不同者,沈复以“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等命名里面的篇目;而杨绛的则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冒险记幸”“误会记妄”……

《干校六记》写成后,杨绛自信这部作品将超过她以前的作品。在写作前,她曾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钱锺书,钱锺书却“泼冷水”道:写什么“六记”,没有用的。作品完成后,钱锺书觉得很好,立即写出一篇“小引”。这篇“小引”,就是后来《干校六记》出版时的“序言”。钱锺书认为,在“干校”里少不了三类人:一类是“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假若他们来写干校生活,应当是“记屈”或“记愤”;一类是一般的群众,“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还有一类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所以,钱锺书认为作者“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这篇“小引”写成于1980年12月,反思个人在这场运动中的所为,应该说钱锺书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

【胡乔木推动《干校六记》在国内出版】

由于数十年的文风影响,当时人们还习惯于用严厉或高亢的笔调批判“文革”或过往,《干校六记》这种以委婉笔触写出的反思文字,还不大为人们所接受。当时,甚至有一位著名女作家这样评价:《班主任》是小学级的“反共”;《人到中年》是中学级的;《干校六记》则是大学级的。香港的一位编辑有意出版此作,但当时内地与香港联系起来还颇费周折,这位编辑就让杨绛将书稿送交与海外有联系的三联书店负责人范用,请他转寄香港。

范用接到《干校六记》书稿后,自己先作浏览,印象很好。作为出版家,有好稿在手,当然不愿意让海外先得到发表权,稿子就在范用手里搁了一段时间。但能不能用,敢不敢用,范用一时也拿不准。香港那边等不及了,那位编辑给范用发电报,说如果你再不把《干校六记》书稿寄我,我就专程飞到北京来取稿子了。无奈,范用只好将书稿寄出。

在出版单行本之前,香港方面先行将《干校六记》在《广角镜》杂志上刊登了出来,被一贯注重意识形态动向的胡乔木读到了。他随即让邓绍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传话给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负责人许觉民,认为这些文字应该在大陆出版。不久,美国著名的华裔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回国,在国家领导人举行的招待宴会上,胡乔木见到了钱锺书。他郑重地对钱锺书谈到了《干校六记》的出版问题,并对这部作品给出了十六字的评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

《干校六记》能在国内出版,当然是杨绛所希望的。何况,这部作品中的丰富意味,国内的读者体会起来,定较海外读者更为深切。听到钱锺书告知胡乔木的评价和对出版的意见,杨绛马上想到范用(之前范用曾跟她提及出版的意愿),便给三联书店的董秀玉发去一函,当然,也有给《干校六记》出版者打气,使他们减少政治包袱的意思:“昨晚乔木同志遇见锺书,嘱他向我传话,说他看到《广角镜》上的《干校六记》,他有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他认为国内也当出。我记起范用同志也曾说过国内可出……请转问范用同志,三联书店是否愿出?”

接到杨绛来信的第二天,范用立即写出了一份选题报告:“杨绛同志近作《干校六记》,经我的手转寄香港,原来是说出版单行本,未料《广角镜》杂志先发表了。”接着范用谈到自己对出版这类作品的一些认识:“我曾设想三联可以出版一些纪实的作品。这类作品,并非历史,但是当事者的实录,也可以看作‘历史的证言或‘历史的侧记……这类作品,作者对它有感情。对后人,对了解历史多少有些作用。犹如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之类(不完全恰当,是指它的作用而言)。题(体)裁不拘,但要求是真实的记录,不必完全视作文学作品(因为它是真实的,不能有半点虚构)……杨绛的《干校六记》也可列入。”范用还强调了眼下准备出版该书的具体情形:“此事原拟在讨论三联方针、任务、选题时提出,因杨绛来信,并候回音,所以先单独提请考虑。”同时,范用还附上了胡乔木对《干校六记》的评语,作为在国内出版政治上的保险杠。

