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寒彬刘中勇
健脾化浊法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运用
●罗寒彬1刘中勇2
脾气虚弱,痰浊瘀血互阻,壅遏脉道,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病机,脾气虚弱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化浊生瘀为本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健脾化浊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治法。本文将探讨健脾化浊法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学术思想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
动脉粥样硬化;脾虚痰浊瘀血;健脾化浊法;运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1]。动脉血管内膜在A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脂质点、脂质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等。中医学中虽没有AS一称,但是涉列的有:“头痛”、“眩晕”、“脉痹”等病症。本病的病因病机在古代文献早有论述∶《灵枢·卫气失常》载:“人有脂,有膏,有肉”,“膏者其肉淖,······脂者,其肉坚。”《素问·通评虚实论》:“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血证论·脏腑病机论》称:“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诸病源候论》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淫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另外,现代医家如,于俊生等[2]认为毒可化痰、生瘀,而痰饮、瘀血蕴久亦可化为毒,从而形成痰瘀毒交夹阻脉的特点。赵玉霞等[3]主张在治疗AS中应注重活血化瘀通络。郑杰等[4]多认为痰、湿、瘀三者,是导致AS的关键病理因素。笔者随刘中勇教授跟师多年,刘教授注重经典,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脾虚痰浊瘀血,即脾气虚弱,痰浊瘀血互阻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其学术思想阐述如下:
纵观当今,仓廪实,衣食足,人们常饮食无度,过多进食高脂肪、高热量、低维生素等膏粱厚味之品;再者生活节奏紧凑,精神紧张,劳作繁忙,运动寥寥,休憩无时,劳逸失调等原因;然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但脾主运化之力有限,水谷过盛,则脾难承其重,以成胃强脾弱之象,导致AS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亦发生相应改变。《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化于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以化生精、气、血、津液而濡养全身。若脾失健运,运化不能,则精微物质难以由水谷化生而来,以致脉道失于濡养,使得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沉积、聚集,结于脉管,痹阻脉道,易形成粥样斑块。脾宜升为健,胃宜降为和,共同完成升清降浊之功,使饮食水谷精微能有利的消化、吸收和传输。如若脾胃升降失常,则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得不到精气血津液的滋润、濡养和激发、推动等作用,以致代谢失常,血液濡养失职、运行不畅,宿阻脉道,亦成粥样斑块。在发生AS的同时,临床亦相应的出现脾胃虚弱之症:《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中有浊气停滞而见腹胀满闷,下有精微下流而见便溏、泄泻。
浊者,浑浊不清也,具有黏滞、凝聚、稠厚的特性。有痰浊、湿浊之分,且为痰、湿的进一步发展[5]。湿性重浊黏滞,宿留于脉道,阻遏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日久湿化成浊;痰之为病,无处不到,若津液的生成、输布失于常道,则易滋生为痰,日久而变为痰浊,痰浊即为病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常受热煎熬而成,多停滞在局部,可随气流行,或流注于经脉,阻碍气血运行。
瘀血是体内血液停积和血液运行失常而形成的病理产物。瘀血致病有影响血脉运行的特点,《医林改错·积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粘稠而运行不畅,以致粥样斑块的产生或进一步发展。
脾为生痰之源,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则痰浊易生,亦如《证治汇补》所言∶“脾虚不运清浊,停滞津液而为痰生”。脾主运化水湿,外感湿邪,由表入里,湿邪困于中焦脾胃,则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浊邪日久,阻碍气机、阻滞经络,则血液运行迟缓涩滞或浊邪留聚脉道致血液污秽而为瘀血;“瘀血”一旦产生,又可浊瘀互生,痰瘀交阻,沉积血府,脉道失于柔养;此即因浊致瘀,浊瘀互结[6]。亦如《医宗必读》所谓:“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可见,脾虚痰浊瘀血导致的AS中,三者常相互影响,共同致病。
脾气虚弱,痰浊瘀血互阻,壅遏脉道,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病机,脾气虚弱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化浊生瘀为本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健脾化浊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治法。
