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刘贺梅 殷春渊 王书玉
确山县瓦岗镇人民政府 闫青山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胡秀明 王和乐 邵性宽
新科稻21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规程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刘贺梅 殷春渊 王书玉
确山县瓦岗镇人民政府 闫青山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胡秀明 王和乐 邵性宽
新科稻21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等优点,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4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为加大该品种的推广力度,特制定了本品种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规程,供生产上大面积操作使用。
为了促进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1的推广应用,提高其产量,减少化肥、农药对土壤环境及稻谷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相关标准,参照水稻高产栽培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了《新科稻21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规程》。本规程分别从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指导黄淮稻区优质稻米规范化生产、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制定本规程引用了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DB2111/T0048-2011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一)苗床准备
1.选择床址。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向阳背风、土壤肥沃的田块,育苗田耕层土壤盐分含量<0.2%,盐碱较重的田块要注重泡田洗盐。
2.苗床面积。壮秧秧龄30~35d(6~7叶),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0~15。
3.苗床培肥方法。湿润育秧在整板耙地前每667m2施用秧田专用复合肥(N:P2O5:K2O为10:8:7)25~30kg,尿素7.5~10kg,农家肥(鸡粪)2 000~2 500kg。
4.苗床制作。整地效果达到田面平坦、上糊下松,高低差不超过3cm。按苗床宽1.4~1.6m,沟宽30~35cm,沟深15~20cm作床。苗床长度超过30m,中间应开一道腰沟,宽30cm,深25cm。田头沟,宽30~40cm,深50cm。旱秧和塑盘旱秧田应做到床面土细表平,下雨后无积水。
5.防治地下害虫。应防治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根据害虫特性,选用适宜农药,如40%辛硫磷250mL,严格按照使用标准操作。
(二)种子准备
1.种子准备。每667m2大田用种3~4kg,晒种1~2d后风扬筛净,泥水选种。
2.播期确定。在黄淮稻区种植新科稻21,一般以5月上旬播种。
3.药剂浸种。用菌虫清15g或20%使百克2mL加10%浸种灵2mL浸种,对水5kg,浸稻种4kg,浸种时间48h。
4.催芽。将浸好的稻种捞出催芽,以芽长出半粒谷为宜。
(三)播种方法
1.整板。干整板水验平,上泥浆推平板面。
2.播量。每667m2秧田播干稻谷24~30kg。
3.覆盖。塌谷后每667m2用腐熟农家肥或营养土1 500~2 000kg覆盖。
(四)秧田管理
秧田平时以湿润管理为主,但在秧苗追肥、喷药杀虫防病时,秧田一定要有1cm 左右的浅水层,防止烧苗,提高肥效和杀虫效果。秧田追肥宜在秧苗3叶1心期进行,一般每667m2施尿素4kg、氯化钾2.5kg,用于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秧苗移栽前3~5d,再施1次送嫁肥,可每667m2施尿素3~4kg,促使秧苗多长新根,以利栽后返青。同时喷施杀虫杀菌药剂1次,以减少本田的病虫病菌基数。
1.播种至齐苗。保持秧沟有水,板面湿润。
2.齐苗至3叶期。在秧苗1叶1心期应上水施用断奶肥,每667m2施碳铵15~20kg或尿素5~7.5kg;2~3叶期喷施秧田净,防除杂草。
3. 4叶期至移栽期。在秧苗4叶期追施分蘖肥,尿素5~7.5kg/667m2,移栽前5d施送嫁肥尿素7.5kg/667m2,防治秧田病虫害。
(五)大田栽培技术
1.整地。麦收后先施基肥旱旋灭茬,再上浅水耙地整平。
2.基肥。大田水耙整平后每667m2用高效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30kg和碳铵30kg作基肥。
3.移栽。在黄淮稻区新科稻21适宜的栽插密度以1.71万穴/667m2(13cm×30cm)为宜。
4.分蘖期追施肥料。移栽后5~7d,秧苗返青立苗后追施1次分蘖肥碳铵30kg/667m2,移栽后第2周再施1次分蘖肥,少量多次。
5.分蘖期化学除草。每667m2大田用60%丁草胺乳油110~140mL,拌细土2~3kg同分蘖肥一并撒施。施药时田间要有2~3cm水层,施药后保水3~5d。
6.分蘖期水浆管理。灌水的原则是:浅水移栽,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期稍前总茎蘖苗达到目标成穗数的70%~90%时露晒田,晒田分次轻搁田,高峰苗数控制在成穗数的1.3倍。晒田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也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改善土壤环境,促进肥料的分解,使根系深扎和增加新根,使茎秆组织坚硬而增强抗倒伏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对植株体长势过猛、叶片肥大黑绿的
田块,更要加强晒田的技术管理。以在晒田期要把田内的水分控制在田面不陷脚为宜,一般晒田期为7d左右。
7.分蘖期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防治水稻分蘖期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每667m2用18%杀虫双200~250mL,10%吡虫啉30~40g,40%毒死蜱50~60mL等农药对水30~50kg防治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害虫;每667m2用20%井冈霉素粉剂75~100g防治纹枯病;每667m2用20%三环唑粉剂100g防治稻瘟病。
8.拔节期追施穗肥。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分别于倒4叶和倒2叶叶龄期施。促花肥每667m2施尿素5~7.5kg,高效复合肥15kg,保花肥每667m2施尿素7.5kg。
9.拔节期水浆管理。在拔节初期,适当控制水分供应,不仅有利于幼穗的分化,而且有利于茎秆和根系的伸展。孕穗期是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向以幼穗分化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必须保持10~15d的2~3cm浅水,此期若水分不足,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转,严重的会出现穗小粒少现象,保持较深的水层,也能防止秋季障碍型冷害,对幼穗分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0.拔节期防治病虫害。拔节孕穗期是水稻病虫发生较多时期,根据病虫预报,注意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2病3虫。通常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用下列配方进行2次总体防治。防治药剂有:每667m2用20%井冈霉素75~100g加5%锐劲特40mL,或用10%吡虫啉30g加3%克菌康30g对水50kg喷雾;或每667m2用25%阿维毒60~80mL加三环唑100g和20%井冈霉素75~100g,对水50kg喷雾。
11.抽穗灌浆结实期水浆管理。抽穗扬花期是水稻生理需水高峰期,水分亏缺会降低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影响养分向籽粒供应速度,易出现小穗不孕、秕粒增加现象,应保持水层在3cm左右。水稻开花到齐穗期后,水稻进入籽粒灌浆阶段,此期既要满足植株体对水分的需要,又要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使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增加粒重。在水层管理上应以“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办法,即灌1次水自然落干1~2d再灌1次水的方法进行,期间土壤水势控制在-20~-10 kPa较好,即干湿交替灌溉:自浅水层自然落干至土水势-20kPa,再灌水—再落干,直到成熟。不仅能维持土壤沉实不软,又能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有利于安全实现高产。收获前应提前停止灌水,人工收割应提前7d断水,机械收获应提前10d断水。
12.抽穗灌浆结实期药肥混喷。采用根外追肥,并结合防治白叶枯等病虫害,喷施尿素(浓度2%)、磷酸二氢钾(0.2%)和植物活力素等,防止早衰 ,提高根系活力。
当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80%以上的米粒达到玻璃质,适时收获。抢收抢打,防止鸟食。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S2012-04-GG0011),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资助(142201110039),新乡市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资助(CXR C16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