随后的办事效率很高,选题报告送上去的当天,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曾彦修便读了大部分作品,并签署了自己的意见:“杨绛同志当然不会假借别人名义讲话,我看了前五段,觉得比较平淡,评价不如乔木同志之高……我觉得三联可以出版,但恐怕不会如何轰动。”当然,这些判断从以后的情况来看,略有不足。《干校六记》即使今天看来也仍不“平淡”,它在海内外均产生了较大反响。

当年5月范用提交选题报告,到7月,《干校六记》第一版便印出两万册发行了。这一版的封面,请了在北大荒待过多年的画家丁聪先生设计:近前是伸向远方的一片白桦林,另一侧下角有几排整齐却简陋的宿舍——这应该是丁聪心中和记忆里“干校”的情形。书名由钱锺书题写——他们夫妇曾有“互题书名”的约定。

但对于这一版的封面设计,范用及作者杨绛都不够满意。后来谈到这个封面时,范用说:“第一版的封面是请丁聪设计的。丁聪是大家,但这次设计是失败的。杨(绛)先生也不满意。再版时我就重新设计了……设计其实很简单,画一个框,框上再压一个专色框,用作者手书签名。杨先生对这个封面是满意的。”范用亲自设计的这个封面,简朴雅洁,看去十分爽目。可惜书名用了标准字体,没有继续用钱锺书那潇洒的手迹,只是作者签名用了杨绛自己的字迹,算是略略别具风味吧。

虽然该书在香港、大陆两地几乎同时出版,可毕竟香港方面先拿到稿件并先行在杂志上刊出,所以范用还是与香港方面进行了协商,最后达成协议:“国内版”不要出口,免得影响“港版”的销路。为此,范用特地向“三联”出版部发一内部通知单:“据此,请将此书列为‘不出口。”

【《干校六记》的出版“为三联增光”】

《干校六记》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国内一篇文章这样评价:“在该书中,作者以‘文革受害者的身份却写得不温不火,娓娓道来,有如闲话家常。她写的似乎都是‘小事,但从一滴水可以见到整个天空,‘文革的祸患,已在她细致的笔触下浮现。惨痛的人生经历,在她笔下成为寒冷中枯寂而生长在荒野的带着绿芽的古树,温情的点滴流露成生命不息的火光。”

不仅如此,国外读者也有不少反馈。1982年,由日本汉学家、《围城》的日文本译者、大阪女子大学中岛碧教授翻译的《干校六记》,在日本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并出版了单行本。此外还有英文译本、法文译本、俄译本等。1983年,英国的《泰晤士报》也在文学副刊上发表学者书评,称《干校六记》是“20世纪英译中国文学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苏联汉学家索罗金在俄译本的前言中说,该书“通过几个短篇描述的平常事件、日常的喜怒哀乐,精心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最杰出部分的精神面貌……”美国首任驻华办事处主任洛德的夫人读到此书后,向中国作家协会提出,希望同作者杨绛见面,之后还多次请杨绛出席茶会,邀请看电影,一起吃饭……

在三联书店的历史上,出过许多有分量、有价值的著述,《干校六记》应该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94年,范用先生为出版自己恩师陈白尘的《牛棚日记》,给三联书店董秀玉去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十几年前,您组来杨绛先生《干校六记》,出版以后,风行一时,至今行销不衰,为士林所重,评者时有论及。此书与其它几本书,为三联奠定基础,为三联增光……”为三联“奠定基础”,这话由为“三联”新时期发展奋进献身的范用先生说来才恰当;“为三联增光”,前面所举的事例可为佐证。

在笔者看来,《干校六记》作品本身,连同书籍的出版过程,都体现出了那种让人仰视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与风骨”。一部好书的问世,我们除去感激作者,还应当记住那些有历史担当的出版工作者,对他们,我们应充满敬意。

猜你喜欢
干校胡乔木三联书店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三联书店·筑蹊生活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来而不往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On Levinas’Philosophical Language〔*〕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