罗某,女,64岁,2015年6月13日初诊。患者因反复头昏头晕1年余于门诊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平素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血压控制效果一般。刻下症见∶患者形体偏胖,头昏头晕,无头痛,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无口苦,纳呆,腹部时有胀满,食后尤甚,夜寐尚可,大便日行2-3次,质稀,小便正常;舌淡白,边有齿痕,苔腻,脉缓而无力。辅助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示(服降压药):夜间血压均值138/68mmHg,白天血压均值133/65mmHg;夜昼指数:1.1;动脉硬化指数:0.59;对称动脉硬化指数:0.49。双侧颈动脉彩超示∶左侧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0.8mm,局部1.3mm,右侧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0.8mm,局部1.3mm;右侧最大斑块大小约为4.8×1.1mm,左侧最大斑块大小约为6.4×1.4mm。双侧锁骨下动脉彩超示:局部内中膜增厚,管壁未见明显斑块。血脂:总胆固醇5.52mmol/L,甘油三脂2.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4mmol/L。初诊为1.脉痹病;2.眩晕病。证属脾胃气虚,痰浊中阻。治法:健脾化浊。处方∶健脾化浊调脂方,先予院内饮剂,一次一袋,每日两次,用药2周;后予颗粒剂10g,每日两次,服药3周。复诊:前进药饵,颇符病机,倦怠乏力感已改善,纳食有所好转,腹部胀满感几无,大便质地仍稀,日行一次,头昏头晕偶作。前方有效,毋庸更张,再服4周。三诊:头昏头晕症状消失,胃纳尚可,大便已调,舌淡红,苔薄,脉缓有力。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夜间血压均值132/64mmHg,白天血压均值133/64mmHg;夜昼指数:1.0;动脉硬化指数:0.55;对称动脉硬化指数:0.44。双侧颈动脉彩超示∶左侧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0.8mm,局部1.3mm,右侧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0.8mm,局部1.2mm;右侧最大斑块大小约为3.8×1.0mm,左侧最大斑块大小约为4.4×1.1mm。血脂:总胆固醇4.00mmol/L,甘油三脂1.0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1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8mmol/L。嘱患者畅情志,清淡饮食,坚持服药。
按:健脾化浊调脂方由异功散加木香、砂仁、荷叶、薏苡仁、泽泻、丝瓜络、丹参等组成。此方为刘教授所创,主要功效为健脾和胃,化浊祛瘀。方以异功散为基础方,首当其冲注重中焦脾胃,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健脾类药物如茯苓、白术等具有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作用[7];辅以木香、砂仁辛香醒脾,行气理中,有药理研究表明,木香和砂仁分别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8];再加以荷叶、薏苡仁、泽泻清香升散、化浊、渗湿,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中含有多种有效的化脂生物碱,能有效分离体内的脂肪,并且强劲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堆积于血管内壁,《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此取其健脾渗湿之功,泽泻的脂溶性部分有降胆固醇、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另予丹参活血祛瘀以兼顾久病致淤的病理特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能降低MCP-1表达水平从而抑制AS形成[9]。
临床观察表明健脾化浊调脂方具有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清除浊脂,通利脉道的作用以达到治疗AS的目的。方由院内通过加工提炼而制成了标准化制剂,包括颗粒剂和饮剂,现已运用临床十余载,广泛获得病患的良好口碑。以临床症见头晕,胸闷,疲乏,气短,胸腹胀满,胃纳欠佳,大便软溏,舌质淡暗,苔薄腻,脉缓欠利为辩证要点,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属脾虚痰浊瘀血者,大凡辩证无误,皆能收效颇丰。
(作者单位:1江西中医药大学,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1]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273.
[2]丁俊生,王砚林.痰瘀毒相关论[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6):323-325.
[3]赵玉霞.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组织学构成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2:13-14.
[4]郑杰,田瑞振,刘德山.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致病论初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28-30.
[5]唐娜娜,李林,骆始华等.关于浊的理论探析[J].中医药通报,2014,13(6):28-29.
[6]许晓敏.从脾虚痰瘀论治动脉粥样硬化[J].四川中医,2015,33(3):32-33.
[7]朱晋鸣,戴小华.冠心病从脾论治浅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2):3-4.
[8]黄兆胜.中药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2,192-193.
[9]许涛,喻莉,郑智,等.丹参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预防[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5,21(1):55-56.
罗寒彬(1991~),男,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心血管病;
刘中勇(1962~),男,江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心血管病方向。